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基性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玉辉 黄玉龙 +3 位作者 丁秀春 于小健 刘飞 王璞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21口典型钻井13 043m火山岩井段的岩性和岩相,观察描述了218m岩心和294个岩心薄片,据此划分出该区火山岩5相14亚相;通过地震资料井旁地震相分析,识别出了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爆发相、玻质碎屑岩...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21口典型钻井13 043m火山岩井段的岩性和岩相,观察描述了218m岩心和294个岩心薄片,据此划分出该区火山岩5相14亚相;通过地震资料井旁地震相分析,识别出了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爆发相、玻质碎屑岩亚相、板状/复合熔岩流亚相和火山沉积相等7种岩相/亚相,分析了各种火山岩相的地质属性、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响应机理;根据7种岩相/亚相的反射特征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地震识别模板。将该识别模板用于研究区火山岩相填图,结果为钻探所证实,表明所建立的火山岩相地震识别模板适用于研究区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 火山岩相 火山岩储层 火山架构-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数据的油砂分布遥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尤金凤 邢立新 +3 位作者 潘军 单玄龙 樊瑞雪 曹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9-1597,共9页
依据油砂中烃类的微渗漏和油砂组分光谱特征响应原理,利用Hyperion高光谱影像提取和识别与油砂分布相关的波谱信息,进行非常规油气能源——油砂分布的有利区预测。根据油砂所致烃类微渗漏的地表特征可知,低植被覆盖区的异常以矿物异常为... 依据油砂中烃类的微渗漏和油砂组分光谱特征响应原理,利用Hyperion高光谱影像提取和识别与油砂分布相关的波谱信息,进行非常规油气能源——油砂分布的有利区预测。根据油砂所致烃类微渗漏的地表特征可知,低植被覆盖区的异常以矿物异常为主,中、高植被覆盖区的异常以植被异常为主。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表征地表植被的不同覆盖程度:当其值为[0.0,0.4)时,采用SAM(spectral angle method)提取矿物异常信息;当值为[0.4,0.7]和(0.7,1.0]时,分别采用LIC(lichenthaler index)和CTR(carter indices)方法提取植被异常信息。同时,为确保提取的矿物和植被异常信息的产生是由油砂中烃类的微渗漏所导致,以野外油砂反射光谱为端元,运用光谱角分类方法提取油砂信息,并将其与获取的矿物和植被异常信息进一步应用空间叠置分析确定油砂分布有利区。结果表明,综合运用野外实测高光谱数据和高光谱影像数据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出研究区中油砂的分布位置。因此,应用高光谱影像进行油砂分布的有利区预测,可为未来利用遥感技术深入研究油砂可采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Hyperion影像数据 烃类微渗漏 含油率 短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凤 曲秀春 +3 位作者 于爽 许丽颖 王克臣 姜海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70,共5页
为了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及资料统计分析,明确黑龙江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有野生种子植物111科565属1663种,其中中国特有属2属,中国特有种42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6种。黑龙江省植物资源丰富,可... 为了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及资料统计分析,明确黑龙江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有野生种子植物111科565属1663种,其中中国特有属2属,中国特有种42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6种。黑龙江省植物资源丰富,可分为药用、观赏、饲料、食用等12类;按Raunkiaer生活型分类,地面芽植物741种,占总种数的44.56%,其次为隐芽植物;按《中国植被》生活型分类,多年生草本1035种,占总种数的62.24%,一年生草本294种;在水分生态类型中,中生植物1128种,占总种数的67.83%,湿生植物293种,占总种数的17.62%。同时对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对策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种子植物 多样性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发现岩墙岭蛇绿岩残片 被引量:5
4
作者 许伟 胡培远 +3 位作者 王明 陈景文 张天羽 李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2-647,共6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岩残片,应该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墙岭蛇绿岩主要由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整体呈棱形或透镜体状断续分布于侏罗系复理石沉积内,构成典型的网结状构造。糜棱岩普遍发育在岩墙岭蛇绿岩和围岩的接触部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应该形成于增生楔之上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岩墙岭蛇绿岩的发现和确定进一步约束了多龙矿集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多龙矿集区 岩墙岭蛇绿岩 席状岩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床地质分形特征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庞文龙 王艳忠 +4 位作者 陈桂虎 薛继广 韩冰 张洪文 郑大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606,共11页
高松山金矿床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一支队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发现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分形学理论对金矿资源量... 高松山金矿床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一支队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发现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分形学理论对金矿资源量和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资源量在大于250 kg标度区间时,分维数D值为1.69,表明资源量在该区段内的普查存在较好的前景,同时,品位分维数D值为1.10~1.40时,其成矿仅与细脉状烟灰色石英-细粒黄铁矿成矿阶段紧密相关。利用钻孔资料分析品位在垂向上的分形特征发现,分维数D值介于1~1.5时,表现为垂向不圈闭延伸,反映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体。在资源评价方面,通过对断裂构造似等距控矿规律的研究,结合帕累托定律(Pareto law)和阻尼曲线模型,对深部可能存在的矿体规模和部位进行了预测,资源量大于4960 kg的矿体仍有2处未发现,中等资源量规模的矿体存在巨大空间,同时,预测隐伏矿体可能在已有地表矿体相间部位的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高松山金矿床 分形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矿物的背散射和阴极发光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春花 雷敏 +3 位作者 吴才来 尹京武 邵兴坤 杨海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电子探针背散射(BSE)及阴极发光(CL)对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钠长石、钾长石、霓石、钠铁闪石和铁叶云母。副矿物包括锆石、烧绿石、钍石、萤石、独居石、氟... 利用电子探针背散射(BSE)及阴极发光(CL)对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钠长石、钾长石、霓石、钠铁闪石和铁叶云母。副矿物包括锆石、烧绿石、钍石、萤石、独居石、氟碳铈镧矿和磷钇矿等。锆石CL图像表明,锆石具有黑核白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孜果尔 拜城县 A型花岗岩类 矿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宁金厂矿区及外围构造体系厘定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力 赵玉锁 +5 位作者 孔媛媛 王艳忠 张景海 程军 冯志国 黄芳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63-70,共8页
东宁特大型金矿产于岩浆岩中,主要的矿化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控容矿构造有隐爆角砾岩筒、断裂和环状、放射状断裂。矿区及外围断裂构造主要有产NE、近SN、NW和近EW向;各方向断裂构造性质复杂,矿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及性质的... 东宁特大型金矿产于岩浆岩中,主要的矿化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控容矿构造有隐爆角砾岩筒、断裂和环状、放射状断裂。矿区及外围断裂构造主要有产NE、近SN、NW和近EW向;各方向断裂构造性质复杂,矿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及性质的形成与西部近北东向绥阳深大断裂密切相关,而绥阳深大断裂力学性质演化与大地构造环境中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有关,构造体系成生发展顺序为①东西向构造带;②北东向构造带;③北西向构造带;④北东向构造带;⑤北东向构造带。σ1方向变化为0°→45°→130°-140°→0°→130°。各方向断开控制相应的岩浆岩侵入,而角砾岩筒主要受东西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控制,Ⅱ号脉群及18号脉受同一环型构造系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构造体系 构造控岩控矿 金厂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老沟-二根河成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献忠 王晓勇 石书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23-132,共10页
老沟-二根河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北部重要的金成矿带,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东南缘。近年来发现了砂宝斯、老沟、砂宝斯林场、三十二站、二根河等金矿床和一些金矿点,矿床(点)严格受NEE向漠河推覆构造带控制,矿体常赋存于其次级张扭性... 老沟-二根河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北部重要的金成矿带,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东南缘。近年来发现了砂宝斯、老沟、砂宝斯林场、三十二站、二根河等金矿床和一些金矿点,矿床(点)严格受NEE向漠河推覆构造带控制,矿体常赋存于其次级张扭性断裂构造带中。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含量≤3%),为少硫化物矿石。矿石中黄铁矿等的δ34S值为-8.3‰~+7.8‰;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5.6‰~18.7‰,δD值为-135‰~-89‰;铅同位素表现出造山带铅同位素特征。流体包裹体类型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包裹体3种。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H2O、CH4和N2,总体上属CO2-H2O-N2±CH4±H2±CO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平均为5.0%~7.0%,密度平均为0.75~ 0.86g/cm3,属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均一温度为225.9~295.2℃,属中温热液矿床;成矿压力平均为65~82MPa,成矿深度平均为6.0~7.0km。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类似,应属造山型,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陆-陆碰撞造山环境,并以CMF模式解释了其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成因类型 构造背景 找矿方向 老沟-二根河成矿带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蒸气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和痕量金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建学 路学东 许卓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48,共6页
试样用王水分解,采用特定的金化学发生增敏试剂使金在硼氢化物-酸体系中产生挥发物质,将其导入原子荧光光谱检测系统,检测金的原子荧光信号。通过对仪器工作参数和化学蒸气发生参数的优化,使金的可检测信号同比提高20倍以上,同时降低共... 试样用王水分解,采用特定的金化学发生增敏试剂使金在硼氢化物-酸体系中产生挥发物质,将其导入原子荧光光谱检测系统,检测金的原子荧光信号。通过对仪器工作参数和化学蒸气发生参数的优化,使金的可检测信号同比提高20倍以上,同时降低共存离子对金的化学蒸气发生的干扰。对微量和痕量金的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基体干扰少等优点。方法检出限为0.23 ng/g,准确度(ΔlgC,n=12)为-0.004-0.02,精密度(RSD,n=12)为2.62%-8.79%。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蒸气发生 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 增敏剂 硫脲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艳忠 程军 张苍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3-138,共6页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资源量已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为国内的典型金矿床。本文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4种类型矿体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成矿模型,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矿区内物化遥综合异常有待于查证,有望发现新矿体;已知矿体的两侧及深...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资源量已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为国内的典型金矿床。本文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4种类型矿体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成矿模型,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矿区内物化遥综合异常有待于查证,有望发现新矿体;已知矿体的两侧及深部有待于控制,有望扩大矿区规模,矿区仍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及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熊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黒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成矿作用探讨
11
作者 肖力 卿敏 +6 位作者 赵玉锁 孔媛媛 王艳忠 张景海 程军 冯志国 黄芳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05-1006,共2页
黒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是近几年来在吉黒东部延边-东宁成矿带上发现的特大型金矿,矿脉体特征、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两期岩浆活动相关。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结合部位紧邻绥阳深大断裂东侧老... 黒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是近几年来在吉黒东部延边-东宁成矿带上发现的特大型金矿,矿脉体特征、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两期岩浆活动相关。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结合部位紧邻绥阳深大断裂东侧老黑山断陷中。主要地层为侏罗纪火山岩;岩浆岩为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花岗岩类和燕山晚期闪长玢岩、花岗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砾岩型 金矿成矿作用 闪长玢岩 花岗斑岩 蚀变岩型矿体 塌陷角砾岩 燕山晚期 矿床地质特征 东宁县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乌云盆地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2
作者 王艳忠 边红业 于明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55,共5页
近几年来,黑龙江逊克县乌云盆地金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该区金资源量已接近特大型规模,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对乌云盆地内2个典型金矿床(东安金矿、高松山金矿)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步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找矿方向 乌云盆地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抚松四道砬子河岩组斜长角闪岩成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佟智强 郑常青 +2 位作者 崔雪文 郭文科 田建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7-1200,共14页
在吉林抚松地区出露有一套太古宙角闪岩相变质岩石,其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长期存在争议。选定其中的斜长角闪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系统研究,分析了其形成过程,探讨了同时期构造岩浆演化背... 在吉林抚松地区出露有一套太古宙角闪岩相变质岩石,其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长期存在争议。选定其中的斜长角闪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系统研究,分析了其形成过程,探讨了同时期构造岩浆演化背景。斜长角闪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取得的岩浆型锆石年龄分别为(2 555±13)Ma、(2 528±13)Ma、(2 529±9.8)Ma,表明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2.55~2.50 Ga)。主量元素平均化学成分与基性火山岩中玄武岩成分相似,Si O2含量为46.22%~59.6%,平均值为51.13%;Al2O3含量11.83%~17.59%,平均值为13.42%。稀土元素总量53.74×10-6~219.07×10-6,平均值为108.17×10-6,(La/Yb)N=2.07~8.98,平均值5.19,表明轻稀土相对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微量元素中较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Zr、Ti、Nd、Ta等高场强元素(HFSE)。综合岩石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成分特征,认为吉林抚松地区斜长角闪岩属正变质岩,原岩应为玄武质火山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同时伴有少量古老地壳的混染再造,形成于岛弧环境,该区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吉—辽—冀弧陆碰撞增生造山带的北延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 斜长角闪岩 四道砬子河组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测量在金厂矿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雷 尹西军 宋先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11-116,共6页
黑龙江省金厂矿区为森林覆盖区,利用单一的地表工程找矿难度大,寻找隐伏矿体是区内急需解决的难题。在金厂矿区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圈定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异常,大致了解矿化体深部变化情况,推断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并直接投入探矿工程... 黑龙江省金厂矿区为森林覆盖区,利用单一的地表工程找矿难度大,寻找隐伏矿体是区内急需解决的难题。在金厂矿区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圈定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异常,大致了解矿化体深部变化情况,推断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并直接投入探矿工程进行验证,通过以上工作在区内发现金矿体一条,为在该区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依据,并积累一定的找矿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高密度电法 金矿 隐伏矿体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牛塘界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形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韦干华 农仕华 +4 位作者 伍静 梁华英 陈喜连 车军 刘翔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5-684,共10页
牛塘界钨矿床位于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复式岩体南部,是南岭成矿带西段重要的加里东期大型钨矿床。钨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夕卡岩及石英脉中,从早至晚可划分为夕卡岩化-硅化-白钨矿阶段、硅化-白钨矿-碳酸盐化阶段及硅化-碳酸盐±... 牛塘界钨矿床位于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复式岩体南部,是南岭成矿带西段重要的加里东期大型钨矿床。钨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夕卡岩及石英脉中,从早至晚可划分为夕卡岩化-硅化-白钨矿阶段、硅化-白钨矿-碳酸盐化阶段及硅化-碳酸盐±白钨矿化阶段。分析了牛塘界钨矿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温度、盐度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牛塘界钨矿夕卡岩化-硅化-白钨矿阶段均一温度在200~360℃之间,峰值在210~230℃之间,盐度在0.98%~7.59%之间;硅化-白钨矿-碳酸盐化阶段均一温度在198~280℃之间,峰值在200~250℃之间,盐度在0.88%~9.98%之间;晚阶段硅化-碳酸盐化±白钨矿化阶段均一温度在194~230℃之间,峰值在200~230℃之间,盐度在0.74%~2.35%之间,三个阶段矿化温度峰值范围基本一致。牛塘界钨矿床成矿流体?D和?^(18)O_(H2O)分别为:-62.6‰^-48.3‰和-0.38‰~5.67‰,在氢氧同位素组成图上位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靠近岩浆水一侧,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及少量大气降水。牛塘界钨矿床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成矿过程中发生了岩浆水和循环大气降水或建造水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塘界钨矿 流体包裹体 桂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天峨坪金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及铅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静 苑金涛 +4 位作者 罗阳 农仕华 车军 韦干华 张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9-660,共12页
广西天峨坪金矿床为云开地块新发现具中型规模的金矿床,主要以浸染状矿化产于博白-岑溪断裂带次级断裂带蚀变岩中。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玉髓状硅化、黄铁矿化及碳酸盐化,为低温蚀变组合。分析了早矿化阶段(0.1≤Au≤1.0μg/g)、主矿化... 广西天峨坪金矿床为云开地块新发现具中型规模的金矿床,主要以浸染状矿化产于博白-岑溪断裂带次级断裂带蚀变岩中。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玉髓状硅化、黄铁矿化及碳酸盐化,为低温蚀变组合。分析了早矿化阶段(0.1≤Au≤1.0μg/g)、主矿化阶段(Au≥5μg/g)及其中特富矿段(Au≥20μg/g)和晚矿化阶段(Au≤1.0μg/g)中的黄铁矿和银黝铜矿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以及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主矿化阶段黄铁矿Ni含量在0.02%~0.24%之间,平均0.07%, Cu和As含量多小于0.01%;早晚矿化阶段黄铁矿Ni含量多小于0.01%、Cu含量平均为0.13%、As含量在0.02%~3.08%之间。主矿化阶段银黝铜矿Ag含量大于17.4%、As含量小于0.68%、Cu含量小于25%,而晚矿化阶段银黝铜矿Ag含量小于1.6%、As含量大于2.12%、Cu含量大于35%。天峨坪金矿床不同矿化阶段黄铁矿的Co/Ni比值主要位于热液成因区。主矿化阶段黄铁矿和早及晚矿化阶段黄铁矿Ni、Co、As含量在Co-Ni-As图上位于不同区域,主矿化阶段黄铁矿具高Ni含量、低Co/Ni比值及低As和Cu含量,而早及晚矿化阶段黄铁矿则具低Ni含量、高Co/Ni比值以及高As和Cu含量。主矿化阶段特富矿段银黝铜矿相对富Ag而贫Cu、As,而晚矿化阶段银黝铜矿则相对贫Ag而富Cu、As。黄铁矿及银黝铜矿元素组成特征表明,天峨坪金矿床主矿化阶段流体除更富Au外,还相对富Ag和Ni,贫As和Cu;早晚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相对富As和Cu,贫Ni。天峨坪金矿床和云开地块的基底变质岩及其中一些金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相似,结合主矿化阶段黄铁矿相对富Ni的特征,暗示主矿化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Au及相对富易溶解Ni的元古宙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峨坪金矿床 微量元素 PB同位素 矿床成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