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漠河盆地二十二站组砂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远超 赵元艺 +6 位作者 刘春花 水新芳 程贤达 巩鑫 刘璇 谭伟 洪骏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887,共19页
漠河盆地位于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中的额尔古纳微板块的北缘,地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部位。二十二站组是漠河盆地中生代沉积地层之一,前人对其形成时代和物源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碎屑... 漠河盆地位于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中的额尔古纳微板块的北缘,地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部位。二十二站组是漠河盆地中生代沉积地层之一,前人对其形成时代和物源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再次厘定其形成时代,并对物源及源区大地构造背景进行探讨。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二十二站组碎屑锆石大部分为岩浆结晶锆石,少部分锆石颗粒为增生-混合型锆石,显示出经历了后期构造-热事件改造。此外,少部分锆石颗粒磨圆好,显示出其经历了多次搬运、沉积过程的特征,从而指示早先形成的古老沉积岩为二十二站组提供了物源。获得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34±1Ma,结合前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发现了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将二十二站组的沉积下限限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同时也说明了研究区存在早白垩世早期火成岩物源。主、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及物源分析揭示二十二站组物源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及大陆岛弧环境的上地壳长英质、安山质源区,并混有下地壳深部物质(基性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二十二站组碎屑锆石有随着时代变新锆石保存数量增多的趋势,其年龄分布整体上可被划分为四个时期:新太古代(2711±10Ma,N=1),说明额尔古纳地块存在新太古代的基底信息;中元古代-古元古代(2428~1238Ma,N=11),指示兴华渡口岩群为二十二站沉积物提供了部分物源;新元古代(921-561Ma,N=7),是晋宁期古亚洲洋向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俯冲形成大陆岩浆弧(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事件在研究区的记录;中生代-晚古生代(540-134Ma,N=280),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闭合过程中形成的花岗质岩浆在研究区的物质记录,且显生宙花岗岩质岩浆为二十二站组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砂岩 物源分析 二十二站组 漠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5
2
作者 齐金忠 袁士松 +6 位作者 李莉 范永香 刘伟 高秋斌 孙彬 郭俊华 李志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31,共8页
对阳山金矿床进行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矿石中金主要以微细粒金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之中 ;矿石中As、Sb及有机碳含量较高 ,且Au与Ag、As、Hg、Sb等低温热液元素相关性明显。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5 0~ 2 5 0... 对阳山金矿床进行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矿石中金主要以微细粒金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之中 ;矿石中As、Sb及有机碳含量较高 ,且Au与Ag、As、Hg、Sb等低温热液元素相关性明显。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5 0~ 2 5 0℃、盐度w(NaCleq)为 1.6 %~ 6 .5 % ,流体包裹体成分以H2 O和CO2 为主 ,含少量CO、CH4 、H2 。黄铁矿、辉锑矿δ34 S值为 - 3.47‰~ +13.2 3‰ ;石英δ18O值为 - 3.0 9‰~ +0 .41‰ ,δD值为 - 92 .4‰~- 6 2 .9‰ ;全岩δ13C值为 - 2 .19‰~ - 9.14‰ ,δ18O值为 - 13.5 4‰~ - 9.0 6‰。反映了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热液 ,其组成以大气降水为主 ,并有岩浆热液参与 ,成矿物质来自泥盆系地层及燕山期岩浆岩体 ,矿床为受构造直接控制的、与沉积作用及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叠加改造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地球化学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物质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阳山金矿床石英脉中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齐金忠 李莉 +4 位作者 袁士松 刘志杰 刘敦一 王彦斌 李志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研究阳山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文章结合阴极发光对矿区不同类型石英(细)脉中锆石进行了SHRIMPU_Pb年龄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微细浸染型矿石中锆石呈自形柱状,韵律性环带结构发育,Th/U比值集中于0 .5~1.5之间,具岩浆岩锆... 为研究阳山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文章结合阴极发光对矿区不同类型石英(细)脉中锆石进行了SHRIMPU_Pb年龄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微细浸染型矿石中锆石呈自形柱状,韵律性环带结构发育,Th/U比值集中于0 .5~1.5之间,具岩浆岩锆石特征,锆石2 0 6Pb/2 3 8U年龄有3组,分别为(197.6±1.7)Ma、(12 6 .9±3.2 )Ma和(5 1.2±1.3)Ma ,其中前一组年龄与矿区斜长花岗斑岩脉的形成时代一致,而后两组年龄指示矿区存在白垩纪及第三纪隐伏岩浆岩体,表明阳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与中、新生代3次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矿区含明金石英脉型矿石中所测得的锆石年龄均老于围岩时代。不同时代多期次热液活动在空间上的耦合是形成阳山金矿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锆石 SHRIMP年龄 阴极发光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县阳山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73
4
作者 齐金忠 袁士松 +6 位作者 李莉 孙彬 郭俊华 李志宏 范永香 刘伟 高秋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2,共8页
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4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金主要以微细粒金(2~3μm)包裹于毒... 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4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金主要以微细粒金(2~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之中。矿石中As、Sb及有机碳含量较高。矿带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中;泥盆系三河口群粉砂质千枚岩渗透性较好,且碳质含量、金丰度值较高,是矿区最有利的赋矿层位;矿体在时间、空间上与侏罗纪早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分析也表明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所以,该矿为受构造直接控制的、与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甘肃 成矿作用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郭俊华 毛世东 +4 位作者 陈衍景 秦艳 杨福立 李建忠 南争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田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最近发现于西秦岭的勉略缝合带附近,它是由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地层中的受文县弧形构造带控制的类卡林型金矿系统。对阳山矿田安坝矿段钻探和坑探工程资料的统计表明,所有金矿体均受安昌河-观音...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田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最近发现于西秦岭的勉略缝合带附近,它是由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地层中的受文县弧形构造带控制的类卡林型金矿系统。对阳山矿田安坝矿段钻探和坑探工程资料的统计表明,所有金矿体均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系统(含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控制,多数金矿体定位于断裂构造与泥质、粉砂质千枚岩的复合部位,少数定位于花岗斑岩脉及其接触带,说明印支期花岗岩浆活动并不是前人认为的主导金矿化的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分析,本文认为三河口群及其下伏碧口群等地层在早侏罗世造山事件为阳山金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流体和物质,三河口群泥质、粉砂质千枚岩是成矿流体聚集和成矿金属卸载的有利空间。沿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系统侵位的矿前花岗斑岩脉,尽管数量较少,但也是成矿流体聚集、圈蔽和成矿的有利场所。更为重要的是,花岗斑岩脉与地层之间的能干性具有显著差异,使接触带在后期碰撞造山过程中演化为韧-脆性变形带,进而成为十分理想的成矿流体循环、聚集和金矿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田 秦岭造山带 花岗斑岩脉 构造 控矿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田载金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毛世东 杨荣生 +1 位作者 秦艳 郭俊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76-2790,共15页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详细研究了甘肃阳山类卡林型金矿田原生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的Au、As、S、Fe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确定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发现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具有不同的成分特点:沉积成岩期黄铁矿...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详细研究了甘肃阳山类卡林型金矿田原生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的Au、As、S、Fe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确定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发现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具有不同的成分特点:沉积成岩期黄铁矿为草莓状、胶状,砷和金含量最低,分别为0.10%和0.08%;热液成矿期早阶段黄铁矿粒度较粗(0.40~1.00mm),是较高温度(270~300℃)下缓慢结晶的产物,其砷和金含量较低,分别为0.27%和0.09%;热液成矿期主阶段(包括M1,M2和M3亚阶段)黄铁矿粒度微细(0.05~0.20mm),是210~270℃条件下快速结晶的产物,砷和金含量最高,M1亚阶段分别为3.45%As和0.11%Au,M2亚阶段分别为3.88%As和0.14%Au。在含砷黄铁矿中,金可能有自然金和离子金两种存在方式。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早阶段低砷黄铁矿中金主要以纳米级自然金(Au^0)颗粒形式分布,而在热液成矿期主阶段含砷黄铁矿中金主要以Au^+的形式存在。当热液中As活度高时,含砷黄铁矿在快速生长条件下,其生长面的空穴和缺陷较多,有利于热液中Au(HS)~0络合物通过吸附反应直接进入含砷黄铁矿生长表面。此外,主阶段流体的硫化和沸腾作用均可导致H_2S的减少,有利于形成砷黄铁矿和Au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金矿物 金赋存状态 电子探针分析 含砷黄铁矿 毒砂 阳山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床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罗锡明 齐金忠 +1 位作者 袁士松 李志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甘肃省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 ,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浅变质的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 甘肃省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 ,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浅变质的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细粒金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及粘土矿物之中。矿床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 ,矿石中Au、Hg、As、Bi、Sb等元素较为富集 ,并且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显示阳山金矿的形成与富含Au、Hg、As、Bi、Sb等低温热液元素的成矿流体活动有关 ,向深部这些元素含量趋于降低 ,表明成矿流体活动趋弱。矿石石英的δD值为 - 6 0‰~ - 72‰ ,δ18OH2 O值为 8 0‰~ 10 1‰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 ;矿石黄铁矿的δ3 4 S值为 - 2 2‰~ - 0 7‰ ,不同于泥盆系地层中沉积黄铁矿的δ3 4 S值 (10 9‰ ) ,表明矿石硫为岩浆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微量元素 稳定同位素 甘肃 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地质及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贵才 齐金忠 +2 位作者 董华芳 郭俊华 李志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1,共5页
阳山金矿床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金主要以... 阳山金矿床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金主要以微细粒金赋存于黄铁矿、毒砂和黏土矿物中。矿床的钾-氩、氩-氩、氢、氧、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阳山金矿形成于侏罗纪早期(195M a),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岩浆-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其不同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以及类卡林型金矿,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均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阳山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伟 范永香 +1 位作者 齐金忠 余金元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4-452,共9页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发现的一个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系的特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镜下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丰富多样。据室温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相态、加热状态下流体包裹体...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发现的一个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系的特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镜下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丰富多样。据室温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相态、加热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性状及产出特征,鉴别出2种成因类型及7种物理状态类型;(2)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本区的均一温度在105~310℃之间,主要集中在260~310℃、220~240℃、150~190℃3个区间,成矿流体组分体系接近于NaCl H2O CO2体系,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0 35~1 02g/cm3之间,成矿压力估计在400×105~800×105Pa之间,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在2 5%~10 4%NaCl之间;(3)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获得的pH值为6 91~7 1,还原参数n(CH4+CO+H2)/n(CO2)的摩尔数比值在0 009~0 050之间,表明具有浅成中偏碱性和弱还原环境成矿的特点;(4)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SMOW值为-92 4‰~-62 9‰,δ18O石英SMOW值在-3 09‰~+0 41‰之间,δ18OH2OSMOW值在-12 13‰~-8 48‰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成矿可能主要与低温热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阳山金矿床 文县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建忠 喻光明 +3 位作者 廖海龙 皮吉波 张亿其 刘洪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6-104,共9页
阳山金矿带位于扬子地台、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和南秦岭地槽褶皱系交接的碧口地体北缘文县弧形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控制了岩浆活动... 阳山金矿带位于扬子地台、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和南秦岭地槽褶皱系交接的碧口地体北缘文县弧形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控制了岩浆活动、成矿流体运移、矿体定位、矿体形态产状和围岩蚀变的分布。文章通过对阳山金矿带断裂、褶皱和推覆构造的研究,探讨了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控矿构造 阳山金矿带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东河群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世东 陈衍景 +1 位作者 周振菊 鲁颖淮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82,共16页
南秦岭微陆块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单元,其早白垩世沉积物是研究物源区及南秦岭微陆块构造演化的理想对象。南秦岭微陆块南缘观音坝盆地早白垩世砂砾岩中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给出了5个年龄峰,范围分别是2600~2300Ma、2050~1... 南秦岭微陆块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单元,其早白垩世沉积物是研究物源区及南秦岭微陆块构造演化的理想对象。南秦岭微陆块南缘观音坝盆地早白垩世砂砾岩中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给出了5个年龄峰,范围分别是2600~2300Ma、2050~1800Ma、1200~750Ma、650~400Ma和350~200Ma,对应于Kenor、Columbia、Rodinia、Gondwana和Pangaea等5次超大陆事件。碎屑锆石源区复杂,但主要源自华北克拉通和北秦岭增生带,表明晚古生代南秦岭微陆块是秦岭-华北联合大陆板块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微陆块。最年轻的锆石年龄峰给出了勉略洋向秦岭-华北大陆俯冲的时限,即350~200Ma;扬子与秦岭-华北联合大陆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始于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强烈的挤压造山作用发生在侏罗纪,而非三叠纪或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龄 早白垩世 南秦岭微陆块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深部成矿预测——以311号脉群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建忠 刘洪波 +3 位作者 余金元 南争路 喻光明 李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89-197,共9页
阳山金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松柏-黎坪断裂的次级断裂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的控制,矿体产出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千枚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千枚岩夹粉砂岩地层中,矿体具有沿断裂带分段富集,平行等距(100~200m)产出的特点... 阳山金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松柏-黎坪断裂的次级断裂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的控制,矿体产出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千枚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千枚岩夹粉砂岩地层中,矿体具有沿断裂带分段富集,平行等距(100~200m)产出的特点。随着阳山金矿带的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矿区远景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矿区深部成矿预测对指导今后地质勘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阳山金矿带311号金矿脉群进行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建立了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预测成矿靶区3处,深部盲矿预测靶区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带 深部 成矿预测 甘肃省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中独居石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指示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双双 吴春俊 +3 位作者 李艳广 魏小燕 靳梦琪 李忠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9-538,共10页
为进一步厘清西秦岭阳山金矿带的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带内广泛出露、本身有矿化的花岗斑岩岩脉中大量存在的独居石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中独居石既有岩浆成因,也有热液成因。在背散射图像上,显示清晰成分分区... 为进一步厘清西秦岭阳山金矿带的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带内广泛出露、本身有矿化的花岗斑岩岩脉中大量存在的独居石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中独居石既有岩浆成因,也有热液成因。在背散射图像上,显示清晰成分分区的独居石颗粒具有封闭的U-Th-Pb同位素体系,具有模糊或不规则成分分区的独居石则具有开放的U-Th-Pb同位素体系。本文研究成果可作为选择合适独居石颗粒进行有效U-Th-Pb同位素定年的矿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带 独居石 热液活动 背散射图像 U-Th-Pb同位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预测——以北祁连镜铁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董新丰 闫柏琨 +4 位作者 李娜 赵哲 刘根源 刘镕源 陈耀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3-1023,共11页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北祁连山西段重要的矿床类型,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区内产有知名的镜铁山铁矿床。北祁连山地区山势陡峻、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开展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难度较大。航空高光谱遥感具有高空间...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北祁连山西段重要的矿床类型,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区内产有知名的镜铁山铁矿床。北祁连山地区山势陡峻、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开展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难度较大。航空高光谱遥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其在矿物信息识别上较多光谱遥感有了质的提升,同时在该地区开展航空高光谱遥感调查是发挥遥感技术的高效性和先行性优势所在。本文基于调查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的赤铁矿、菱铁矿信息开展针对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提取的赤铁矿信息或直接指示铁矿(化)体产出位置,或指示含赤铁矿地层产出信息,这为直接或间接寻找铁矿床提供了重要信息;菱铁矿信息同样可作为寻找铁矿床的重要依据,分布范围较大的菱铁矿信息可直接指示富菱铁矿的铁矿(化)体产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山铁矿 沉积变质型铁矿 高光谱遥感 找矿预测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法储量计算系统在金矿勘查区中的应用——以甘肃阳山金矿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石桥 郭俊华 许利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SD法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是一种以SD动态分维几何学为理论,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的储量计算方法;SD法适于不同矿种及矿产勘查开采各个阶段,是储量计算、矿业评估评审的一种工具;它创造性的提出精度概念,对所计算的结果以及施工... SD法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是一种以SD动态分维几何学为理论,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的储量计算方法;SD法适于不同矿种及矿产勘查开采各个阶段,是储量计算、矿业评估评审的一种工具;它创造性的提出精度概念,对所计算的结果以及施工工程数进行预测;通过对SD法与传统法在单工程矿体圈定、计算范围、品位厚度计算方式、特高品位处理及图件输出等方面的对比,对SD法计算系统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说明,实践证明,SD法能较好的适用于金矿勘查区的储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计算 SD法 精度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阳山金矿区金矿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勇敢 刘桂阁 +3 位作者 路彦明 韩先菊 周俊 王美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5-90,共6页
根据研究区的景观特征及金矿化蚀变组合类型,在应用掩膜技术剔除非致矿地质信息干扰因素的前提下,应用波段比值、K-L变换、密度分割等方法组合对研究区金矿化蚀变信息进行提取,获得了能较客观反映研究区实际蚀变信息的羟基蚀变与铁染蚀... 根据研究区的景观特征及金矿化蚀变组合类型,在应用掩膜技术剔除非致矿地质信息干扰因素的前提下,应用波段比值、K-L变换、密度分割等方法组合对研究区金矿化蚀变信息进行提取,获得了能较客观反映研究区实际蚀变信息的羟基蚀变与铁染蚀变图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提取的蚀变信息能为本区金矿成矿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以期对本区的下一步金矿找矿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图像处理 蚀变提取 金矿 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弧直读光谱法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银、锡、钼、硼和铅 被引量:11
17
作者 龚仓 帅林阳 +2 位作者 夏祥 陆海川 卜道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0-1325,共6页
银、锡、钼、硼和铅是地球化学普查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1∶50 000和1∶200 000化探扫面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常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系统配套方案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包括摄谱、洗像、议谱、测光和数据处理等过程的传统发射光谱法来测定... 银、锡、钼、硼和铅是地球化学普查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1∶50 000和1∶200 000化探扫面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常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系统配套方案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包括摄谱、洗像、议谱、测光和数据处理等过程的传统发射光谱法来测定这5种元素,尤其是银、锡、硼[1-4]。然而,该法存在分析流程长、效率低等弊端,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读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地球化学普查 地质样品 交流电弧 分析流程 配套方案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在矿物/熔体和溶液/熔体中的分配行为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喻晓 赵博 +3 位作者 张德会 黄诚 王新彦 和成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653,共8页
总结了钨(W)在地球不同圈层、不同相以及不同集合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并据此来探讨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钨矿床的某些成因机制,并将W矿化所需的较高的浓集系数归因于这一系列不均匀分配行为的累积。同时强调了W在溶液/熔体体系,尤其是富F... 总结了钨(W)在地球不同圈层、不同相以及不同集合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并据此来探讨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钨矿床的某些成因机制,并将W矿化所需的较高的浓集系数归因于这一系列不均匀分配行为的累积。同时强调了W在溶液/熔体体系,尤其是富F体系中的分配行为是理解其成矿机理的关键。热液中W主要以钨酸(根)和碱性钨酸盐离子存在,后因流经理化条件(温度、盐度、p H值)骤变而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系数 溶解度 W 成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伊犁河谷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祝杰 孙林 +3 位作者 胡琴霞 喻春 赵维新 吴春俊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27,20,共3页
伊犁河谷地区地表干燥、松散、低速粉土层较厚。为克服该区域能量衰减快,激发的地震波频率偏低,低频干扰和随机干扰大的不利因素,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和诸多地震解释技术措施,结合钻孔资料,在查明煤层赋存状况和断层发育情况等方面取... 伊犁河谷地区地表干燥、松散、低速粉土层较厚。为克服该区域能量衰减快,激发的地震波频率偏低,低频干扰和随机干扰大的不利因素,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和诸多地震解释技术措施,结合钻孔资料,在查明煤层赋存状况和断层发育情况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对于开采各煤层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对采煤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爆炸 弹性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摩天岭金成矿带控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俊华 孙彬 +1 位作者 杨福立 王久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3,共6页
松潘—摩天岭金成矿带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阳山金矿是近年在该成矿带上发现的一超大型岩金矿床。对其地质特征研究表明,除受构造控制外,岩浆岩、地层对矿床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属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下一步找矿主要利用... 松潘—摩天岭金成矿带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阳山金矿是近年在该成矿带上发现的一超大型岩金矿床。对其地质特征研究表明,除受构造控制外,岩浆岩、地层对矿床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属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下一步找矿主要利用地物化遥等手段进行综合找矿,逐步解剖Ⅰ级—Ⅱ级—Ⅲ级远景区,寻找有望靶区,在找矿思路上要从矿床类型上突破,优选次序是破碎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石英脉型,应加强对含矿构造安昌河—观音坝主破碎蚀变带,尤其要加强其南北两侧及深部的研究和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摩天岭金成矿带 控矿特征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