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板块北缘西段裂谷系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鸿飞 戴霜 +3 位作者 唐玉虎 候万荣 朱强 刘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4,共6页
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陷谷沉积的陆缘碎屑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及少量火山岩建造,赋存的典型金矿床有白云鄂博北部金矿床、朱拉扎嘎、浩尧尔忽洞等成型金矿床。从区域成矿角度看,由西向东构成了一个巨大的A... 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陷谷沉积的陆缘碎屑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及少量火山岩建造,赋存的典型金矿床有白云鄂博北部金矿床、朱拉扎嘎、浩尧尔忽洞等成型金矿床。从区域成矿角度看,由西向东构成了一个巨大的Au-Cu-Pb-Zn-S(Fe)-Mn-Au-REE-Nb-Fe热水沉积成矿系统。地质特征表明金矿床均具有明显的层控型特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金的来源主要与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及沉积地层有关;同位素年龄暗示一期重要成矿时代与华力西晚期的岩浆-构造事件相耦合。认为金矿床成因可概括为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合型。显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征 成因探讨 裂谷系 华北板块北缘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群沉积物磁化率记录的早白垩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戴霜 黄永波 +5 位作者 赵杰 朱强 刘俊伟 孔立 张明震 胡鸿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9,共8页
白垩纪气候环境研究对认识现今全球环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白垩纪环境变化记录均来自海洋沉积物,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六盘山地区六盘山群地层沉积与岩石磁化率测量分析,获得了128.15~115.82Ma期间陆相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 白垩纪气候环境研究对认识现今全球环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白垩纪环境变化记录均来自海洋沉积物,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六盘山地区六盘山群地层沉积与岩石磁化率测量分析,获得了128.15~115.82Ma期间陆相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结果显示磁化率值总体较低,以125Ma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低后高两个阶段;结合岩石磁学测量及沉积相、岩石中铁含量与磁化率变化关系分析,认为岩石磁化率主要与源区磁性矿物的种类及含量有关,据此揭示六盘山地区在该时间段气候总体为干热环境,并可分为128.15~125Ma间气候相对湿热和125~115.82Ma间气候相对温湿两个阶段。磁化率记录的这种气候转变与海洋沉积物记录的全球海平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但相对海平面温度由升高到降低的转折时间提前约1.7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气候变化 六盘山群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铅同位素 被引量:7
3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程文斌 董树义 黄志全 李福亮 杨伟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7-1422,共16页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中钾长石的40 Ar-39 Ar同位素和矿石的铅同位素特征表明:40 Ar-39 Ar年龄密度图中260~360Ma峰值区反映了岩浆活动的主要时限,与区内岩体侵位年...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中钾长石的40 Ar-39 Ar同位素和矿石的铅同位素特征表明:40 Ar-39 Ar年龄密度图中260~360Ma峰值区反映了岩浆活动的主要时限,与区内岩体侵位年龄(220~350Ma)相符。40 Ar-39 Ar坪年龄为(217.9±3.1)Ma,结合邻区已有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柳坝沟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矿石中异常铅直线与第二阶段铅同位素演化曲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24Ma,印证了40 Ar-39 Ar法的定年结果,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印支早期岩浆热液活动最为密切。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来看,海西—印支期多次岩浆侵位有利于断裂附近碱交代作用的发生和金的活化富集,印支期最新的岩浆活动(约220Ma)直接导致岩浆热液成矿。矿石铅同位素所计算的源区年龄约2.5Ga,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上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代学 铅同位素 柳坝沟金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卡瓦蛇绿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边鹏 沙鑫 +3 位作者 马骊 何兆祥 王金荣 翟新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北祁连造山带呈NW-SE向展布于阿拉善地块与祁连一柴达木地块之间,与秦岭、昆仑一起构成了中国大陆内部巨型中央造山带.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大陆板块构造研究摇篮的北祁连造山带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最早报道的蛇绿岩就发现于此.
关键词 蛇绿岩套 造山带 大陆内部 大陆板块 柴达木地块 阿拉善地块 构造研究 构造意义 卡瓦 二辉橄榄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学权 胡鸿飞 刘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0,共5页
赛乌素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系内。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尖灭再现、膨大收缩、雁列侧伏特征明显。区内哈拉忽鸡复背斜及EW、N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 赛乌素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系内。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尖灭再现、膨大收缩、雁列侧伏特征明显。区内哈拉忽鸡复背斜及EW、N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具多期性、叠加性特点。根据区域金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探采对比以及隐伏矿体的发现,证实南北矿带具备中深部和边部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乌素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预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滴水沟闪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胡鸿飞 张永全 +2 位作者 胡华斌 张超 张利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8-1315,共8页
滴水沟闪长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狼山构造带。结合前人的锆石 U-Pb 测年资料,可确定其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体属钙碱性系列,相对富集 Rb、Ba、Th、K、P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 Nb、Ta、Ti ... 滴水沟闪长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狼山构造带。结合前人的锆石 U-Pb 测年资料,可确定其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体属钙碱性系列,相对富集 Rb、Ba、Th、K、P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 Nb、Ta、Ti 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低 Rb /Sr(0.05~0.10)值、高 Ba/Rb(11.45~22.16)值,且 A /CNK <1.1;REE 含量显示,滴水沟闪长岩体为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高度分异,轻稀土元素发生明显的分馏作用,铕异常不明显(δEu =0.92~1.13),反映了俯冲带岩浆岩的特征,推测其物质来源为幔壳混源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于活动板块边缘(碰撞前)火山弧环境,与晚石炭世晚期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的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地球化学特征 滴水沟岩体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程文斌 董树义 黄志全 李福亮 杨伟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或初始岩浆水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柳坝沟金矿床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更高。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具有地层和岩浆的混合硫特征。柳坝沟金矿床的δ34S值低于哈达门沟金矿床;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的δ34S值低于西段,可能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较哈达门沟金矿床剥蚀程度小,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较西段剥蚀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热液 成矿物质来源 剥蚀程度 柳坝沟金矿床 哈达门沟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晓宏 张海军 +3 位作者 王训练 王勋 王振义 戚宜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在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定,格曲组砂岩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范围为412~2448Ma,包括1869~1602Ma、...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在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定,格曲组砂岩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范围为412~2448Ma,包括1869~1602Ma、1396Ma^1270Ma、1197~877Ma和572~412Ma四个年龄区间,指示物源区先后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古元古代晚期的汇聚事件、中元古代的裂解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和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的裂解-扩张-汇聚事件。其中,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洋陆转化相关的产物是格曲组的主要物源。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组成表明沉积盆地具有前陆盆地"冷盆地"的特征。相对于格曲组,下中二叠统存在大量大于2000Ma的年龄信息,而下三叠统开始出现了大量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年龄信息。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出现两次明显的变化,分别为格曲组和洪水川组底部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表现出较好的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 格曲组 东昆仑 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敖包地区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系统演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鸿飞 胡华斌 +1 位作者 董明 薄海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白云鄂博北部的白音敖包地区大地构造位置跨属华北板块北缘和中亚造山带,是一个多性质动力系统转换地带。高背景 Au、Ag、C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分布,发现了赛乌素、比鲁特、哈沙图、西皮、阿拉格敖包等多个成型金矿床,显示为一金... 白云鄂博北部的白音敖包地区大地构造位置跨属华北板块北缘和中亚造山带,是一个多性质动力系统转换地带。高背景 Au、Ag、C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分布,发现了赛乌素、比鲁特、哈沙图、西皮、阿拉格敖包等多个成型金矿床,显示为一金矿矿集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金可能来自地幔深源并与沉积地层有关;热液成矿温度在140~300℃之间;矿化类型具有多样性,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时代具有多期性;矿床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合型。矿集区经历了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谷-热水沉积金成矿系统、早古生代活动陆缘的俯冲-沉积/造山金成矿系统、晚二叠世-三叠纪活动陆缘的碰撞-造山金成矿系统、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换-热液叠加金成矿系统、新生代表生变化金成矿系统等5个次级分支系统的顺序演化和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系统演化 白音敖包地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索伦山地区中元古代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伟 李钢柱 +3 位作者 白宇明 张思源 李成元 赵广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06-2119,共14页
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索伦山地区首次发现了中元古代的石英闪长岩岩体。岩石富镁、碱(尤其富钠)和钙,贫硅、钛,属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T... 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索伦山地区首次发现了中元古代的石英闪长岩岩体。岩石富镁、碱(尤其富钠)和钙,贫硅、钛,属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弧岩浆特点。岩体形成于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火山弧构造环境,其岩浆来源于受俯冲的板片流体/沉积物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源岩可能为变质玄武岩或变质英云闪长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的207 Pb/206 Pb加权平均年龄为1410±11Ma,代表了该石英闪长岩体的结晶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至少在1410Ma时华北北缘发生了板块俯冲汇聚作用,石英闪长岩可能是板块俯冲汇聚作用的直接产物。该成果为华北板块北缘俯冲汇聚作用开始的时限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为华北板块北缘在中元古代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华北北缘 板块俯冲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隐蔽洞体的前景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以瞬变电磁的电磁场理论和磁法勘探原理为基础,在充分分析地下隐蔽洞体电磁特征的前提下,结合地面瞬变电磁法对地下隐蔽洞体(采空区、岩溶洞穴、防空洞)探测的实例,介绍了航空瞬变电磁法在特殊复杂环境下探测地下隐蔽洞体的典型事例。
关键词 航空瞬变地磁法 地下隐蔽洞体 军事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西段裂谷系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鸿飞 黄志全 冯月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62-267,共6页
  在中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形成了两个巨大的裂谷,沉积了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地层.其中赋存的金属、非金属、贵金属矿产甚多,著名的有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炭窑口-东升庙-甲生盘铜硫多金属矿床等(图...   在中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形成了两个巨大的裂谷,沉积了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地层.其中赋存的金属、非金属、贵金属矿产甚多,著名的有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炭窑口-东升庙-甲生盘铜硫多金属矿床等(图1),它们属于中新元古成矿期形成的sedex型矿床(芮宗瑶等,1994;翟裕生等,1999;万天丰,2004),近些年来,在此两个裂陷带沉积地层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成型的金矿床及众多的金矿点.作者对该区域的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有助于该区的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