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定位的相关解剖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姜恒
单建林
+3 位作者
郭光金
余汇洋
张天飞
左艳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2具 (4 4侧 )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 ,分别在C2 ~T1各椎间水平测量两侧颈长肌内缘间距及颈长肌内缘与椎动脉的内缘的水平距离 ,观察钩椎关节的增生特点及其前后部增生的差异...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2具 (4 4侧 )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 ,分别在C2 ~T1各椎间水平测量两侧颈长肌内缘间距及颈长肌内缘与椎动脉的内缘的水平距离 ,观察钩椎关节的增生特点及其前后部增生的差异和对椎动脉的影响。结果 C2 ~T1各椎间水平颈长肌间距为 6 1~ 15 1mm ,颈长肌与椎动脉内缘的水平距离为 7 2~ 9 6mm ,钩椎关节增生前部远重于后部 ,呈现以前部为主横向增生的特点 ,60岁以上标本中钩椎增生遮蔽椎动脉者 13侧 (81 5 % ) ,其中部分遮蔽 8侧 (61 5 % ) ,完全遮蔽 5侧 (3 8 5 % )。结论 颈前路手术中对椎动脉的定位应联合应用钩椎关节和颈长肌等标志 ,尤其应重视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的形态改变对定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动脉
钩椎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骨髓细胞CD271、CD133、CD34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俊
朱兵
+3 位作者
杜海燕
孙天胜
张长虹
杨连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选,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上述表达。结果表明,骨髓细胞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16%、0.20%和0.43%,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0.49%、0.47%和1.07%;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共表达率为0.02%,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CD271+CD133+的共表达率为0.03%。90%CD133+细胞表达CD34,40%CD34+细胞表达CD133。结论:建立的三色荧光联合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CD271+,CD133+和CD34+细胞的方法。CD271阳性细胞与CD133和/或CD34阳性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CD271可能在评价和指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
CD271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培养结果对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钟剑峰
李干
+10 位作者
陈晓斌
孙天胜
张建政
卢雨欣
侯景明
包先国
焦佼
刘佳
相子民
陈杨葭
郭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行二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THA术后慢性PJI(共4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一期清创手术时取出假体并置入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进行二期翻修,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评估指标为控制感染耗时、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常规X线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阳性(culture positive,CP)35例,培养性阴性(culture negative,CN)13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控制,CN组控制感染耗时较CP组长[(119.3±30.1)d vs.(98.4±25.9)d,P=0.03];二期翻修术后门诊随访9-49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CN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CP组[(2.8±1.6)分vs.(1.8±1.2)分,P=0.03]。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低于CP组[(79.1±9.1)分vs.(85.6±7.1)分,P=0.01],术后优良率也明显较CP组低(53.8%vs.85.7%,P=0.04)。CN组和CP组各有2例复发,但两组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vs.5.7%,P=0.62)。结论:采用二期翻修术可有效控制THA术后的慢性PJI,但CN患者的翻修术疗效明显较CP患者差。推测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并针对性应用敏感抗生素可能对改善PJI翻修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微生物
二期翻修术
培养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定位的相关解剖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姜恒
单建林
郭光金
余汇洋
张天飞
左艳芳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2具 (4 4侧 )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 ,分别在C2 ~T1各椎间水平测量两侧颈长肌内缘间距及颈长肌内缘与椎动脉的内缘的水平距离 ,观察钩椎关节的增生特点及其前后部增生的差异和对椎动脉的影响。结果 C2 ~T1各椎间水平颈长肌间距为 6 1~ 15 1mm ,颈长肌与椎动脉内缘的水平距离为 7 2~ 9 6mm ,钩椎关节增生前部远重于后部 ,呈现以前部为主横向增生的特点 ,60岁以上标本中钩椎增生遮蔽椎动脉者 13侧 (81 5 % ) ,其中部分遮蔽 8侧 (61 5 % ) ,完全遮蔽 5侧 (3 8 5 % )。结论 颈前路手术中对椎动脉的定位应联合应用钩椎关节和颈长肌等标志 ,尤其应重视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的形态改变对定位的影响。
关键词
颈椎
椎动脉
钩椎关节
Keywords
cervical vertebra
vertebral artery
uncinate joint
分类号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骨髓细胞CD271、CD133、CD34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俊
朱兵
杜海燕
孙天胜
张长虹
杨连贵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北京军区总医院
输血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文摘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选,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上述表达。结果表明,骨髓细胞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16%、0.20%和0.43%,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0.49%、0.47%和1.07%;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共表达率为0.02%,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CD271+CD133+的共表达率为0.03%。90%CD133+细胞表达CD34,40%CD34+细胞表达CD133。结论:建立的三色荧光联合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CD271+,CD133+和CD34+细胞的方法。CD271阳性细胞与CD133和/或CD34阳性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CD271可能在评价和指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
CD271
CD133
Keyword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flow cytometry
CD271
CD133
分类号
R331.2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Q462 [生物学—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培养结果对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钟剑峰
李干
陈晓斌
孙天胜
张建政
卢雨欣
侯景明
包先国
焦佼
刘佳
相子民
陈杨葭
郭磊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41119)
文摘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THA术后慢性PJI(共4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一期清创手术时取出假体并置入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进行二期翻修,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评估指标为控制感染耗时、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常规X线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阳性(culture positive,CP)35例,培养性阴性(culture negative,CN)13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控制,CN组控制感染耗时较CP组长[(119.3±30.1)d vs.(98.4±25.9)d,P=0.03];二期翻修术后门诊随访9-49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CN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CP组[(2.8±1.6)分vs.(1.8±1.2)分,P=0.03]。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低于CP组[(79.1±9.1)分vs.(85.6±7.1)分,P=0.01],术后优良率也明显较CP组低(53.8%vs.85.7%,P=0.04)。CN组和CP组各有2例复发,但两组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vs.5.7%,P=0.62)。结论:采用二期翻修术可有效控制THA术后的慢性PJI,但CN患者的翻修术疗效明显较CP患者差。推测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并针对性应用敏感抗生素可能对改善PJI翻修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微生物
二期翻修术
培养阴性
Keyword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microorganism
two-stage revision surgery
culture-negative
分类号
R619.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定位的相关解剖研究
姜恒
单建林
郭光金
余汇洋
张天飞
左艳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骨髓细胞CD271、CD133、CD34的表达与分析
周俊
朱兵
杜海燕
孙天胜
张长虹
杨连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生物培养结果对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
钟剑峰
李干
陈晓斌
孙天胜
张建政
卢雨欣
侯景明
包先国
焦佼
刘佳
相子民
陈杨葭
郭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