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艾叶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高宏伟
                                陈维岩
                                陈金文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研究所
                    
                
- 
                出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37-38,共2页
            
- 
                    文摘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是我国药典收入的中药。野生植物艾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容易采集,人工栽培也不困难。艾全草在民间有很多用途,5~7月采集的叶入药。除艾灸外,中医一般将艾叶组复方使用,用于呼吸系统和妇科某些疾病。
                        
                    
            
- 
                    关键词
                    
                            艾叶
                            饲料添加剂
                    
                
-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锥虫属原虫动基体DNA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董文其
                                刘俊华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1-53,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在研究寄生性原虫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目的在于确定寄生性原虫的特征、生产抗原、诊断、了解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疫苗制备等,主要手段如DNA重组技术、DNA酶谱分析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锥虫属原虫为原生动物门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主要包括引起非洲锥虫病(睡眠病)的布氏锥虫(T·brucei)、引起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的枯氏锥虫(T·cruzi),在我国为引起动物伊氏锥虫病的伊氏锥虫(T·evansi)。
                        
                    
            
- 
                    关键词
                    
                            锥虫属
                            原虫
                            动基体
                            分子生物学
                    
                
- 
                    分类号
                    
                            
                                
                                    R382.23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 
                
            
            - 
                题名水貂病毒性肠炎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德礼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研究所
                    
                
- 
                出处
                
                
                    《特产研究》
                    
                    
                1989年第1期19-23,共5页
            
- 
                    文摘
                        一.引言水貂病毒性肠炎(以下简称MVE)是由水貂细小病毒(MP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胃肠粘膜出现粘液——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变化,主要临床症状是剧烈下痢。对水貂,尤其是在幼貂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目前世界养貂业最严重的两大传染病之一。本病于1947年首次发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的威廉堡地区。1949年Schofield将其定名为MVE。1952年Wills首次观察到MVE与猫泛白血球减少症(FLPVE)
                        
                    
            
- 
                    关键词
                    
                            水貂病毒性肠炎
                            免疫预防
                            坏死性炎症
                            细小病毒
                            灭活疫苗
                            下痢
                            白血球减少症
                            临床症状
                            瘟热
                            弱毒疫苗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康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急慢性毒性试验
            
- 4
- 
                
            
- 
                
                            作者
                                王景林
                                陈侠甫
                                严清强
                                曾素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1992年第1期24-25,共2页
            
- 
                    文摘
                        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类物质,生成葡萄糖。因此,它在食品、饲料、医药及城市废物处理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提高康氏木霉(T.koningii)和黑曲霉(A.niger)的纤维素酶活力,我们从1985年开始,通过多种理化因素的诱变及卫星搭载试验,获得两株高活力纤维素酶变异菌株:NN—15B_7和XX—15。试验证明,由NN—15P_7和XX—15的固体培养产物制得的高活力纤维素酶对梅花鹿增茸。
                        
                    
            
- 
                    关键词
                    
                            康氏木霉
                            黑曲霉
                            毒性
                    
                
- 
                    分类号
                    
                            
                                
                                    R996.1
[医药卫生—毒理学]                                
                            
                    
                
- 
                
            
            - 
                题名病毒性腹泻口服粉剂防治雏鸡白痢试验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陶全福
                                章金刚
                                董爱鱼
                                殷震
                                张恭勤
                                庞其芳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环境生物工程室
                    
                
- 
                出处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0-22,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急性全身性疾病,世界上许多养鸡地区均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作为权宜之计,国内目前常用抗生素类、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进行防治,不仅成本高,而且易于产生耐药性菌株。因此,寻求新的防治雏鸡白痢的药物制剂很有必要。病毒性腹泻口服粉剂(简称“372”)
                        
                    
            
- 
                    关键词
                    
                            鸡
                            雏鸡
                            白痢
                            腹泻
                            病毒性
                            防治
                    
                
- 
                    分类号
                    
                            
                                
                                    S858.31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