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斑点跟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昕 王建华 丁桂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跟踪技术(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当左心室构型改变时,以二尖瓣环位移(MAD)作为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左心室构型正常(LVN)20例,左...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跟踪技术(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当左心室构型改变时,以二尖瓣环位移(MAD)作为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左心室构型正常(LVN)20例,左心室重构(LVR)20例。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30名。应用STI计算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左心室扭转(LVtw)、MAD,并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LVN组、LVR组和对照组在心肌不同方向上应变的规律,并分析左心室GLs、GCs、GRs、LVtw与MDA和LVEF间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LVN及LVR组的LVt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N组参数除无明显变化,LVR组均明显减低(P<0.05)。②LVN组、LVR组和对照组的MAD与LVEF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83、0.76和0.84。③LVR组的GCs、LVtw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beta值分别为-0.40、0.47(P<0.05)。④LVR组的GLs、GRs、GCs及LVtw与MAD显著相关,GLs是MA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STI可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发生构型改变时的整体功能变化。评价MAD有望成为临床观察高血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快捷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斑点追踪显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心肌应变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莹 刘昕 王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收集超声结果提示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对照组(n=30)、单支病变组(n=3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收集超声结果提示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对照组(n=30)、单支病变组(n=34)、多支病变组(n=45)。应用RT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向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心事射血分数(LVEF)等,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不同应变参数问及其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GLS、GCS、GAS、GRS逐渐减低,单支病变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病变组(P均<0.05),GAS组间差异较显著。GLS、GCS、GAS与C-RS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48、-0.906,GAS与GRS相关关系更为密切;GLS、GCS、GAS、GRS与LV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657、-0.717、0.672,GAS与LVEF相关性最好。结论 RT3D-STI技术参数能够定量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肌应变,测量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高.新参数GAS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应变 协段性摩肇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建华 高宇 张敏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2-1325,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影像新技术检测易损斑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鹏飞 王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和30名健康志愿者(N组),根据Ganan分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构型组40例(Ⅰ组)、向心性重构组20例...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和30名健康志愿者(N组),根据Ganan分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构型组40例(Ⅰ组)、向心性重构组20例(Ⅱ组)、向心性肥厚组15例(Ⅲ组)及离心性肥厚组15例(Ⅳ组)。采用3D-STI技术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各组间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 GAS随着左心室重构程度加重呈逐渐递减趋势(P<0.05),Ⅰ组GAS峰值小于N组(P<0.05);Ⅱ、Ⅲ组GLS峰值低于N、Ⅰ组(P<0.05);Ⅱ组GRS峰值高于其余各组(P<0.05);Ⅳ组GLS、GRS、GCS、GAS峰值均低于其余各组(P<0.05)。左心室GLS、GCS、GAS、GRS与LVEF相关(r=-0.42、-0.50、-0.58、0.41,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为分析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形变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