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白质损伤与嗜睡、睡眠紊乱和认知减退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翟曜耀 刘晓霞 +3 位作者 孟婵 赵蕾 张志明 吴大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4期244-250,共7页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白质损伤与嗜睡、睡眠质量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5月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患者55例,非OSA的健康对照者29名。所有受试者均行扩散峰度成像(DKI)检查及Epwort...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白质损伤与嗜睡、睡眠质量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5月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患者55例,非OSA的健康对照者29名。所有受试者均行扩散峰度成像(DKI)检查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寻找峰度各向异性分数(KFA)减低的脑区并进行OSA患者KFA值减低脑区与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各量表评分值之间两两的偏相关性分析。结果OSA组在右外囊、双放射冠、双上纵束、胼胝体及后扣带回区域的KFA值低于对照组(P<0.05)。在OSA组中:ESS评分与右后放射冠、左上纵束、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的KFA值呈负相关(r=-0.287、-0.286、-0.276、-0.449,P<0.05);PSQI评分与右后放射冠、左后放射冠、胼胝体压部的KFA值呈负相关(r=-0.390、-0.274、-0.348,P<0.05);MoCA评分与右后放射冠、右上纵束、左前放射冠、左后放射冠、左上放射冠、左上纵束、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的KFA值呈正相关(r=0.290、0.389、0.298、0.278、0.340、0.473、0.344、0.344,P<0.05)。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与AHI、LSaO2、ESS评分以及右后放射冠、左上放射冠、左上纵束、胼胝体压部的KFA值呈相关性(r=-0.350、0.470、-0.343、0.401、0.284、0.387、0.274,P<0.05)。结论OSA患者存在部分脑区白质的损害,其中以胼胝体、后放射冠、上纵束的损伤对患者嗜睡、睡眠质量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最大,尤其是视空间与执行功能的下降,与放射冠和上纵束的白质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白质 扩散峰度成像 视空间与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激活素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水平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李薇 许昌海 +2 位作者 李保银 孙畅 崔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P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PI组,同时按照连续纳...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P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PI组,同时按照连续纳入的原则选择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未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非PI组。采用临床PI评分(CPIS)评估PI组病情,将PI组进一步分为轻度PI组(6~7分)34例、中度PI组(8~9分)38例、重度PI组(10~12分)28例。根据术后1年情况,将PI组进一步分为不良预后组30例、良好预后组70例。收集PI患者临床资料;采集PI组确诊时和非PI组住院期间复查时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TA、pro-AD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CTA、pro-AD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ACTA、pro-AD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PI组血清ACTA、pro-ADM水平高于非PI组[(46.24±5.66)ng/L比(17.29±4.67)ng/L;(3.08±0.34)nmol/L比(1.09±0.27)nmol/L,P<0.05]。PI组三组比较,轻度PI组、中度PI组、重度PI组血清ACTA、pro-ADM水平依次升高[(40.80±4.31)ng/L比(47.28±3.42)ng/L比(51.45±3.43)ng/L;(2.75±0.21)nmol/L比(3.09±0.19)nmol/L比(3.46±0.17)nmol/L,P<0.05]。两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CPIS评分、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分级Ⅲ~Ⅳ级、CPIS评分高、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ACTA高、pro-ADM高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ACTA联合pro-ADM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0.880比0.784比0.785,P<0.05]。结论血清ACTA、pro-ADM水平升高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感染 激活素A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历程 被引量:12
3
作者 肖家旺 朱鲜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先天性心脏病(下文简称"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先心病治疗已历经从传统开胸手术,到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从最初的球囊导管房间隔造口术的姑息性手术,到封堵缺损、狭窄瓣膜与血管球囊扩张及支... 先天性心脏病(下文简称"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先心病治疗已历经从传统开胸手术,到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从最初的球囊导管房间隔造口术的姑息性手术,到封堵缺损、狭窄瓣膜与血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的根治性手术;从单一学科治疗,到内外科镶嵌的综合治疗模式的转变。随着具有中国特色自主研发的国产器材的临床应用,以及不断创新完善的操作技术的经验积累,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病种和数量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文全面梳理、总结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展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胆总管几何结构参数与胆囊结石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冬雪 邹明宇 +3 位作者 段劲锋 张哲 马贺骥 郭莲怡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7期52-54,共3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分析胆总管几何结构参数与胆囊结石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MRCP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胆囊结石分为胆囊结石组与无胆囊结石... 目的:基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分析胆总管几何结构参数与胆囊结石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MRCP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胆囊结石分为胆囊结石组与无胆囊结石组,依据冠状位3D-MRCP图像,比较两组胆总管的转角、长度、最大离散距离、最大直径、转角处直径。结果:两组胆总管转角、最大离散距离、最大直径、转角处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组胆总管长度长于无胆囊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胆总管长度诊断胆囊结石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2,最佳截断值为59.35mm。结论: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胆总管几何结构有一定相关性,当胆总管长度>59.35mm时,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几何结构 胆囊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峰度成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脑白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翟曜耀 刘晓霞 +2 位作者 孟婵 李树华 吴大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脑白质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1年6月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38例(OSAHS组),另选取性别、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脑白质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1年6月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38例(OSAHS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OSAHS者32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DKI扫描,通过比较两组各脑区的峰度各向异性分数(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KFA)找出差异性脑区并分析OSAHS组患者差异性脑区的KFA值与PSG结果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 oxygen,LSaO_(2))、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he percent of the total record time spent below 90%oxygen saturation,TS90%)的相关性。结果OSAHS组在胼胝体、双侧放射冠、扣带回以及右侧小脑上脚、下脚区域白质纤维束的K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两个指标的前提下行偏相关分析得出:OSAHS组患者的AHI与胼胝体、左侧后放射冠、右侧前放射冠、扣带回的KFA值呈负相关(r=-0.344、-0.380、-0.406、-0.537,P<0.05);LSaO_(2)与胼胝体、左侧后放射冠、右侧前放射冠、扣带回、右侧小脑上脚的KFA值呈正相关(r=0.366、0.406、0.446、0.404、0.342,P<0.05);TS90%与胼胝体、左侧后放射冠、右侧前放射冠、扣带回、右侧小脑上脚、右侧小脑下脚的KFA值呈负相关(r=-0.414、-0.352、-0.355、-0.336、-0.456、-0.360,P<0.05)。结论OSAHS患者夜间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会导致部分脑区白质纤维受损,从而引发对应的脑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弥散峰度成像 峰度各向异性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波长差示融合图谱的中药水红花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欣媛 张强 +4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关欣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51-1857,共7页
该研究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水红花子药材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双波长差示融合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水红花子的特征图谱,通过特征峰的标定明确药材真伪;对内标成... 该研究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水红花子药材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双波长差示融合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水红花子的特征图谱,通过特征峰的标定明确药材真伪;对内标成分花旗松素进行准确定量,以花旗松素为基准计算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相对含量下限明确水红花子药材的优劣。结果标定了水红花子特征图谱的10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MS)鉴定出水红花子药材的7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指认特征峰中的3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花旗松素、槲皮素和原儿茶酸,检测各批次药材中花旗松素的含量为0.5994%~0.7766%,规定了水红花子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可为水红花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红花子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双波长差示融合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固定种植取模误吞事件1例及风险防范
7
作者 王爽 段思意 +3 位作者 陈锐 王子剑 杜博文 汤雨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0-842,共3页
本文报告1例无牙颌种植术后取模过程中误吞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总结意外误吞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给临床医生以警示和参考,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无牙颌种植 误吞 异物 胃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及焦孔素D表达变化观察
8
作者 付笛语 田竞 +3 位作者 初吉燕 郭琳 孙蕊 李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AIM2、双链DNA(dsDNA)、IL-1β、IL-18]及焦孔素D表达变化,并分析单个核细胞中AIM2、焦孔素D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WBC、PLT、ESR、CRP... 目的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AIM2、双链DNA(dsDNA)、IL-1β、IL-18]及焦孔素D表达变化,并分析单个核细胞中AIM2、焦孔素D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WBC、PLT、ESR、CRP、IL-1β、IL-18、BMI、UA、BUN、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TG、TC]的关系,以探讨AIM2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3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AIM2、焦孔素D及血清中IL-1β、IL-18、双链DNA(dsDN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IM2 mRNA和焦孔素D mRNA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IL-1β、IL-18、WBC、PLT、ESR、CRP、BMI、UA、BUN、SCr、CCr、TG、TC)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BMCs中AIM2和焦孔素D mRNA的表达水平高(P均<0.05),血清dsDNA、IL-1β、IL-18水平高(P均<0.01)。PBMCs中AIM2 mRNA与WBC、ESR、CRP、BMI、TC、TG、sCr正相关(P均<0.05),焦孔素D mRNA与ESR、IL-1β、sCr正相关(P均<0.05)。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BMCs中AIM2、焦孔素D及血清中dsDNA、IL-1β、IL-18水平均升高,AIM2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可能参与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黑素瘤缺乏因子2 焦孔素D 双链DNA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焦亡 痛风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下眼内注射抗VEGF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无应答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晓光 于静 +1 位作者 袁月 周润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下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无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10/2022-10本院收治的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160例160眼,其中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64眼(40.0%),息肉...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下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无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10/2022-10本院收治的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160例160眼,其中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64眼(40.0%),息肉状脉络膜血管(PCV)17眼(10.6%),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45眼(28.1%)、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26眼(16.3%)、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8眼(5.0%)。所有患者均进行3+PRN抗VEGF治疗。根据患者第3次抗VEGF治疗后1 mo的应答情况分为应答有效组135眼(84.4%)和无应答组25眼(15.6%)。分析影响抗VEGF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BCVA、视网膜内高反射点(HRD)、PCV、视网膜下强反射物质(SHRM)、PM-CNV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术前BCVA差,年龄大,视网膜内HRD、SHRM、PCV、PM-CNV是影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无应答的因素。结论:抗VEGF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无应答与年龄、基线视力、病理类型因素相关。需要对病例进行个体化分析,探索更适合的最佳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 眼底血管性疾病 玻璃体腔内注射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对比观察
10
作者 何宝文 黄明 刘国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病变关节的上一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B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依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计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后1月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80%、73.3%、66.7%,B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6.7%、70%、66.7%,两组相比,P均>0.05。A组治疗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6.7%,B组为10.0%;两组相比,P<0.05。结论于脊神经后内侧支、脊神经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相当,但选取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为治疗位点时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凝射频术 治疗位点 脊神经后支 脊神经后内侧支 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张群 王鑫宇 +1 位作者 侯铁伟 张成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5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77例,基于术前MRI评估结果分为LLND组85例(MRI提示侧方淋巴结肿大,短径≥5 mm)、非LLND组92例(MRI未见LLND组侧... 目的观察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77例,基于术前MRI评估结果分为LLND组85例(MRI提示侧方淋巴结肿大,短径≥5 mm)、非LLND组92例(MRI未见LLND组侧方淋巴结清扫数目、侧方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明显侧方淋巴结肿大,短径<5 mm)。两组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LND组术中行选择性单侧或双侧LLND。记录LLND组侧方淋巴结清扫数目、侧方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短期结局相关指标(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再入院率)、长期结局相关指标(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功能性结局相关指标[盆底功能评估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男性勃起功能国际指数5(IIEF-5评分)、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包括整体健康状况和身体功能两个维度)和结直肠癌特异性模块(EORTC QLQ-CR29评分,包括排尿问题和性功能两个维度)]。结果LLND组侧方淋巴结清扫数目(8.73±3.45)个,侧方淋巴结转移13例(15.29%)。LLN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均高于非LLND组(P均<0.05)。两组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再入院率、3年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P均>0.05。LLND组3年无病生存率高于非LLND组、局部复发率低于非LLND组(P均<0.05)。LLND组术后1年IPSS评分、EORTC QLQ-CR29中的排尿问题评分均高于非LLND组,男性IIEF-5评分、EORTC QLQ-CR29中的性功能评分均低于非LLND组(P均<0.05)。两组术后3年功能性结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选择性LLND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侧方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手术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杨博 冯聪 梁琳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85-988,992,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某医院住院治疗的4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集(n=320)和验证集(n=137);根据有无合并尿路感染,将...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某医院住院治疗的4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集(n=320)和验证集(n=137);根据有无合并尿路感染,将模型集分为感染组(n=108)和未感染组(n=212)。比较模型集和验证集的临床资料,筛选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模型集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33.75%,未感染组与感染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导尿管留置、并发症种类、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白蛋白(ALB)、淀粉样蛋白A(SAA)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女性、病程长、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种类多、血糖高、低蛋白血症和高水平SAA是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模型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89(95%CI:0.852~0.927),验证集的AUC=0.895(95%CI:0.842~0.948),模型集、验证集的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接近,均靠近理想曲线,准确度和一致性良好。结论高龄、病程长、血糖高、低蛋白血症和高水平SAA等是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导管材料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13
作者 苏美 房玉丽 李雪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静脉炎是最常见的留置并发症之一。作为留置针结构中唯一留置在血管内的组件,导管材料是影响静脉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聚氨酯(PU)和氟化乙烯丙烯(FEP)均是用于制造导管的生...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静脉炎是最常见的留置并发症之一。作为留置针结构中唯一留置在血管内的组件,导管材料是影响静脉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聚氨酯(PU)和氟化乙烯丙烯(FEP)均是用于制造导管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在静脉炎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旨在总结导管材料的刚度、强度及表面特性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导管材料、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供参考。然而,目前关于导管机械性能的实验研究较少,且实验条件大都设置为常温和模拟体温条件下,尚未在外界低温或高温环境下被考虑或充分探索。未来探讨低温和(或)高温环境对导管性能的影响是必要的,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对导管材料的影响应是未来导管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导管材料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POEMS综合征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14
作者 陆国秀 郝珊瑚 +1 位作者 刘艳清 张国旭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POEMS综合征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123例临床高度怀疑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最终纳入25例患者,经临床及病...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POEMS综合征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123例临床高度怀疑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最终纳入25例患者,经临床及病理确诊POEMS综合征21例,惰性淋巴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21例POEMS综合征患者分为单纯放化疗组(n=12)和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9),分析两组患者PET/CT影像特点、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VEGF、白细胞介素6(IL-6)、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POEMS综合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多发性神经病变与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改变,皮肤病变10例。^(18)F-FDG PET/CT显像21例患者94个部位形态或代谢异常,SUV_(max)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590,P=0.005),而SUV_(max)与FT3、FT4、TSH、IL-6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随访55.5±17.6月,治疗后VEGF水平较治疗前基线水平降低(1670.7±309.1 pg/mL vs2051.0±458.8 pg/mL,P<0.05);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与单纯放化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PET/CT显像联合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作为POEMS综合征诊断、活动度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无创方法,自体干细胞联合放化疗未明显延长POEMS综合征的中位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自体干细胞治疗 标准化摄取值 PET/CT显像 单克隆增殖性疾病 多发性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战莹 郝珊瑚 +3 位作者 武晓丹 焦婷婷 张国旭 王治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45,55,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科因怀疑各种非甲状腺病变而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817例患者的图像,其中245例(8.7%)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计算最大标...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科因怀疑各种非甲状腺病变而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817例患者的图像,其中245例(8.7%)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进一步检查、检验、手术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245例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患者中84例(34.3%)呈弥漫性摄取,161例(65.7%)呈局灶性摄取。所有经进一步检查的弥漫性摄取患者均被诊断为良性疾病,而接受病理诊断的49例局灶性摄取的患者中29例(59.2%)为良性病变,20例(40.8%)为恶性病变。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患者的SUV_(max)值分别为8.92±6.60和5.5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18)F-FDG PET/CT检查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患者中,弥漫性摄取通常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而局灶性摄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评估,更有利于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波长等基线差示融合图谱的中药黄芩“质-量”双标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强 罗曦 +4 位作者 李天娇 王帅 包永睿 关欣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8-975,共8页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黄岑药材的8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共有特征峰中的4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汉黄芩素。通过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可明确药材真伪,即“质”,结果显示各批次供试药材与黄芩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对内标成分“黄芩苷”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黄芩药材优劣,即“量”。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可为黄芩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黄芩苷 双波长等基线差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戒烟后残余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晶 李鹏霄 +5 位作者 祁子钊 徐颖 曹伊楠 裘淼涵 李毅 韩雅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戒烟后残余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冠心病患者大型登记注册研究(OPT-CAD),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入选OPT-CAD研究的ACS且行PCI的患者,依据吸烟状态(从...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戒烟后残余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冠心病患者大型登记注册研究(OPT-CAD),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入选OPT-CAD研究的ACS且行PCI的患者,依据吸烟状态(从未吸烟、正在吸烟及已戒烟1年以上)分为未吸烟、吸烟及戒烟3组,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介入手术特征、5年临床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所有的数据分析均基于R语言4.1.2版本,通过Trimatch包进行3组倾向性评分匹配。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及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累计事件发生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3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倾向性评分匹配前,3组1、5年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倾向性评分匹配后,3组患者1年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戒烟组及未吸烟组患者1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7%)和24(3.2%)和12(1.6%),P<0.05],且吸烟组和戒烟组均显著高于未吸烟组(P<0.05)。未吸烟组、吸烟组及戒烟组患者5年MAC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4(12.6%)和137(18.3%)和105(14.0%),48(6.4%)和85(11.4%)和59(7.9%),31(4.1%)和58(7.7%)和40(5.3%);均P<0.01];吸烟组5年MAC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均高于未吸烟组(均P<0.05)。不同吸烟状态的3组患者5年内的MACCE发生情况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随时间变化呈现不同趋势(log-rank P<0.01)。相较于未吸烟组,吸烟组(HR=1.51,95%CI 1.16~1.96;P<0.05)和戒烟组患者(HR=1.14,95%CI 0.87~1.50;P>0.05)5年MACCE发生风险均较高;5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吸烟组(HR=1.96,95%CI 1.26~3.02;P<0.05)和戒烟组(HR=1.33,95%CI 0.83~2.12;P>0.05)均高于未吸烟组。结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风险明显相关,戒烟可降低MACCE的发生,但残余风险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吸烟 戒烟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氧化应激和神经细胞凋亡减轻早期脑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强 陈立刚 于春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小檗碱(20 mg·kg^(-1))组、模型+小檗碱(50 mg·kg^(-1))组、模型+小檗碱(100 mg·kg^(-1)...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小檗碱(20 mg·kg^(-1))组、模型+小檗碱(50 mg·kg^(-1))组、模型+小檗碱(100 mg·kg^(-1))组。通过血管内穿孔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采用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伊文思蓝渗出量检测小檗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ELISA方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uperoxide dismut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IL-1β、IL-6、TNF-α以及caspase-3、Bax、Bcl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结果小檗碱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小檗碱抑制氧化应激和神经凋亡发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氧化应激 神经凋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子养亲汤加味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华英 汤宇 张永康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三子养亲汤加味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探讨三子养亲汤加味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气道重塑指标[支气管黏膜基底膜厚度(TRBM)、支气管上皮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MF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MMP-9、TRBM、MF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味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可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缓解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病 冷哮证 三子养亲汤加味 孟鲁司特钠片 炎症细胞因子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停循环和单侧顺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卓 张永 +2 位作者 杨忠路 石云 刘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停循环(MHCA)结合单侧脑灌注(SACP)在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HCA组22例,MHCA组69例.所有患者术中皆行象...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停循环(MHCA)结合单侧脑灌注(SACP)在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HCA组22例,MHCA组69例.所有患者术中皆行象鼻支架置入术,同期应用SACP.记录术后院内短暂性神经症状(TND)、持久性神经症状(PND)、死亡和肾衰竭等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行主动脉瓣、冠状动脉手术组间无差异;两组平均停循环温度为[(18.9±0.9)℃比(24.0±2.6)℃,P<0.01];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未见明显差异;术后病死率组间无差异(9.1%比8.7%,P=0.83).结论对于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MHCA联合单侧SACP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停循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低温 停循环 主动脉弓置换 单侧顺行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