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寨上金矿床成矿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家军 毛光剑 +6 位作者 吴胜华 王建平 马星华 李立兴 刘光智 廖延福 郑卫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100,共16页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和下二叠统,为一套由石英砂岩、粉砂岩、钙质板岩和灰岩组成的浊积岩建造。金矿体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矿石中矿物组成相...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和下二叠统,为一套由石英砂岩、粉砂岩、钙质板岩和灰岩组成的浊积岩建造。金矿体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矿石中矿物组成相当丰富,既有大量硫化物、硫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钨酸盐,又有碲化物、自然金属及多金属互化物。矿石中矿物种类较多、组成较复杂以及存在显微自然金,是寨上金矿床的特色。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以及硫、铅、碳、氧、氢等同位素组成等表明,成矿金属物质、硫和碳主要来自赋矿岩石和下伏地层,同时还有深部岩浆物质的参与。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矿化和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范围内。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是寨上金矿床中存在显微可见自然金的最重要因素和金沉淀富集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成矿特征 形成机理 寨上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寨上金矿床矿物组成特征与矿质沉淀机理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家军 毛光剑 +5 位作者 吴胜华 刘光智 廖延福 郑卫军 华曙光 岳连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3-462,共10页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笔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扫描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确认金矿床中矿物组成相当丰富,既有大量硫化物、硫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钨酸盐...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笔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扫描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确认金矿床中矿物组成相当丰富,既有大量硫化物、硫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钨酸盐,又有碲化物、自然金属及多金属互化物。除常见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石英、白钨矿、方解石、菱铁矿、铁白云石和重晶石外,笔者还鉴定出在卡林型金矿床较少见的一些矿物,如硫铜锑矿、车轮矿、辉锑铅矿、辉钼矿、碲汞矿、碲镍矿、Cu-Zn-Ni-Sn-Fe的金属互化物和白钨矿等。矿石中矿物种类较多,组成较复杂以及存在显微自然金,构成寨上金矿床的一大特色。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是寨上金矿床中存在显微可见自然金的最重要因素和金沉淀富集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物组成 沉淀机理 寨上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寨上金矿床中白钨矿矿体的发现及其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家军 刘光智 +5 位作者 廖延福 郑卫军 岳连雄 华曙光 毛光剑 吴胜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岩矿石的等离子质谱分析和对矿物的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寨上金矿床存在白钨...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岩矿石的等离子质谱分析和对矿物的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寨上金矿床存在白钨矿的富集体。根据化学成分圈定出了独立的白钨矿矿体,确认该矿床为金-钨-锑(自然金-白钨矿-辉锑矿)建造矿床。其与四川西北部马脑壳金-钨-锑矿床在地质背景、含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元素组合和成矿过程相似。鉴于在川甘陕三角地带泥盆系—三叠系中类似寨上的金矿床、矿点众多,注意在此类金矿中分析和评价钨等有用组分,对提高金矿的综合利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白钨矿矿体 金-钨-锑建造 寨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金矿控矿规律和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肖力 赵玉锁 +3 位作者 潘爱军 韩先菊 崔龙 邹依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6-54,共9页
西秦岭是中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区,不完全统计金矿床(点)达200多个,其黄金储量达1100余吨。近几年来,随着阳山金矿、寨上金矿找矿的重大发现及八卦庙金矿、煎茶岭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的突破,西秦岭再次成为金矿找矿热点地区。因该区第三系... 西秦岭是中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区,不完全统计金矿床(点)达200多个,其黄金储量达1100余吨。近几年来,随着阳山金矿、寨上金矿找矿的重大发现及八卦庙金矿、煎茶岭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的突破,西秦岭再次成为金矿找矿热点地区。因该区第三系、第四系及森林等植被的覆盖,找矿难度越来越大。本文论述了金矿分布的特点,总结了金矿控矿规律,圈定了40个金成矿远景区;对金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评价了金成矿资源潜力,认为西秦岭地区有很大的成矿潜力,找矿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控矿规律 资源潜力 金矿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家军 翟德高 +6 位作者 刘新会 王建平 韩思宇 冯彩霞 张华峰 余超 李静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67-269,共3页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超常富集 碲化物 硒化物 综合利用 金银矿床 地壳丰度 自然界 分散元素 地球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黑山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橄榄石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刚 汤中立 +3 位作者 王亚磊 闫海卿 焦建刚 王建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5-1086,共12页
黑山铜镍硫化物矿床是近年在甘肃北山发现的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体主要由含矿橄榄岩相和南部边缘的角闪辉长岩相构成。研究发现含矿岩体中的橄榄石属贵橄榄石(Fo值为81.54~86.87),其w(Ni)介于(801.53~2 703.19)×10... 黑山铜镍硫化物矿床是近年在甘肃北山发现的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体主要由含矿橄榄岩相和南部边缘的角闪辉长岩相构成。研究发现含矿岩体中的橄榄石属贵橄榄石(Fo值为81.54~86.87),其w(Ni)介于(801.53~2 703.19)×10-6;利用橄榄辉长岩中最高Fo值和主量元素反演,表明原始岩浆属高镁玄武质岩浆,w(MgO)=11.65%,w(FeO)=10.12%;橄榄石分离结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橄榄石结晶过程中伴随有0.12%~0.17%硫化物熔离,深部岩浆房中橄榄石分离结晶程度小于3%,橄榄石与硫化物最小质量比约14∶1;隙间硅酸盐熔浆和硫化物熔浆作用明显,是造成早期结晶橄榄石成分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橄榄石 Fo值 硫化物熔离 黑山铜镍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马坞金矿床8号矿体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坤 刘家军 +4 位作者 吴杰 刘冲昊 杨尚松 辛晓军 李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段的马坞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8号矿体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结果表明:8号矿体的黄铁矿热电导型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到71.2%;成矿温度主要集中... 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段的马坞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8号矿体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结果表明:8号矿体的黄铁矿热电导型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到71.2%;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00~300℃,属于中温矿床;黄铁矿热电导型及热电性参数特征反映出矿体被剥蚀到中部偏下的位置,向深部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P型黄铁矿出现的频率从浅部到深部呈减小、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金品位的高值区域、P型黄铁矿热电系数平均值的高值区域与热电系数离散度的高值区域三者相互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性 金矿床 马坞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床中砷的赋存特征及其对金沉淀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永春 刘家军 +1 位作者 刘新会 吴胜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1-715,共15页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笔者采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原生矿石中黄铁矿、毒砂等热液矿物中的Fe、As、S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低含量的砷在黄铁矿中易富集,且砷在黄铁矿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当砷含量大于6%时,以黄铁矿和毒砂两相混合为稳定相。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部分亚稳定相含金的含砷黄铁矿的出溶,可能是金龙山金矿中次显微金以小圆球状和链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砷的赋存形式 金沉淀 金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寨上金矿床中自然金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家军 毛光剑 +5 位作者 吴胜华 刘光智 廖延福 郑卫军 华曙光 岳连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采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化学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发现了显微自然金颗粒。矿石中的自然金颗粒形态多...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在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采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化学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发现了显微自然金颗粒。矿石中的自然金颗粒形态多样,粒度变化较大(5~150μm)。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金中Au=88.23%~92.73%,Ag=7.41%~9.08%,为含银自然金,成色905~926。金的载体矿物有砷黄铁矿、方铅矿、碲汞矿、铁白云石等。金的嵌布类型有粒间金、裂隙金和连生金3种。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出Fe和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可能是寨上金矿床中存在显微可见自然金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上金矿床 赋存状态 甘肃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马坞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坤 刘家军 +3 位作者 吴杰 杨尚松 辛晓军 李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4-1607,共14页
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段的马坞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卡林型金矿床。矿体产出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其赋矿围岩为中泥盆统的千枚岩与灰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脉石矿物中主要发育CO2-H2O型和H2O溶液型包裹体;均... 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段的马坞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卡林型金矿床。矿体产出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其赋矿围岩为中泥盆统的千枚岩与灰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脉石矿物中主要发育CO2-H2O型和H2O溶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389℃,盐度为4.4%~15.9%,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流体成矿压力为34.6~219.8 MPa,成矿深度为1.3~8.1 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N2为主,其次为CO2、O2,并含有少量CH4、CO等还原性气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42-占主导地位,成矿流体为N2-H2O-Ca2+-Cl-体系。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水为5.3‰~10.5‰,δD为-123‰^-93‰,成矿流体主要为热卤水。从流体性质及其演化来看,构造体制的转换使流体稳定体系发生改变与沸腾作用是造成金富集成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马坞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涛 朱赖民 +3 位作者 李犇 罗增智 曹东宏 王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复理石褶冲带中,赋矿围岩为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与韧-脆性构造发育程度的控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和特征参数基本一致,表明成...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复理石褶冲带中,赋矿围岩为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与韧-脆性构造发育程度的控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和特征参数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应主要来自于赋矿地层。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成因的铅同位素组成,且均落入南秦岭造山带的泥盆系范围内,暗示铅也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对前人已有的碳-氧-硫-氢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数据综合分析表明,碳和氧应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硫主要来自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向大气降水线"漂移",指示成矿流体以盆地建造水和变质水为主,在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金龙山金矿床与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应属于卡林型金矿床,其形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作用过程中,多层次陆壳叠置加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陆内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山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万区矿调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质量监控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淑亮 温良 +3 位作者 刘玲 赵正鹏 刘玖芬 刘自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从改变溶样方式和改进分析方法入手,结合样品特性,对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样品中19种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建立健全包括"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开发建设了包含7个模块的实验室信... 从改变溶样方式和改进分析方法入手,结合样品特性,对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样品中19种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建立健全包括"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开发建设了包含7个模块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使质量管理走向信息化、规范化;通过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检验、异常点、外部监控样等内外部控制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原因查找及改进的监控体系图,建成完善的1∶5万区矿调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体系,为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找矿和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样品 配套方案 信息系统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碳酸盐岩中30种痕量元素及干扰校正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门倩妮 刘玲 +3 位作者 温良 黄北川 周远洋 许东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分析碳酸盐岩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其中高钙基体的存在会对元素的分析信号产生明显的抑制或增强作用,从而引起显著的基体干扰。本文研究了硝酸-盐酸-高氯酸-氢氟酸四酸敞开溶样体系下ICP-MS同时...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分析碳酸盐岩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其中高钙基体的存在会对元素的分析信号产生明显的抑制或增强作用,从而引起显著的基体干扰。本文研究了硝酸-盐酸-高氯酸-氢氟酸四酸敞开溶样体系下ICP-MS同时测定碳酸盐岩中30种痕量元素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质谱干扰包括样品基体本身所带来的谱线干扰、同量异位素干扰和多原子离子干扰,并对钙含量高的碳酸盐岩样品中Ca对Hi的干扰进行了试验,分别采用数学公式或干扰系数等方法对干扰因素进行校正,使分析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精密度( RSD)除个别元素为10%~15%,大多数元素均小于10%,符合地质样品分析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痕量元素 敞开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干扰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测试方法——一种改进的ICP-AES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玖芬 赵正鹏 +3 位作者 刘淑亮 刘晓煌 温良 黄北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3-HClO4-H3PO4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3-HClO4-H3PO4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Δl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地层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B元素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伟峰 赵天心 +1 位作者 宫元吉 耿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99-208,共10页
寨上金矿床位于岷县-礼县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中发现的特大型金矿之一。文章对寨上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出寨上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 寨上金矿床位于岷县-礼县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中发现的特大型金矿之一。文章对寨上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出寨上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脉受控于构造交汇部位、顺层剪切破碎带中,炭质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是金赋存的有利岩层,板岩层间、板岩与砂岩或灰岩接触带内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依此规律在寨上矿区东西两侧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类似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寨上金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穆新华 刘光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71-78,共8页
寨上金矿是特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中明显富集Au、Ag、Sb、As。微量元素组合具有深源特征的Co、Bi及中低温热液元素Cu、Pb、Zn、Sb、Hg。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组成显示其来源既有深源物质又有地壳成分... 寨上金矿是特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中明显富集Au、Ag、Sb、As。微量元素组合具有深源特征的Co、Bi及中低温热液元素Cu、Pb、Zn、Sb、Hg。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组成显示其来源既有深源物质又有地壳成分。流体包裹体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多源特征,由深部岩浆水和浅部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低压力、形成深度浅、以Au-S络合物为主迁移的多期次活动的特征。金矿就位于卓洛-国营牛场背斜和礼县-闾井断裂与礼县-洮坪断裂之次级剪切破碎带中。研究认为,自礼岷盆地形成开始,就可能形成了富含成矿物质的碎屑岩,为成矿奠定了基础。燕山中期金矿物活化、迁移、富集,沉淀形成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燕山晚期山系抬升剥蚀形成的风化壳有金矿化显示;新生代盆地南北向挤压逆冲推覆形成的构造破碎带中也有金矿化显示。也就是说自加里东晚期盆地形成至新生代,在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都可能有构造热液活动及矿化作用,乃至形成金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微细浸染型金矿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礼-岷盆地 寨上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寨上特大型金矿首次发现显微可见金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新会 刘光智 +1 位作者 刘民武 耿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6,共6页
过去一直认为寨上金矿是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文章在寨上金矿金的赋存状态查定过程中,不仅观测到了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成分,而且在碎屑粒间和后期石英方解石细脉中还发现了显微可见金(粒径>0.2μm)。通过研究显微可见金矿物... 过去一直认为寨上金矿是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文章在寨上金矿金的赋存状态查定过程中,不仅观测到了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成分,而且在碎屑粒间和后期石英方解石细脉中还发现了显微可见金(粒径>0.2μm)。通过研究显微可见金矿物的颜色、粒度、表面特征、成色、重砂矿物组合、赋存的岩石学、岩相学特征,以及与莱州东部界河滨海相砂金矿中金矿物进行对比,得出寨上金矿金的赋存状态有3种(2种?):金以类质同象存在于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等载金矿物中、以显微可见金的独立金矿物形式存在于碎屑粒间或后期石英方解石细脉中。以此为据,作者认为寨上金矿床可能为沉积变质-构造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赋存状态 显微可见金 寨上金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造山型金成矿系统与区域构造演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4 位作者 葛战林 陈伟志 徐劲驰 黄岗 陶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75,共22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以金水泉、双泉、南明水、苏吉泉东等为代表的金矿床,构成了一套与晚古生代碰撞造山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矿床夹持于区域性的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和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之间,矿化受次级脆-韧性断层控制,以中等至陡倾...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以金水泉、双泉、南明水、苏吉泉东等为代表的金矿床,构成了一套与晚古生代碰撞造山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矿床夹持于区域性的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和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之间,矿化受次级脆-韧性断层控制,以中等至陡倾斜的含金石英脉和破碎蚀变岩的形式产于晚古生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中。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和热液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中高温(集中于240~330℃)、低盐度(<6%NaCleq)、富CO2的变质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自赋矿的火山沉积岩系,流体不混溶(相分离)和水-岩反应(围岩硫化作用)是导致金沉淀的主要机制,成矿深度变化于7~15 km之间,成矿时代约为314 Ma。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研究区的构造体制由挤压向走滑或走滑伸展转换,构造应力的释放导致深部变质脱水形成的低盐度CO2-H2O-NaCl±CH4含金流体,沿走向NW至近EW向的走滑剪切断裂向地壳浅部流动,并在脆-韧性过渡带或脆性变形带的次级断裂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型金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成矿系统 区域构造演化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额尔齐斯缝合带时代的制约: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晓健 钱壮志 +4 位作者 王建中 孙涛 姜超 彭素霞 黑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39-639,共1页
吐尔库班套蛇绿混杂岩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东南约20 km处,地处准噶尔板块西北缘,北邻额尔齐斯缝合带,大地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汇聚带。吐尔库班套地区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蕴都喀腊组(D2y)海相中酸性火山碎... 吐尔库班套蛇绿混杂岩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东南约20 km处,地处准噶尔板块西北缘,北邻额尔齐斯缝合带,大地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汇聚带。吐尔库班套地区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蕴都喀腊组(D2y)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建造,其次有那林喀腊组(C1nl)地层。构造以北西向额尔齐斯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带 西伯利亚板块 额尔齐斯 杂岩 大地构造 准噶尔板块 新疆北部 汇聚带 岩浆作用 中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包尔图铜矿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中 钱壮志 +2 位作者 李元元 孙涛 柳世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59-360,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南天山与塔里木北缘的交汇地带,是研究南天山地区构造演化的重要部位。包尔图铜矿位于新疆和硕县北部,艾木太乌拉铁、铜、铅、石棉成矿远景区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南天山与西天山接触带的东段。以乌瓦门—... 1区域地质背景南天山与塔里木北缘的交汇地带,是研究南天山地区构造演化的重要部位。包尔图铜矿位于新疆和硕县北部,艾木太乌拉铁、铜、铅、石棉成矿远景区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南天山与西天山接触带的东段。以乌瓦门—包尔图深大断裂为界,北为西天山那拉提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原岩恢复 铜矿化 南天山洋 包尔 构造环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