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的有益尝试--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宣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3,共1页
我们刚纪念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理论... 我们刚纪念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理论创新经验更应很好地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史论 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2
作者 邢国忠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命题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奎 李慧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5期68-74,共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改变的理论,也就是说,作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主题的是阶级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管理。但是,这不能说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不包含国家管理的思想。事实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改变的理论,也就是说,作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主题的是阶级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管理。但是,这不能说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不包含国家管理的思想。事实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同关于代替这一社会形态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构想,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初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管理 社会管理 民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为人民服务及其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爱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6,22,共4页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伦理概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现实依据和层次性要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的功能和作用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指导、对...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伦理概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现实依据和层次性要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的功能和作用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指导、对其他道德规范的整合以及对推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应然”到“实然”、从不自觉到自觉转化的价值动因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奎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2期78-84,共7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摸索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历的三次挑战及启示
6
作者 郑卫丽 贾朋俭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20世纪 ,社会主义先后经历了三次挑战。应对三次挑战的经验和教训对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有如下启示 :抓住机遇 ,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来丰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面对声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新科技革命浪潮 ,要高度重视发... 20世纪 ,社会主义先后经历了三次挑战。应对三次挑战的经验和教训对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有如下启示 :抓住机遇 ,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来丰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面对声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新科技革命浪潮 ,要高度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三次挑战 经济 新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新时期诚信教育思路和诚信养成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爱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和运行法则。本文在考察以往诚信教育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诚信教育思路和诚信养成模式应实现以下四个转变:诚信教育价值关怀的基点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和运行法则。本文在考察以往诚信教育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诚信教育思路和诚信养成模式应实现以下四个转变:诚信教育价值关怀的基点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转变;诚信教育对象由以个人为主体向以社会大众为主体转变;诚信教育内容从“道德诚信”向“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相结合转化;诚信教育范式由一次性博弈向重复性博弈转变,以最终达成诚信教育的双赢或多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教育 转变 养成模式 新时期 思路 简论 价值关怀 持续健康发展 双赢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美援朝运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以聊城县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淑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10,共9页
以往学界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宣传动员方面。笔者希望突破以往动员模式的写作路径,借助山东省聊城县的地方档案,探究该运动对乡村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生产是国家与农民的共识。但二者需求角度有所不同... 以往学界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宣传动员方面。笔者希望突破以往动员模式的写作路径,借助山东省聊城县的地方档案,探究该运动对乡村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生产是国家与农民的共识。但二者需求角度有所不同,国家是从支援社会建设的角度,而农民则致力于个人的"发家致富"。农民甚至基层干部对国家政治渐失关注,专心于个人生产。这不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尤其是不符合当时抗美援朝动员的需要。为此,政府以抗美援朝为契机,开始逐步强化"国家观念",推行"一切都要问政治"的方针政策。乡村社会中新一轮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政治化 宣传动员 乡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十大关系: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福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毛泽东,历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毛泽东,历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继续推向前进。可以说,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文艺思想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完善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必要性及其基本要求。《从两个“二为”方针说开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指导思想从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演进。《人民性:党的文艺思想的灵魂》力求说明,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精神力量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性是党的核心价值取向或宗旨在文艺思想上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思考》主要梳理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并对如何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了反思。《文艺十大关系: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从多个视角就邓小平文艺思想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贡献作了系统论述。《正确理解江泽民文艺思想的四个理论基点》则以全新的视角,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江泽民文艺思想,关键在于找准其理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文艺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第四次代表大会 文艺方针政策 邓小平理论 艺术工作者 组成部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爱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6期18-21,共4页
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领导干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高校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问题,强调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奉献观、服务观和大局观。
关键词 高校 领导干部 党风廉政建设 领导干部 中国共产党 奉献观 服务观 全局观 党员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江泽民文艺思想的四个理论基点
11
作者 李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2,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毛泽东,历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毛泽东,历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继续推向前进。可以说,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文艺思想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完善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必要性及其基本要求。《从两个“二为”方针说开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指导思想从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演进。《人民性:党的文艺思想的灵魂》力求说明,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精神力量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性是党的核心价值取向或宗旨在文艺思想上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思考》主要梳理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并对如何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了反思。《文艺十大关系: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从多个视角就邓小平文艺思想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贡献作了系统论述。《正确理解江泽民文艺思想的四个理论基点》则以全新的视角,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江泽民文艺思想,关键在于找准其理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江泽民 理论基点 马克思主义 文艺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邓小平文艺理论 市场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思考
12
作者 颜杰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毛泽东,历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毛泽东,历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继续推向前进。可以说,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文艺思想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完善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必要性及其基本要求。《从两个“二为”方针说开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指导思想从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演进。《人民性:党的文艺思想的灵魂》力求说明,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精神力量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性是党的核心价值取向或宗旨在文艺思想上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思考》主要梳理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并对如何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了反思。《文艺十大关系: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从多个视角就邓小平文艺思想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贡献作了系统论述。《正确理解江泽民文艺思想的四个理论基点》则以全新的视角,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江泽民文艺思想,关键在于找准其理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艺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 文艺实践 文艺工作者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印度发展模式研究述评
13
作者 张雷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0-54,69,共6页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印度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于"印度发展模式"内涵、实质、理论维度、成就与意义、问题与挑战等进行了...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印度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于"印度发展模式"内涵、实质、理论维度、成就与意义、问题与挑战等进行了广泛讨论,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归纳和总结不同学者的观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印度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外学者 印度发展模式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中,我们种下一棵树
14
作者 李智慧 秦文 《绿色中国(综合版)》 2006年第9X期63-63,共1页
印象中的植树应该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最为适宜,但在一年四季如春的云南,几乎月月可以种树。按照此次“绿色中国行”主办方的安排,我们云南之行的第三天,便乘车前往澜沧县东回乡的APP造林地,亲身体验了一次夏日种树的经历。
关键词 造林地 澜沧县 绿色中国 三四 第三天 盘山公路 幼林抚育 复土 生态效益 林业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