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用于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莉娟 冯俊铎 +2 位作者 丁立新 王毅 张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提供多种治疗途径。方法:将120例颅脑创伤后尿失禁患者分为2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A组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是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评价治疗...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提供多种治疗途径。方法:将120例颅脑创伤后尿失禁患者分为2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A组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是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评价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好转率和意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2组排尿急迫减少,对于尿意忍耐力提升,咳嗽等用力等诱因诱发排尿次数减少,24h漏尿次数,夜尿的间隔时间以及次数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组有效率为88.3%,高于B组(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意识障碍好转趋势优于B组。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患者有效,能够改善患者意识障碍和尿失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尿失禁 刺络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早期潴留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冯俊铎 黄莉娟 王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检查,根据患者和(或)家属意愿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检查,根据患者和(或)家属意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间歇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测定两组情况,包括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Profile,SQLP)和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的尿潴留情况均逐渐好转,治疗组经治疗7次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改善脑梗死后早期尿潴留状况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电刺激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