-
题名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及其评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季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5-59,45,共6页
-
文摘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如何?史学界普遍认为:“继续北伐”与1926年7月9日的誓师北伐,“性质完全不同”,是一场“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战争”,是一场“新旧军阀之间的混战”,是“强盗打强盗”的战争。这种论断,实质上把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继续北伐”与以往的直奉、直皖战争以及以后的蒋、阎、冯、桂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等看待,都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反革命内战。
-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北伐
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
北洋政府
宁汉合流
国民党政府
奉系军阀
新军阀混战
南京政府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民族社会心理与近代中国改革、革命的失败
- 2
-
-
作者
季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
文摘
本文从民族社会心理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改革、革命失败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社会心理主要特征表现在崇权威、畏天命;讲传统、重经验、喜保守;主自强、行排外等方面。在近代中国,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尽管在某些方面仍起着积极作用,但就其诸种社会心理特征所形成的“合力”而言,作用是消极的,它束缚和制约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和革命,成为巨大的阻滞力,因此,民族社会心理的消极作用是近代改革、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
关键词
社会心理特征
近代中国
中国改革
中华民族
革命
失败
特征表现
阻滞力
-
分类号
C912.64
[经济管理]
-
-
题名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季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8-82,共5页
-
文摘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季云飞“捷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科书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语焉不详,仅仅简单冠于“反动”两字。近年来,虽偶有论者对这一政策...
-
关键词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
剖析
-
分类号
K26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季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4,共6页
-
文摘
1880年,曾纪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国,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1895年,李鸿章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日本,就结束中日战争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对于这两次谈判签约活动,史学界一般作这样评价:曾纪泽与沙俄谈判,“力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作出了贡献的”,这在“
-
关键词
李鸿章
曾纪泽
谈判者
马关条约
伊犁
沙俄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政府
清政府
评价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李鸿章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邵建东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47-53,共7页
-
-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侵台事件
台湾的主权
清政府
兵费
中国政府
大久保利通
完整主权
中日交涉
总理衙门
-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再论国民革命的领导者问题
- 6
-
-
作者
季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4-57,共4页
-
文摘
再论国民革命的领导者问题季云飞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这场革命是谁领导的呢?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笔者则在前几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国共合作下的国民党领导”的观点①。因该文论述此观点仅千余字,深感未...
-
关键词
国民革命
中国国民党
国共合作
农民运动讲习所
共产党员
领导者
北伐战争
蒋介石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
-
分类号
K262
[历史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