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酸溶样体系-ICP-MS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稀土等46种元素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亚峰 冯俊 +4 位作者 唐杰 龙军桥 王飞 杨峰 刘伟洪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92,共7页
采用HCl-HNO3-HF-HClO4-H2SO45种混合酸溶样体系,敞口一次溶解不同类型的地质样品,逆王水提取,以103 Rh、187 Re为内标元素,三通在线进样方式,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46种微量、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方... 采用HCl-HNO3-HF-HClO4-H2SO45种混合酸溶样体系,敞口一次溶解不同类型的地质样品,逆王水提取,以103 Rh、187 Re为内标元素,三通在线进样方式,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46种微量、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方法。采用五酸溶样体系既避免了三酸或四酸体系对难溶元素的分解不完全,又可消除易挥发元素对测定结果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所提供的参考值基本一致,二者的对数误差绝对值(ΔlgC)均在0.1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均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大批量地质样品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五酸溶样体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怀来龙凤山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振涛 沈阳 +2 位作者 王训练 马伯永 黄晓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60-1775,共16页
河北怀来龙凤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或称骆驼岭组)因发现"龙凤山生物群"而备受关注。本文报道了龙凤山西坡剖面长龙山组中部临近"龙凤山生物群"化石产出层位之下的粉砂岩中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其年龄... 河北怀来龙凤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或称骆驼岭组)因发现"龙凤山生物群"而备受关注。本文报道了龙凤山西坡剖面长龙山组中部临近"龙凤山生物群"化石产出层位之下的粉砂岩中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其年龄分布于1573~2931 Ma之间,碎屑锆石年龄谱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峰值年龄为~1.85Ga,此外还有其它若干次级峰值年龄,分别响应了华北克拉通主要的前寒武纪若干地质事件。年龄主峰(~1.85Ga)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大陆块的碰撞拼合事件,~2.6Ga(2.603Ga和2.556Ga)和~2.9Ga(2.935Ga)峰值年龄对应了华北克拉通重要的陆壳生长时间,前者对应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生长的最高峰。介于2.4~2.0Ga(2.07Ga、2.177Ga、2.228Ga、2.286Ga、2.324Ga和2.388Ga)的次级峰值年龄代表了华北克拉通经历的陆内拉伸-裂谷事件。~1.6Ga(1.580Ga)峰值年龄是大红峪的岩浆事件的反映,大致对应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时间。缺失广布华北克拉通的~2.5Ga事件可能是由于长龙山期海侵超覆沉积使得~2.5Ga的露头被普遍覆盖所致。参照长龙山组下伏地层下马岭组报道的斑脱岩年龄,本文测得的最小谐和年龄(1.573Ga)并不能有效地约束其沉积时代的下限。对燕辽裂陷槽不同地区长龙山组或与之可对比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的对比研究表明,燕辽裂陷槽内部对上述构造事件响应存在差异,暗示了燕辽裂陷槽发育期内部古地理具有相当的复杂程度。秦皇岛柳江地区和辽东半岛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与燕辽裂陷槽内长龙山组存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受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龙山组 青白口系 碎屑锆石 燕辽裂陷槽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的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建国 刘淑娟 +1 位作者 王达成 刘龙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5-177,190,共4页
利用壳聚糖(CTS)与香草醛合成改性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VCG),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成膜,通过吸附富集电子介体Fe(CN)63-,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CN)63-/VCG/GC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 利用壳聚糖(CTS)与香草醛合成改性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VCG),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成膜,通过吸附富集电子介体Fe(CN)63-,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CN)63-/VCG/GC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7.0×10-6~4.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6,检测限达到2.0×10-7mol/L。用于样品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席夫碱 铁氰根离子 抗坏血酸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200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金升温程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正鹏 张亚峰 何仔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2-96,共5页
本实验利用聚醚型泡沫塑料吸附微量金,采用斜坡升温方法对升温程序的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温度及时间进行了选择。通过条件实验得到Z200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金最佳升温程序,该方法检出限较低,对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相关... 本实验利用聚醚型泡沫塑料吸附微量金,采用斜坡升温方法对升温程序的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温度及时间进行了选择。通过条件实验得到Z200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金最佳升温程序,该方法检出限较低,对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微量金 原子吸收 升温程序 Z2000石墨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晓宏 张海军 +3 位作者 王训练 王勋 王振义 戚宜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在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定,格曲组砂岩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范围为412~2448Ma,包括1869~1602Ma、...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在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定,格曲组砂岩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范围为412~2448Ma,包括1869~1602Ma、1396Ma^1270Ma、1197~877Ma和572~412Ma四个年龄区间,指示物源区先后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古元古代晚期的汇聚事件、中元古代的裂解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和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的裂解-扩张-汇聚事件。其中,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洋陆转化相关的产物是格曲组的主要物源。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组成表明沉积盆地具有前陆盆地"冷盆地"的特征。相对于格曲组,下中二叠统存在大量大于2000Ma的年龄信息,而下三叠统开始出现了大量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年龄信息。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出现两次明显的变化,分别为格曲组和洪水川组底部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表现出较好的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 格曲组 东昆仑 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源区特征:来自碎屑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晓宏 张海军 +3 位作者 王训练 王勋 沈智军 黄宇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3-1146,共14页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和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过渡期构造演化过程,是解析该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对象。通过分析花石峡北坦地克借地区格曲组碎...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和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过渡期构造演化过程,是解析该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对象。通过分析花石峡北坦地克借地区格曲组碎屑岩的碎屑组成与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其物源区属性。结果显示,砂岩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含量分别为50.9%、36.8%、12.4%,长石以钾长石为主,岩屑和砾石成分复杂。砂岩的SiO_2、Al_2O_3、TiO_2、TFe_2O_3、MgO、K_2O和Na_2O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62.06%、13.26%、0.44%、4.53%、3.02%、2.42%和3.18%;微量元素比值Th/Sc和Th/U较高,平均为1.06和7.71;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120.43×10^(-6),LREE/HREE和(La/Yb)N均值分别为9.34和12,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平均为0.96,Eu异常不明显,REE特征与大陆岛弧背景区杂砂岩相似,与东昆仑地体加里东期俯冲—碰撞型火山弧花岗岩具有亲缘性。碎屑组分和主量、微量元素特征与判别图解揭示,格曲组砂岩物源区为海西旋回早期从东昆仑地体裂离的东昆南微地块,源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沉积岩和酸性—基性火山岩较少,其中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为加里东期的大陆岛弧。结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格曲组为前陆盆地系统的隆后盆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格曲组 东昆仑 物源分析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酸度下中药及补铁制剂中铁活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淑娟 王达成 杨沁羽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人体胃肠液的酸度条件下,采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药物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研究了中药和补铁制剂中铁的形态及其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并探讨了中药不同比例的配伍、胃肠酸度及还原性物质的存在对水溶态铁和醇溶态铁的影响。结果... 在人体胃肠液的酸度条件下,采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药物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研究了中药和补铁制剂中铁的形态及其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并探讨了中药不同比例的配伍、胃肠酸度及还原性物质的存在对水溶态铁和醇溶态铁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溶液中的铁形态与药物本身特性和配伍情况有关,酸度及配伍对药物中铁的溶出率和溶液中铁的形态有较大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与胃肠酸度和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形态 胃肠液酸度 正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镜技术电弧直读原子发射光谱载体缓冲剂的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邱宏喜 赵刚 +5 位作者 刘玖芬 李克勇 龙志武 李志雄 向懋笔 刘伟洪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91,共9页
原子发射光谱粉末固体进样法由于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检出限低,环境污染小,被大量应用于痕量Ag、B、Sn等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但显著的基体效应制约了方法的适用性。本文基于扫描电镜微区检测技术,对比分析了特定配方与不同样品、在不同时... 原子发射光谱粉末固体进样法由于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检出限低,环境污染小,被大量应用于痕量Ag、B、Sn等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但显著的基体效应制约了方法的适用性。本文基于扫描电镜微区检测技术,对比分析了特定配方与不同样品、在不同时段反应产物的组成差异,结合蒸发曲线反推反应过程,研制了适用于不同基体类型地球化学样品的载体缓冲剂。在实现前人致力改善弧烧过程的基础上,研制的载体缓冲剂是以K2S2O7、Na F作为助熔剂,"催化"基体分解,与聚四氟乙烯、沉降S等协同促进待测元素以多种形式快速蒸发;缓冲剂在与样品基体作用过程中形成的Al_2O_3-SiO_2-CaO-BaO互熔体降低了Tammann温度,能够原位吸收Ca O、Si O等基体氧化物,抑制了其干扰。相比已有方法,灵敏度提高1.2倍以上,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等优于各类地球化学调查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微区检测技术 原子发射光谱法 固体进样 基体效应 载体缓冲剂 Tammann温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样品中的碘及铜、铅、锌、锰、铁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佳翰 冯俊 +1 位作者 杨秀玖 张亚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0-845,共6页
取地表水样9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及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酸度至pH7~9之间,加水至96mL,加入0.6%(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1mL,放置2h使碘完全氧化至非挥发性碘酸盐,再加入硝酸3mL酸化使溶液总体积至100.0mL。这一处理实现了采用电... 取地表水样9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及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酸度至pH7~9之间,加水至96mL,加入0.6%(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1mL,放置2h使碘完全氧化至非挥发性碘酸盐,再加入硝酸3mL酸化使溶液总体积至100.0mL。这一处理实现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碘与水样中铜、铅、锌、锰、铁的含量。在质谱分析中,测定207Pb和127I使用标准(STD)模式,其余元素均采用动能歧视(KED)模式。经试验,选用钬作为测定碘的内标。所测定6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相应的信号强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另按规定方法对空白样品进行测定,计算得到6种元素的检出限(3s)依次为0.096,0.071,0.062,0.065,0.044,0.19μg·L^-1。以地表水实际样品为基体,各加入上述6种元素的标准溶液,按方法分析并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3.2%~11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4%~7.3%之间。同一样品经本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对所涉及的6种元素进行测定,两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氧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金属元素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江断裂带中段西支沧溪-清水海断层更新世活动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立龙 孔凡全 +4 位作者 黄赞慧 黄诚 石海涛 任聪 余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9-45,共7页
作为川滇菱形活动块体东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小江断裂带,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中段又分为东西两支,沧溪-清水海断裂是其西支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前人的资料,结合现代遥感技术,对小江断裂... 作为川滇菱形活动块体东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小江断裂带,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中段又分为东西两支,沧溪-清水海断裂是其西支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前人的资料,结合现代遥感技术,对小江断裂带中段西支的沧溪-清水海次级断裂的更新世活动性进行探讨,取得以下初步认识:①通过沧溪盆地中的冲积扇和甸沙盆地中的四甲河支流位移方向对比,沧溪-清水海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左旋运动;②通过对沧溪盆地中的冲积扇和甸沙盆地中的四甲河支流位移速率的计算,将该断层自晚更新世以来的位移速率应限定在3. 3~12 mm/a,其中断层北端的速率要稍微略高于断层的南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 沧溪-清水海断层 更新世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硼酸锂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海洋沉积物中48种元素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佳翰 李正鹤 +2 位作者 杨峰 杨秀玖 黄金松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海洋沉积物常用的分析方法如敞开消解或高压密闭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粉末压片或熔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分别存在消解不完全、速度慢、检出限高等缺点,导致样品前... 海洋沉积物常用的分析方法如敞开消解或高压密闭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粉末压片或熔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分别存在消解不完全、速度慢、检出限高等缺点,导致样品前处理效率低、待测元素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偏硼酸锂为熔剂分解样品,5%硝酸浸取,用ICP-MS法进行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海洋沉积物中48种元素的方法。使用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作为高点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确定了助熔剂偏硼酸锂用量、稀释倍数、各待测元素的分析同位素及内标元素、仪器测定模式及个别元素的干扰校正方程等,得到最佳分解条件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由于高温损失,P、As、Se、Cd、Hg等元素无法得到准确结果,可改用微波消解等方式前处理后再进行测定;Cu、Zn、Cr、Ni、Co等共计48种元素使用本法均能得到准确结果,各元素方法精密度(RSD)均小于9.7%。本方法应用于分析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GBW07333、GBW07314、GBW07335、GBW07336,测定值和认定值相符;分析海洋沉积物实际样品,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介于83.6%~118.6%。本方法可测定元素多,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碱熔 偏硼酸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南永安岩体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永盛 刘胜 +1 位作者 南争路 詹华思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883,共15页
永安岩体位于钦杭结合带南部,属桂东南十万大山-大容山复式岩体的一部分,其岩石类型为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对永安岩体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年龄为252. 8±3. 3Ma,为晚二叠世花岗岩。对永... 永安岩体位于钦杭结合带南部,属桂东南十万大山-大容山复式岩体的一部分,其岩石类型为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对永安岩体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年龄为252. 8±3. 3Ma,为晚二叠世花岗岩。对永安岩体花岗岩进行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富Al、高K,铝饱和指数A/CNK均大于1. 1,标准矿物分子刚玉均大于1%;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具弱负铕异常;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Ta)和Ba、Sr。花岗岩的锆石εHf(t)=-14~-8,tDM2=2. 3~1. 8 Ga。通过本文工作,结合前人关于永安岩体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Hf同位素和锆石微量元素的分析资料,认为永安岩体岩石为强过铝质S型壳源花岗岩,地幔组分没有提供成岩物质,但地幔底侵作用为成岩提供了热能,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拉张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安岩体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组成特征
13
作者 娄元林 陈武 +1 位作者 袁永盛 杨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4-1140,共17页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位于藏南喜马拉雅特提斯造山带的中东部,属藏南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综合研究该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同位素的组成,发现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黄铁矿-石英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位于藏南喜马拉雅特提斯造山带的中东部,属藏南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综合研究该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同位素的组成,发现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黄铁矿-石英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170~180℃,盐度w(NaCleq)为2.86%~7.17%,成矿压力平均为47.15MPa,成矿深度平均为1.57 km;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W型),其次为CO2-H2O三相包裹体(C型),均一温度位于200~220℃区间,盐度w(NaCleq)为2.20%~5.11%,成矿压力平均为47.46 MPa,成矿深度平均为1.58 km。矿区总体上流体属含微量CO2气体的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H-O和S同位素结果表明存在地幔流体参与成矿,其赋矿浅变质沉积岩地层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流体,以上研究证明,恰嘎锑矿属于多来源流体浅层中低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恰嘎锑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