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春雷 司今 +2 位作者 戴聪 张建永 李锦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号染色体p16基因位点探针对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和20名健康人群的新鲜尿液进行FISH检测,统计... 目的: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号染色体p16基因位点探针对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和20名健康人群的新鲜尿液进行FISH检测,统计染色体的畸变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对所有病例同步进行尿细胞学分析。结果: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核中3、7、17号染色体及9号染色体p16基因畸变率分别为58.9%、39.3%、58.9%和75.0%,各染色体畸变在膀胱癌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17号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分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染色体探针组合诊断膀胱癌的总阳性率为80.4%;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出率明显高于尿细胞形态学。结论: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测,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复发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脱落细胞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