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0与1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博华 徐艳 +1 位作者 张松 胡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0-2265,共6页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和1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参与肿瘤侵袭的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手术切除的56例胆囊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使用RT-PCR法检测癌组织及...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和1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参与肿瘤侵袭的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手术切除的56例胆囊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使用RT-PCR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XCL10 m RNA、CXCL12 m RNA表达,分析患者癌组织中CXCL10 m RNA、CXCL12m 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使用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构建CXCL10、CXCL12低表达胆囊癌细胞,CCK-8法检测CXCL10、CXCL12低表达对胆囊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CXCL10、CXCL12低表达对胆囊癌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胆囊癌细胞PI3K/Akt通路表达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在胆囊癌患者中,癌组织CXCL10、CXCL12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857±0.315 vs 1.024±0.203、2.038±0.374 vs 1.064±0.221,t值分别为16.342、16.778,P值均<0.05)。不同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以及不同肿瘤直径患者的CXCL10、CXCL12 m 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XCL10:si-CXCL10组细胞CXCL10 m RNA相对表达量、CXCL10蛋白表达、CCK-8吸光值、细胞迁移数量、p-PI3K及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i-RNA组(P值均<0.05);CXCL12:si-CXCL12组细胞CXCL12 m RNA相对表达量、CXCL12蛋白表达、CCK-8吸光值、细胞迁移数量、p-PI3K及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i-RNA组(P值均<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的CXCL10及CXCL12表达升高,抑制CXCL10、CXCL12表达后,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受到明显抑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趋化因子CXCL10 趋化因子CXCL12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士职责角度的护理中断事件现况调查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慧敏 王艳 戴晓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职责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跟班调查,调查全院5个科室15名护士共30个工作日的中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中断时间的发生频... 目的调查不同职责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跟班调查,调查全院5个科室15名护士共30个工作日的中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中断时间的发生频率为7.17次/h;中断事件来源前3位分别为护士同事290次、本人287次、环境285次;中断的当前事务排前3位的是处理医嘱377次、用药工作356次、记录类工作202次;不同职责护士上述项目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护士对中断事件的主要应对措施排前3位的是交流835次、取送物品142次、操作135次,不良事件结局为积极型护理中断事件222次,消极型护理中断事件中,暂停当前事务909次,丢失当前记忆48次,增加工作量153次,不良事件隐患30次。结论护理中断事件来源广泛、发生率高,可针对护理中断事件高发来源及当前事务采取积极性干预措施。管理者应将护理中断事件纳入系统管理,注重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文化的形成,提高护士对护理中断的应对能力、优化中断发生时护士当前事务,为护理质量提升及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护士 责任护士 治疗护士 护理中断事件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LPS及PCT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祥飞 徐维田 +2 位作者 程翌 陈小朋 范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并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当血清SAA临界值为30.96 m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85.1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当血清LPS临界值为68.24 p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72.71%,特异度为80.30%,AUC为0.779;当血清PCT临界值为0.48 n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84.26%,特异度为81.59%,AUC为0.862;联合检测血清SAA、LPS及PCT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91.64%,特异度为95.77%,AUC为0.938。结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肝硬化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肝硬化合并SB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脂多糖 降钙素原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