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总带教护士读书报告会活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凌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1期2897-2898,共2页
关键词 读书报告活动 带教护士 报告会 大专学历 2009年 学习兴趣 查阅文献 护理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江方正 杨钰颖 +4 位作者 叶向红 吴莉莉 李维勤 赵允召 任建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466-3469,共4页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60例,在常规镇静镇痛治疗和每日唤醒计划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60例,在常规镇静镇痛治疗和每日唤醒计划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被动功能锻炼方案,观察组实施早期组合式功能锻炼套餐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实施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后24h、48h、72h、168h的MRC得分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两组病人实施每日唤醒联合功能锻炼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每日唤醒和功能锻炼168h后MRC得分及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实施每日唤醒联合功能锻炼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唤醒联合早期组合式功能锻炼的干预策略在预防ICU获得性肌无力病人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有利于促进重症病人肌力恢复,减少ICU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肌无力 每日唤醒 功能锻炼 机械通气 重症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钙调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露言 王咏梅 +3 位作者 张中书 赵权 许瑞吉 金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观察在用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细胞内外钙调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7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A组:未使用任何类型的钙拮抗剂;B组:规则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时间≤1个月;C组:规则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时间>... 目的:观察在用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细胞内外钙调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7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A组:未使用任何类型的钙拮抗剂;B组:规则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时间≤1个月;C组:规则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时间>3个月。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淋巴细胞内钙调素基因的信使核糖核酸(RNA)转录水平。另外选择8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标准同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细胞外(即血清)钙调素浓度。结果:服用硝苯地平>3个月时,高血压病患者淋巴细胞内钙调素基因信使RNA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时间在≤1个月者,钙调素基因的转录水平尚无明显变化(P>0.05)。服用硝苯地平≤1个月者,血清钙调素浓度下降,而>3个月者则相对增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的高血压病患者,淋巴细胞内钙调素基因信使RNA表达受到抑制,但血清中钙调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钙拮抗剂 高血压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群燕 赵智明 +1 位作者 赵凌杰 蔡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是否参与了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0例)和优降糖组(40例),针刺组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12周,优降糖组则根据血糖水平调节用药剂量1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 目的:探讨脂联素是否参与了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0例)和优降糖组(40例),针刺组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12周,优降糖组则根据血糖水平调节用药剂量1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联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和优降糖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回升;针刺组空腹胰岛素下降明显,脂联素水平明显回升,优降糖组空腹胰岛素有所上升,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对脂联素的调节可能是针刺降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优降糖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但对脂联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向维 丁馨 +2 位作者 张薛磊 吴媛媛 陈松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优化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醇沉法,运用正交试验对彩虹明樱蛤多糖的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包括时间、温度、pH值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所获多糖经去蛋白、去色素、去离子后,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纯化,以Sephadex... 目的:优化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醇沉法,运用正交试验对彩虹明樱蛤多糖的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包括时间、温度、pH值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所获多糖经去蛋白、去色素、去离子后,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纯化,以Sephadex G-100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及红外光谱初步研究。结果:优化的多糖提取制备工艺为:时间6 h、温度70℃、pH 8.0、乙醇浓度70%,获得纯白略带暗褐色的颗粒状固体;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离洗脱后得到靶多糖组分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Moerella iridescens acidic polysaccharide,MIAP),经Sephadex G-100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MIAP为均一多糖组分,呈乳白色绵柔絮状;红外光谱扫描,MIAP含α-D型吡喃葡萄糖。结论:正交试验法优化了MIP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了MI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多糖类/分离和提纯 彩虹明樱蛤多糖/分离和提纯 正交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与福辛普利、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季洪赞 杨俊中 乔小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 (UAE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 (Cr- C)的影响 ,比较不同作用途径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类药物上述作用的差别。  方法 :选择 16 2例老年 2~ 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 (UAE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 (Cr- C)的影响 ,比较不同作用途径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类药物上述作用的差别。  方法 :选择 16 2例老年 2~ 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UAER在 45 3± 39mg/ 2 4h,Cr- C在 5 0 .0± 19.2 ml/ min·1.73 m2 之间。按序数分成 3组 :氯沙坦组 (n=5 4)、福辛普利组 (n=5 4)、卡托普利组 (n=5 4) ,分别进行治疗前、后 3组之间降压幅度、U AER、Cr- C的比较。  结果 :氯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福辛普利及卡托普利一样有效。但氯沙坦对 UAER、Cr- C的效果明显优于福辛普利及卡托普利 ,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 .0 1)。氯沙坦组未见干咳现象 ,而福辛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干咳发生率分别为 3.7%、16 .7%。  结论 :氯沙坦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 ,还有更好的降低 UAER、提高 Cr- 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福辛普利 卡托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 尿白蛋白 排泻量 内生肌酐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对儿童哮喘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秋萍 李泽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鼻窦炎 儿童哮喘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气道疾病 早期干预 鼻部疾病 难治性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粪菌移植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春联 彭南海 +5 位作者 丁岚 田宏亮 丁超 李宁 张雪莹 葛晓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总结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治疗前做好入院宣教、供体护理、受者肠道准备,配制移植菌液,经鼻肠管注入菌液,移植后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饮食指导。结果... 目的总结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治疗前做好入院宣教、供体护理、受者肠道准备,配制移植菌液,经鼻肠管注入菌液,移植后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饮食指导。结果经粪菌移植治疗后第12周,11例(36.7%)患者获得临床治愈,18例(60.0%)获得临床改善,1例无效。患者自主排便次数从治疗前的平均1.2次/周逐渐增加,至12周达4.2次/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粪菌移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良好。在粪菌移植治疗中,供体筛查的准确性、菌液提取与配制、移植前后患者适应性以及移植后肠康复中饮食、活动指导等是护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粪菌移植 肠道微生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3
9
作者 魏群利 刘志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 将 1 95例单纯性肥胖病人分为耳针组、体针组、耳体针结合组分别施治 ,并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结果 体针组与耳体针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耳针组 ,体针组证型与... 目的 观察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 将 1 95例单纯性肥胖病人分为耳针组、体针组、耳体针结合组分别施治 ,并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结果 体针组与耳体针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耳针组 ,体针组证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而耳针组胃肠实热型疗效高于脾虚湿阻型、肾气不足型和肝郁气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病 耳针 体针 耳体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功能监测预防腹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彭南海 叶向红 陈月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接受大手术的创伤患者121例,在手术后2h内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筛查出高危患者108例,中危患者13例。患者均采取主动... 目的探讨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接受大手术的创伤患者121例,在手术后2h内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筛查出高危患者108例,中危患者13例。患者均采取主动和被动物理干预措施,由专人负责监督完成,高危组患者使用下肢压力梯度治疗仪,中危组患者穿弹力袜,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物理运动治疗量,包括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双下肢足泵运动,床上活动使用卧床患者功能锻炼器进行活动,同时进行适当的药物干预。结果高危组干预前后患者72h、1周、2周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M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危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2h、1周、2周后高凝患者显著减少(均P<0.05);10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6%。结论采用检测血栓弹力图对腹部创伤术后患者筛查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药物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手术后 深静脉血栓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监测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治疗小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疗效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元凤 刘光陵 +3 位作者 高远赋 夏正坤 伏洁 樊忠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0-751,共2页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作为一个新型的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目前正在积极的探讨中,我们自1998~2001年采用单独使用MMF或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15例激素耐药型肾病患儿,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霉酚酸酯 治疗 小儿 激素耐药型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液体平衡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一丹 刘云 任冰 《护理研究》 2001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液体平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定义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3
13
作者 蒋琪霞 李晓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4期437-439,共3页
查阅国内外文献,解读和分析现有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代表性和适用性,结合我国医院内压疮管理现状,提出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压疮调研制度,动态了解压疮预防现况;二是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的鉴定... 查阅国内外文献,解读和分析现有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代表性和适用性,结合我国医院内压疮管理现状,提出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压疮调研制度,动态了解压疮预防现况;二是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的鉴定标准,以准确判断,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医院获得性压疮 可免性 难免性 定义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锦 周晓军 马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fibrosarcomatous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FS-DFSP)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亚型。有别于经典DFSP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FS-... 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fibrosarcomatous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FS-DFSP)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亚型。有别于经典DFSP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FS-DFSP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转移率,因此目前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属明确恶性。由于小面积纤维肉瘤样变区域即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临床应重视FS-DFSP的诊断,及时行组织病理检查。尽管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DFSP的临床实践指南,但目前对于FS-DFSP患者还没有公认的或特别推荐的治疗选择,FSDFSP的诊治尚存在一些问题。加深对FS-DFSP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样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和股动脉管壁肥厚的早期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伟英 江时森 +1 位作者 杨斌 张启高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体颈动脉和股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以正常组、高血压病Ⅰ期组、高血压病Ⅱ期组、非脑卒中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高血压病伴脑卒中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股动脉的...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体颈动脉和股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以正常组、高血压病Ⅰ期组、高血压病Ⅱ期组、非脑卒中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高血压病伴脑卒中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股动脉的内膜中层复合体厚度(IMT)、管腔内径(D),并计算壁腔比值(IMT/D)。结果:高血压病Ⅰ期组与正常组相比,3种动脉的IMT及(或)D无显著性差异(颈内动脉的IMT例外),而3种动脉的IMT/D却均显著增大(P<0.01);另3组患者,3种动脉除了IMT/D增大外,IMT和D逐渐增大,且随高血压分期而递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为无创评估高血压病早期靶器官动脉损害的快速有效方法;颈动脉和股动脉结构变化可以作为了解高血压对动脉损害的“窗口”,用于指导分期和治疗,尤其是IMT/D增大为高血压病早期动脉受损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 股动脉 管壁肥厚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亚红 徐格林 +1 位作者 许亮 刘新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治疗并发症 血管内介入 出血性脑血管病 护理 预防 神经介入技术 脑血管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状况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挺松 陈一天 +2 位作者 江时森 黄承 宫剑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87-3488,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连续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和E/A比值将所有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舒张功能不全组、收缩功能...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连续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和E/A比值将所有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舒张功能不全组、收缩功能不全组及舒缩功能不全组,从而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谱,并比较不同心功能状态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所有入选病例中,心功能正常者共67例(30.7%),舒张功能不全者共98例(45.0%),收缩功能不全者共35例(16.1%),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障碍者共18例(8.2%)。与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心功能不全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舒张功能不全组比较,收缩功能不全及舒缩功能不全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较常见,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并且在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应性地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增加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小鸽 田美丽 +2 位作者 杨阳 童冬冬 陈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顺铂(cisplatin)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后细胞增殖能力和周期的变化,及残余细胞中CD133、ABCG2及ICAM-1表达量的变化。方法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TT比色法和PI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cisplatin作用后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顺铂(cisplatin)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后细胞增殖能力和周期的变化,及残余细胞中CD133、ABCG2及ICAM-1表达量的变化。方法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TT比色法和PI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cisplatin作用后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cisplatin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cisplatin作用后均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别使用4mg/L和2mg/L的cisplatin作用48h后对HepG2细胞周期G0/G1期及S期有显著影响,cisplatin处理使残留HepG2细胞中CD133、ABCG2及ICAM-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 HepG2细胞中存在的小部分肝癌干细胞能够逃脱cisplatin的杀伤作用,此种逃避过程的发生可能是临床上肝癌经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肝癌 肿瘤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定位导航法在危重病人留置鼻肠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如婷 李培 +1 位作者 王新颖 黄迎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床旁经电磁定位导航仪引导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普通外科在床旁电磁定位导航仪下放置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85例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床旁经电磁定位导航仪引导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普通外科在床旁电磁定位导航仪下放置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85例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总结病人特征、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及置管长度、不良反应及舒适度评分。[结果]85例病人置管时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6分~35分(18.3分±8.2分),其中机械通气病人38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病人15例,4例病人在置管时伴有鼻胆管;置管成功率为97.6%,平均置管时间为16min,平均置管长度约为105.5cm;所有病人在鼻肠管置入过程及置管后无误入气管和气胸等并发症,置管过程中舒适度评分为3.24分±1.03分。[结论]对危重病人,经电磁定位导航仪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为危重症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定位导航法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鼻肠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与氟哌啶复合麻醉用于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玉红 侯加法 +2 位作者 恽时锋 田小芸 周森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索氯胺酮、氟哌啶应用于兔麻醉后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并进行麻醉效果评价。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氟哌啶组(KD组);氯胺酮组(K组)。KD组以(100 mg氯胺酮+5 mg氟哌啶)/kg体重肌内注射;K组以100 mg氯胺酮/kg体重肌... 目的探索氯胺酮、氟哌啶应用于兔麻醉后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并进行麻醉效果评价。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氟哌啶组(KD组);氯胺酮组(K组)。KD组以(100 mg氯胺酮+5 mg氟哌啶)/kg体重肌内注射;K组以100 mg氯胺酮/kg体重肌内注射,均进行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于麻醉后15 min时抽取耳中央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持续时间、死亡率。结果KD组麻醉前与麻醉后15 min时比较:酸碱度(pH)、碱剩余(BE(B))差异有显著性(P<0.01);标准碳酸氢盐(SB)、细胞外液缓冲碱(Beecf)、氧饱和度(SO2)差异有显著性(P<0.05)。K组麻醉前与麻醉后15 min时比较: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SB、Beecf、BE(B)差异有显著性(P<0.05)。KD组与K组在麻醉后15 min时比较:实际碳酸氢盐(HCO3ˉ)、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Beecf BE(B)总血红蛋白(THBc)差异有显著性(P<0.05)。KD组的麻醉效果为优75%、良25%、差0%,死亡率0%,麻醉有效时间(45±5)min。K组的麻醉效果为优0%、良31%、差69%,死亡率0%,麻醉有效时间(20±5)min。结论用氯胺酮、氟哌啶联合应用于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氟哌啶 麻醉 模型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