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出口厂商依市定价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成思 张国斌 曾慧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37,共10页
本文从总体、行业以及地域三个层面对我国出口厂商的依市定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层面而言,我国出口厂商确实存在依市定价行为。而从行业层面的实证结果看,不同行业出口厂商依市定价行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资源密集型行业... 本文从总体、行业以及地域三个层面对我国出口厂商的依市定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层面而言,我国出口厂商确实存在依市定价行为。而从行业层面的实证结果看,不同行业出口厂商依市定价行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资源密集型行业,如矿产品业、木制品行业的出口厂商依市定价程度最弱,定价能力较强;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且加工程度较高的行业,如机电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依市定价程度次之;劳动密集型且加工程度较低的行业,如橡胶、塑料制造业的出口厂商依市定价程度最高,定价能力最弱。地域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厂商在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时的依市定价行为同样存在差异,且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依市定价程度相对其他非主要贸易伙伴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市定价 出口价格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控制与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38
2
作者 郑志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0,18,共8页
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面临实践的困惑和理论的争论。一方面,混改引入的战投在改善公司治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扮演的角色困扰着政策制定者;另一方面,原本作为国企改革理论基础的现代产权理论受到来自"同股不同权"相关实践的... 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面临实践的困惑和理论的争论。一方面,混改引入的战投在改善公司治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扮演的角色困扰着政策制定者;另一方面,原本作为国企改革理论基础的现代产权理论受到来自"同股不同权"相关实践的挑战。在剖析国企改革动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国企混改试图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导致的监督过度,"不该管乱管"的问题;二是所有者缺位和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下的激励扭曲,"该管的却不管"的问题。引入民营资本背景的战投、形成分权控制格局则有助于上述问题的缓解,成为本轮国企混改所应遵循的内在逻辑。分权控制理论也成为目前阶段我国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核心是在主要股东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建立一种自动纠错机制,以有效地避免大股东一股独大导致的监督过度和决策失误,形成对经理人的制约,避免内部人控制,并在不同股东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共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混改 监督过度 激励扭曲 战略投资者 分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公司治理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和路径 被引量:93
3
作者 郑志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2,共9页
2015年我国国企将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国企公司治理的现状是:部分国企凭籍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形成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面临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目前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链条"管资本&... 2015年我国国企将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国企公司治理的现状是:部分国企凭籍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形成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面临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目前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链条"管资本"外,还通过至上而下的人事任免体系和国企官员晋升考核事实上对企业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国企成为存在代理冲突的"新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由于产生来源、更迭机制中经理人权力的影响和董事会任人唯亲文化的存在,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预期的监督经理人的作用。因而,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特征的新一轮国企改革事实上遵循的历史逻辑是:平抑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的;国企改制"资本社会化"传统逻辑的延续;旨在通过引入其他性质的股份,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体现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的革新——从经营企业到经营资本。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可能的实现路径是,国有资本通过持有(附加一定条件同时达到一定比例的)优先股来向民间资本做出排除隧道挖掘,直接干预和经营企业的庄重承诺,以此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混改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和未来突破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志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8,共7页
通过梳理和逻辑分析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案例背后所揭示的事实,本文指出实践中存在的对国企混改的认识误区和国企混改未来突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国企之间的“混”或通过基金的“混”来代替民资背景战投的引入,并不能真正... 通过梳理和逻辑分析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案例背后所揭示的事实,本文指出实践中存在的对国企混改的认识误区和国企混改未来突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国企之间的“混”或通过基金的“混”来代替民资背景战投的引入,并不能真正实现国企经营机制转换和公司治理制度完善的最终混改目的。未来国企混改突破的关键在于,其一如何通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使民资背景的战投激励相容,愿意参与国企的混改;其二如何实现产业集团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转型,真正实现国有资本监管体系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化。在转型路径选择上,存在委派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与民资背景战投组成有限合伙构架以及国资转化为优先股三种可能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战略投资者 激励相容 有限合伙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票权重向创业团队的倾斜配置及股权结构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志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3,共6页
股权结构设计和控制权安排是协调股东与经理人代理冲突的基础性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同股不同权"构架的核心是通过投票权重配置向创业团队倾斜,实现创业团队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从短期雇佣合约到长期合伙合约的转化。上述构架由... 股权结构设计和控制权安排是协调股东与经理人代理冲突的基础性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同股不同权"构架的核心是通过投票权重配置向创业团队倾斜,实现创业团队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从短期雇佣合约到长期合伙合约的转化。上述构架由于顺应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创新导向的企业权威重新配置的内在要求,而受到诸多高科技企业青睐。"一股一票"并非对投资者利益最好的保护,"同股不同权"也并非对投资者利益最不好的保护,投资者自愿购买"同股不同权"构架股票,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股东处于公司治理权威地位的"股东中心主义"。与现实需求相契合,"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设计中,应遵循资金投入要求、日落条款设置及股东权威性不变等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设计 投票权重配置倾斜 同股不同权 A、B股双重股权结构 日落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