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性别老年人自评健康与年龄矫正Charlson共病指数的关联
1
作者 陈晓红 马容莉 +3 位作者 叶慧林 操雨唯 王莉 刘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6-842,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评健康与年龄矫正共病指数(AICC)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该关系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选取年龄≥60岁老年人的基本特征、慢性病状况、抑郁症状及自评...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评健康与年龄矫正共病指数(AICC)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该关系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选取年龄≥60岁老年人的基本特征、慢性病状况、抑郁症状及自评健康等相关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对各因素与老年人AICC得分的关联性进行初步分析。构建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评估各影响因素对AICC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自评健康得分与AICC得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还进行了性别分层分析,以评估该关系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 911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7.40±5.94岁,男性6 249(57.3%)人、女性4 662(42.7%)人AICC得分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组,分别占23.5%、50.2%、20.6%和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人群和男性老年群体自评健康与AICC呈负相关(OR=0.843,95%CI:0.776 ,0.917,P=0.001)、(OR=0.886,95%CI:0.796 ,0.987,P=0.028),女性老年群体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进一步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自评健康与AICC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b=-0.485,95%CI=-0.516 ,-0.455,P<0.001),这种关联在男性(b=-0.356,95%CI=-0.406 ,-0.305,P<0.001)和女性(b=-0.373,95%CI=-0.435 ,-0.310,P<0.001)老年群体中均得到验证,女性群体中的负相关联更强。【方法】自评健康与AICC显著负相关,应重点关注女性老年群体的自评健康。自评健康可作为识别高共病风险老年人群的工具,为精准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自评健康 年龄矫正Charlson共病指数 性别差异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老年肌少症患者睾酮、雌二醇、IL-6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菡 王莉 李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老年男性肌少症患者睾酮、雌二醇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收集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力、肌量及步速分为非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老年男性肌少症患者睾酮、雌二醇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收集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力、肌量及步速分为非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液中睾酮、雌激素、IL-6的水平,并分析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组162例研究对象中,肌少症患者68例(41.98%),其中Ⅰ期16例,Ⅱ期31例,Ⅲ期21例。肌少症患者的睾酮、雌二醇水平低于非肌少症患者,且肌少症分期越晚,睾酮、雌二醇水平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反,肌少症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非肌少症患者(P<0.01)。肌少症组患者的睾酮水平与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r=0.832,95%CI:0.780~0.916,P<0.01),而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946,95%CI:-0.961~-0.935,P<0.01)。在睾酮水平降低的51例肌少症患者中,雌二醇水平降低者占78.4%(40例),IL-6升高者占74.5%(38例)。结论不同分期的老年肌少症患者睾酮水平与雌二醇、IL-6存在相关性,可能是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下降、高炎性反应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分期 睾酮 雌二醇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ROCK1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3
作者 方烨 邹琳 +2 位作者 李潇 林静 何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外周血Rho激酶1(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ROCK1)水平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 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外周血Rho激酶1(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ROCK1)水平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126例老年病例,分为UA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且诊断为UA,74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不存在UA,52例)。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乙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酸、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ROCK1的水平;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径变化率(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及IMT。多因素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除吸烟、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的FMD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MT及ROCK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MD及IMT纳入回归方程,FMD与ROCK1呈负相关关系,IMT与ROCK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老年UA患者的外周血ROCK1与其血管内皮功能及IMT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