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后期母-儿关系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敬方 潘震寰 毛鑫智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对14只妊娠后期绵羊进行手术,装置胎儿腔前动脉血管瘘管和母体颈静脉血管瘘管,建立母-儿关系研究的动物模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正常分娠10例,占71.4%。流产3例,占21.4%;意外死亡1例,占7.2... 对14只妊娠后期绵羊进行手术,装置胎儿腔前动脉血管瘘管和母体颈静脉血管瘘管,建立母-儿关系研究的动物模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正常分娠10例,占71.4%。流产3例,占21.4%;意外死亡1例,占7.2%。采样中出现瘘管堵塞5例,占35.7%,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间。作者认为,在胫前动脉装置胎儿血管瘘管是较为合适的部位,保持瘘管畅通和控制感染是该模型建立中的关键,文中还对如何保持胎儿血管瘘管通畅,提出了手术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后期 母-儿关系 动物模型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伟武 恽时锋 +1 位作者 蓝邹然 郑明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对血清型分别为○11、○78、○88的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菌株DY8、MG38e、MG11e于液体静置培养、振荡培养的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同时观察了培养基中不同葡萄糖含量对菌株收获量的影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菌株内毒素... 对血清型分别为○11、○78、○88的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菌株DY8、MG38e、MG11e于液体静置培养、振荡培养的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同时观察了培养基中不同葡萄糖含量对菌株收获量的影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菌株内毒素(LPS)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预热至37℃培养基中加入1%的对数生长期细菌进行培养,6小时即可达到生长最高峰,与是否振荡无关;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为04%时,细菌收获量最大;稳定期末期菌株比对数生长末期LPS表达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培养基 葡萄糖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