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喉毒素-(Gly_4 Ser)_2-α促黑素重组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泽鸿 张国利 +3 位作者 岳玉环 邱业峰 吴广谋 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4,共1页
白喉毒素(DT)是由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 kD的外毒素,它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A和B两个片段, B片段能与敏感宿主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并能将A片段转位到胞浆,A片段具有核糖体依赖的酶活性,它通过灭活真核细胞的肽链延长因... 白喉毒素(DT)是由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分子量为58 kD的外毒素,它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A和B两个片段, B片段能与敏感宿主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并能将A片段转位到胞浆,A片段具有核糖体依赖的酶活性,它通过灭活真核细胞的肽链延长因子Ⅱ来阻断细胞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重组蛋白 黑素 白喉棒状杆菌 胰蛋白酶 受体结合 宿主细胞 蛋白合成 延长因子 真核细胞 分子量 外毒素 可降解 B片段 酶活性 核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分子分型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志国 崔步云 +4 位作者 刘日宏 王妙 解新霞 李晓琳 夏咸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布鲁菌属细菌是布病的病原菌。当前,用于布鲁菌属细菌分型的方法有多种,而布鲁菌分子分型方法在布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的快速分型鉴定、病原菌的溯源分析和菌株之间差异关系的分析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 布鲁菌属细菌是布病的病原菌。当前,用于布鲁菌属细菌分型的方法有多种,而布鲁菌分子分型方法在布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的快速分型鉴定、病原菌的溯源分析和菌株之间差异关系的分析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常用的布鲁菌的核酸探针技术(DNA probe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16SrDNA鉴定、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VNTR/MLVA)等分子分型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分子 分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新 韦旭斌 +2 位作者 索占伟 穆祥 谭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2期44-48,共5页
文章回顾了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概况。微血管内皮细胞是位于循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不但构成了微血管通透性的主要物理屏障,保证微血管内、外正常的物质交换,而且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细胞,通过合成并释放多种舒张... 文章回顾了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概况。微血管内皮细胞是位于循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不但构成了微血管通透性的主要物理屏障,保证微血管内、外正常的物质交换,而且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细胞,通过合成并释放多种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以维持正常的血管紧张度;通过合成、释放多种促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维持血液的正常状态和动态平衡。还通过其屏障和分泌功能,影响着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并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分泌功能失调,势必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而引发多种病理过程,从而会引发内皮细胞机能障碍和休克、感染、肿瘤、创伤、水肿、急性炎症等多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内皮细胞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melA基因的克隆及其作为食品级筛选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大勇 李昌 +3 位作者 秦艳青 杜寿文 诸晴丽 金宁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5-139,共5页
以L.plantarum1.55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成功克隆α-半乳糖苷酶基因(melA基因),与报道的mel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再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表达载体pMG36e为基本骨架,将melA基因插入该载体,构建melA基因标记的穿梭表... 以L.plantarum1.55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成功克隆α-半乳糖苷酶基因(melA基因),与报道的mel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再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表达载体pMG36e为基本骨架,将melA基因插入该载体,构建melA基因标记的穿梭表达载体pMG36e-melA。重组表达质粒pMG36e-melA经Sac I和Sph I双酶切和PCR鉴定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结果表明已初步构建了以melA基因为食品级筛选标记的重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melA基因 食品级筛选标记 穿梭表达载体 乳酸乳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和致病性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志君 朱晓文 +10 位作者 刘红 李硕 范宝静 王世申 吴静 武艳丽 王铁成 杨松涛 黄耕 高玉伟 夏咸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94,共5页
A型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人和动物病原体,每年都会在人群中引发季节性流感流行,偶尔还会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A型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与该病毒的多个蛋白有关,其中血凝素是该病毒宿主范围的主要限制因素... A型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人和动物病原体,每年都会在人群中引发季节性流感流行,偶尔还会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A型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与该病毒的多个蛋白有关,其中血凝素是该病毒宿主范围的主要限制因素,但聚合酶蛋白和非结构蛋白1(NS1)的作用也不容忽视。A型流感病毒通过不断地适应各类宿主和长期地进化,每年都能够产生大量致病性未知且具有潜在流行性的新毒株,人们经过长期地研究发现,A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主要受该病毒的聚合酶蛋白、血凝素蛋白和非结构蛋白1(NS1)上某些特定氨基酸的影响。论文从以上几方面对A型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和致病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跨种传播 致病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丹 金扩世 +2 位作者 金宁一 鲁会军 刘昊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70-72,共3页
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主要引起人的神经系统疾病,猪的繁殖障碍,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威胁,对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非结构... 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主要引起人的神经系统疾病,猪的繁殖障碍,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威胁,对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分子生物学特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病毒基因疫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乔军 夏咸柱 +4 位作者 杨松涛 郝峰 高玉伟 郑晓一 黄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以pVAX1为载体首次构建了犬冠状病毒病基因的3种真核表达质粒。首先将犬冠状病毒大熊猫株(CCV DXMV)纤突蛋白(S)、膜蛋白(M)和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将测序后的质粒pTS、pTM和pTN分别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定向... 以pVAX1为载体首次构建了犬冠状病毒病基因的3种真核表达质粒。首先将犬冠状病毒大熊猫株(CCV DXMV)纤突蛋白(S)、膜蛋白(M)和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将测序后的质粒pTS、pTM和pTN分别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S、pVAXM和pVAXN。将这3种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DCK细胞,通过RT-PCR法进行转录水平的检测,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pVAXS、pVAXM、pVAXN转染MDCK细胞36 h后就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在转染72 h后可检测到3种目的蛋白的表达。动物免疫试验表明,3种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这为CCV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冠状病毒 基因疫苗表达载体 构建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ggyBac转座子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欢欢 魏峰 刘全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94,共4页
piggyBac转座子是来源于鳞翅目昆虫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DNA型转座子。目前piggyBac转座子已成为在昆虫中应用最广泛的转座子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更将其应用领域拓宽到了鱼类,寄生虫和哺乳动物等转基因研究中。随着对piggy... piggyBac转座子是来源于鳞翅目昆虫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DNA型转座子。目前piggyBac转座子已成为在昆虫中应用最广泛的转座子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更将其应用领域拓宽到了鱼类,寄生虫和哺乳动物等转基因研究中。随着对piggyBac转座子功能和分布的深入认识,piggyBac转座子将更多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转座子介导的细胞系基因诱变及基因工程蛋白表达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转座子 转基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口蹄疫病毒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任林柱 王兴龙 +2 位作者 王学理 张辉 刘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防控方法主要包括扑杀、销毁病畜及其同群动物,对疫区内其它易感畜群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立即紧急接种对应型号的口蹄疫疫苗,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防控方法主要包括扑杀、销毁病畜及其同群动物,对疫区内其它易感畜群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立即紧急接种对应型号的口蹄疫疫苗,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些新的紧急抗病毒策略来弥补疫苗的不足,从而为易感动物及未感染动物提供及时的保护,作者着重综述了抗口蹄疫病毒策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IFN的应用、反义技术的应用、RNA干扰技术的应用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抗病毒策略 反义技术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动物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林柱 王兴龙 崔丽瑾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疫苗接种 偶蹄动物 自然感染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鉴别 接触性传染病 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皂苷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燕瑜 张丹 +1 位作者 金扩世 金宁一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5期69-71,共3页
皂苷一种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文从皂苷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增强作用以及抗肿瘤活性、作为佐剂等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皂苷 免疫增强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菌毒力因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郎需龙 王兴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其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作者对其毒力基因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李斯特菌 毒力因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蛋白与Shadoo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东旭 万家余 +2 位作者 李忠义 孟珂音 高宏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5-217,共3页
朊蛋白(PrP蛋白)在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生物学功能至今没有明确。Shadoo蛋白是一种与朊蛋白在N端结构上极为相似的新蛋白,SPRN是Shadoo蛋白的结构基因。由于Shadoo蛋白与PrP蛋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性质,且它们在脑组织中... 朊蛋白(PrP蛋白)在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生物学功能至今没有明确。Shadoo蛋白是一种与朊蛋白在N端结构上极为相似的新蛋白,SPRN是Shadoo蛋白的结构基因。由于Shadoo蛋白与PrP蛋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性质,且它们在脑组织中重叠表达,因此也被认为是研究朊蛋白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探讨PrP蛋白与Shadoo蛋白在基因结构、蛋白功能、朊病毒感染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Shadoo蛋白 基因结构 蛋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CAM-1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月红 孟锐奇 +3 位作者 朱平 陈萍 赵福广 张培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7-400,共4页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和体内动物试验,对已制备的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MAb)4F1和2C5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这两株ICAM-1 MAb可以与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中的ICAM-1结合。以乳酸脱氢酶释放...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和体内动物试验,对已制备的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MAb)4F1和2C5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这两株ICAM-1 MAb可以与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中的ICAM-1结合。以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ICAM-1 MAb抑制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4F1和2C5 MAb分别可以使细胞黏附降低34.4%和26.9%。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表明:ICAM-1 MAb能够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使伊文思蓝渗出量降低。本研究证明所制备的MAb均具有阻断ICAM-1及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其中4F1生物学活性高于2C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单克隆抗体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喉毒素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泽鸿 文继红 +1 位作者 刘文涛 张国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文章主要论述白喉毒素免疫毒素、白喉毒素免疫毒素的构造和效应、白喉毒素免疫毒素的不足、白喉毒素免疫毒素的开发应用、白喉毒素免疫毒素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白喉毒素 免疫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林栋 张守峰 扈荣良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73,共5页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消灭了狂犬病。在我国,每年有约3 000人死于狂犬病。腺病毒作为载体的优点包括高效的入核机制、优良的转染性、较低的病原性、较高的基因表达量及清楚的基因背景。目...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消灭了狂犬病。在我国,每年有约3 000人死于狂犬病。腺病毒作为载体的优点包括高效的入核机制、优良的转染性、较低的病原性、较高的基因表达量及清楚的基因背景。目前,腺病毒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20世纪末,以腺病毒为载体的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疫苗就已诞生,一直发展至今。以腺病毒载体狂犬病疫苗作为口服疫苗,可望在控制和消除狂犬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腺病毒载体 口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蜥蜴利什曼原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增殖研究
17
作者 李琳 马丽敏 +8 位作者 任秀梅 何叶 李晔 商利民 胡乐鹏 薛慧亮 李丹 靳朝 夏志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1,共4页
通过腹腔途径用体内含有荧光蛋白的蜥蜴利什曼原虫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采其脏器做冰冻切片,荧光染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经PCR鉴定,结果显示蜥蜴利什曼原虫感染小鼠后,主要分布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另外,成功建立... 通过腹腔途径用体内含有荧光蛋白的蜥蜴利什曼原虫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采其脏器做冰冻切片,荧光染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经PCR鉴定,结果显示蜥蜴利什曼原虫感染小鼠后,主要分布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另外,成功建立了利什曼原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感染蜥蜴利什曼原虫后BALB/c小鼠体内利什曼原虫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感染13d内,BALB/c小鼠体内蜥蜴利什曼原虫呈波浪状增殖。这一结果为研究蜥蜴利什曼原虫感染人和动物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方法及疫苗研制等方面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利什曼原虫 荧光染色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引起啮齿类动物肥胖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玉秀 高玉伟 +10 位作者 李天松 王磊 于志君 李林 张钊伟 朱晓文 冯娜 黄耕 杨松涛 王铁成 夏咸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3-86,共4页
在过去的30年中,已报道8种病原体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肥胖,其中犬瘟热病毒是首个报道的可引起动物肥胖症的病毒。研究发现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啮齿动物后期表现为病态肥胖。早期犬瘟热病毒的复制对感染鼠下丘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感染鼠表现为... 在过去的30年中,已报道8种病原体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肥胖,其中犬瘟热病毒是首个报道的可引起动物肥胖症的病毒。研究发现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啮齿动物后期表现为病态肥胖。早期犬瘟热病毒的复制对感染鼠下丘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感染鼠表现为体重增加、脂肪细胞增大、体内瘦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黑色素浓集激素前体(ppMCH)mRNA水平下降,高胰岛素血症,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这些因子与机体的食欲增强和(或)能量消耗减少有密切关系,与肥胖症的特征相一致。论文综述了有关犬瘟热病毒引起啮齿类动物肥胖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啮齿动物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小鼠脑内分布研究
19
作者 马丽敏 李琳 +9 位作者 张宁 胡乐鹏 李晔 何叶 任秀梅 李志萍 薛慧亮 李丹 靳朝 夏志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为定位检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在试验小鼠脑内分布情况,本研究建立了JEV的小鼠感染模型,取发病死亡小鼠的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利用抗JE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组化方法对抗原进行组织学定位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间接免疫酶组... 为定位检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在试验小鼠脑内分布情况,本研究建立了JEV的小鼠感染模型,取发病死亡小鼠的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利用抗JE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组化方法对抗原进行组织学定位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间接免疫酶组化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证明了JEV选择性感染神经元,抗原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脑干、神经节及大脑皮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间接免疫酶组化 抗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布鲁氏菌甲酰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20
作者 王景龙 王兴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126,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和预测羊布鲁氏菌甲酰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室研究。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和Vector NTI)、数据库(prosite和PDB)和网络服务器对甲酰基转移酶进行基本性质分析、三... 本研究旨在分析和预测羊布鲁氏菌甲酰基转移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室研究。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和Vector NTI)、数据库(prosite和PDB)和网络服务器对甲酰基转移酶进行基本性质分析、三维结构预测和功能预测,展示了甲酰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分布情况,二级结构中形成螺旋、折叠、卷曲的氨基酸区段及结构域;预测并综合阐释了B细胞表位的柔韧性、表面可及性和亲水性参数。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在布鲁氏菌致病及机体免疫应答中甲酰基转移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丰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氏菌 甲酰基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