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系统科学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宁吉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2期72-74,63,共4页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第二次世界人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科学的方法论,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新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 运动规律 综合平衡 系统论 系统科学 国民经济 不确定性 经济杠杆 后发展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工业生产要素密集度研究的统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声 易丹辉 《统计研究》 1988年第1期49-54,共6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才不足,资金也有限,要把有限的资金和人才用到最适当的地方,就必须认真研究工业中资金、劳力、知识(技术)三种要素在不同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部门结构和企业结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才不足,资金也有限,要把有限的资金和人才用到最适当的地方,就必须认真研究工业中资金、劳力、知识(技术)三种要素在不同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部门结构和企业结构,反映各部门、各地区的技术装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密集度 部门结构 要素密集程度 工业生产 统计方法 科学技术 装备水平 企业结构 资金密集型 知识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再兴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6期45-49,共5页
一、要不要进行一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们认为,不但应当搞,而且应当尽快着手。这是因为,在中长期计划中,要正确安排地区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合理布局生产力,加强宏观控制,首先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区域的划分作为依托。行政区划,虽也能... 一、要不要进行一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们认为,不但应当搞,而且应当尽快着手。这是因为,在中长期计划中,要正确安排地区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合理布局生产力,加强宏观控制,首先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区域的划分作为依托。行政区划,虽也能担负起一定的组织地区经济活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布局 行政区划 生产力布局 行政区域 比较发达 吸引范围 综合经济区划 区域内 重点建设 出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控制论讲座——第六讲 建立经济控制论模型
4
作者 周叔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5期59-62,共4页
运用经济模型来描述客观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在有关经济学的著作中早已出现。如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的经济表及其图式,实质上就是经济模型,马克思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个极... 运用经济模型来描述客观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在有关经济学的著作中早已出现。如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的经济表及其图式,实质上就是经济模型,马克思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经济控制论模型是以往各种模型的演变和发展,从而达到一个新的科学的高度。可以说经济控制论的建模方法,开辟了建模领域的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系统 客观系统 建模方法 建立模型 数学符号 经济控制论 实体模型 控制论模型 发展规律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控制论讲座——第五讲 信息和通讯是粘合社会的混凝土
5
作者 周叔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3期59-63,共5页
经济信息及其传输是进行经济控制的神经系统。经济管理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对所接收的经济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作出战略决策,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对已接收的大量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科学分析的结果。显然,没有信息和通讯,就谈不... 经济信息及其传输是进行经济控制的神经系统。经济管理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对所接收的经济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作出战略决策,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对已接收的大量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科学分析的结果。显然,没有信息和通讯,就谈不上经济控制,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也不可能有序地工作,正如维纳所说的:“社会通讯是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社会 通讯 加工处理 信息量 信息传递 自然信息 社会发展计划 反馈信息 经济信息 电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时间数列分析基本原理概述
6
作者 汪叔夜 《统计与决策》 1985年第3期14-14,共1页
时间数列分桁在统计分析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应用于经济现象研究的经济时间数列最为复杂。因此,对经济时间数列分析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经济时间数列变动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依据分析以往历史资料,寻求经济现象变化的数量规律... 时间数列分桁在统计分析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应用于经济现象研究的经济时间数列最为复杂。因此,对经济时间数列分析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经济时间数列变动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依据分析以往历史资料,寻求经济现象变化的数量规律性,推断今后的变化趋势、速度与程度。传统的经济时间数列分析,把影响经济时间数列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趋势 季节波动 历史资料 代表性 时间数列分析 社会经济 经济活动 基本原理 变动分析 模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心理规律初探
7
作者 盛晓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2期75-78,共4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买方市场,以社会需要作为生产的出发点。马克思说过,“
关键词 消费心理 消费偏好 商品 消费标准 消费品 消费者 心理规律 买方市场 社会主义社会 购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消费紧张心理对市场物价的影响
8
作者 杜为长 张立竹 《价格月刊》 1985年第8期14-15,共2页
消费紧张心理,对市场物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人们日常平静的交换活动中,有时从“小道”上吹来一股风:某某商品要涨价了!霎时间就掀起一股抢购风,很快这种商品被购买一空,供不应求发生,价格上涨。这种抢购现象就是消费紧张心理造成的。... 消费紧张心理,对市场物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人们日常平静的交换活动中,有时从“小道”上吹来一股风:某某商品要涨价了!霎时间就掀起一股抢购风,很快这种商品被购买一空,供不应求发生,价格上涨。这种抢购现象就是消费紧张心理造成的。消费紧张心理引起抢购,抢购造成商品供不应求,导致市场物价上涨。消费紧张心理引起的抢购,冲击经济的正常活动,损害消费者、企业、国家的利益。由于抢购风的发生,使消费者对抢购品的需求出现了一时的饱和现象,生产者若按正常计划生产,就会形成积压。危害更大的是,抢购造成的市场供需对比变化,给企业带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心理 消费者 抢购 价格上涨 市场物价 物价上涨 商品 三种类型 经济的 市场供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生活
9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5年第1期20-21,共2页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就存在着价值规律,同时也就必然的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当前,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就存在着价值规律,同时也就必然的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当前,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就要学会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的调节。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除了主要通过价格的活动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他经济杠杆与它同时发挥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经济生活 调节作用 发挥作用 商品生产 相互补充 商品经济 计划价格 经济杠杆 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经济调整中价格决策存在着差别的探讨
10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5年第2期20-23,共4页
我国自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的比例失调,而不得不主动采取调整的措施。这里所指的是众所周知的61—65年的经济调整和79年以来的这一次经济调整。这两次经济调整,都是由于商品生产成本上升和供需不平衡以及其他种种原... 我国自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的比例失调,而不得不主动采取调整的措施。这里所指的是众所周知的61—65年的经济调整和79年以来的这一次经济调整。这两次经济调整,都是由于商品生产成本上升和供需不平衡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带来了物价的上涨。前一次开始于1960年,上升幅度最大的是1961年,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提高16.2%,是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1962年又比1961年提高了3.8%,三年共提高2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整 农产品收购价格 物价上涨 生产成本 物价工作 价格体系 人民生活水平 物价稳定 劳动生产率 零售物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零售市场上一物多价问题
11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6年第7期12-15,共4页
“一个商品,在同一零售市场上(以下简称一个市场),只能有一个价格”。是我国自“二五”计划以来,逐渐形成的单一计划价格的主要特征之一。广大群众误认为它是社会主义价格优越性的表现。近年来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不少商品在同一市场上... “一个商品,在同一零售市场上(以下简称一个市场),只能有一个价格”。是我国自“二五”计划以来,逐渐形成的单一计划价格的主要特征之一。广大群众误认为它是社会主义价格优越性的表现。近年来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不少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了一物多价。对此,不少消费者感到不习惯,认为这会助长商业欺诈。他们认为,买商品本来对商店很信任,变得不那么信任了,怕多付了钱吃亏,因而怀疑这样做法的正确性,担心这是不是一种倒退。这些认识,是对一种并不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的经济现象,而误认为是十分正确的一种反映。现在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将这个问题谈的比较清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价格决策 零售市场 消费者 价格改革 计划价格 多价 企业 社会主义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买卖及其“价格”水平的确定
12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5年第6期16-19,共4页
在改革声中,广大同志都希望为“四化”作出更多的贡献,希望用金钱换回时间,直接用于工作和学习。所以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呼声很高。因此,弄清什么是时间买卖的价格水平如何确定,清人干家务,搞抄写,是不是有剥削等等问题... 在改革声中,广大同志都希望为“四化”作出更多的贡献,希望用金钱换回时间,直接用于工作和学习。所以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呼声很高。因此,弄清什么是时间买卖的价格水平如何确定,清人干家务,搞抄写,是不是有剥削等等问题,就成了价格工作者应当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本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什么是时间买卖?时间买卖这个命题,从广义讲,它包括任何商品交换,因为所有的商品货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务劳动社会化 购买时间 提供服务 价格工作 劳动时间 买卖 价格水平 发展第三产业 劳动所得 商品货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和对待小商小贩利润偏大的问题
13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6年第1期17-19,共3页
1983年底的统计,从事小商小贩的城镇待业青年及其他闲散人员已近200万人,现在各方面的调查计算已是4—5倍于此数。1985年1—9月个体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比全社会流转额平均增长速度快252.57%,比国营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快474.25%。这一... 1983年底的统计,从事小商小贩的城镇待业青年及其他闲散人员已近200万人,现在各方面的调查计算已是4—5倍于此数。1985年1—9月个体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比全社会流转额平均增长速度快252.57%,比国营商业流转额增长速度快474.25%。这一批人,对搞活流通,方便生活,起了相当的作用,社会各阶层人民对此都是欢迎的。但最近在一些同志中间,对此有新的议论,说他们收入太多,利润偏大。在北京有些同志进行过典型调查,证实一个中等偏上水平的小商小贩,日收入10—15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商小贩 流转额 利润 国营商业 批零差价 待业青年 平均增长速度 商品流转 实际收入 商业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价格体系(续)
14
作者 胡昌暖 《价格月刊》 1986年第6期3-5,共3页
价格体系的实质内容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态。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寡。所以,价格体系中表现为横向联系的比价联系是国民经济中各类商品价值比例关系的反映,表现为纵向联系的各种差价关系,是同类商... 价格体系的实质内容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态。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寡。所以,价格体系中表现为横向联系的比价联系是国民经济中各类商品价值比例关系的反映,表现为纵向联系的各种差价关系,是同类商品在再生产过程中因生产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质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差别的反映。也就是说,价格体系中的比价关系和差价关系,反映的是生产各类商品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的反映,同类商品因生产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质量不同,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差别的反映。正确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其比价关系、差价关系,大体上能够反映生产各类商品的价值比例关系,反映同类商品因不同条件引起的价值差别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体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比例关系 不同条件 商品价格 商品价值 比价关系 经济利益 劳动者 纵向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照工资和资金相结合的盈利率确定商品的理论价格
15
作者 朱澄平 《价格月刊》 1985年第4期7-10,共4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价格体系改革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盈利率所形成的价格,才是我国的理论价格,才是我国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因为只有正确地解决了这...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价格体系改革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盈利率所形成的价格,才是我国的理论价格,才是我国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因为只有正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才能正确地确定商品的价格水平、比差、差价、价格体系。1980年初,我在全国物价会议的价格改革理论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按照工资和资金相结合的盈利率确定我国的理论价格的观点,得到了电子、轻工、纺织、煤炭、建筑等部门和理论界的响应。1982年我在《建筑经济研究》第4期上发表了《试论建筑产品价格中的盈利率》这篇短文,简要地论述了我的观点。但是,时至现在,依然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为了有利于价格改革,很有必要对以什么盈利率形成我国理论价格作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利率 理论价格 相结合 转化形式 经济体制改革 资金占用 工资 商品价值 价格水平 价格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如何稳定集市贸易价格问题
16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6年第5期7-9,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集市贸易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农民通过集市贸易售给非农民的产品超过280亿元,占整个社会商品流转的比重,已从1984年5%上升为6.7%。其价格水平,从全国平均来看,牌市差已由19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集市贸易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农民通过集市贸易售给非农民的产品超过280亿元,占整个社会商品流转的比重,已从1984年5%上升为6.7%。其价格水平,从全国平均来看,牌市差已由1978年的70%左右,下降到当前的50%左右。基本上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大体上也是合理的。1985年蔬菜、猪肉等副食品价格放开以后,鱼、肉、蔬菜、水果等在集市贸易上的上市量迅速增大。消费者菜篮中的商品,购自集市贸易和个体商贩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但是自1984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城乡人民货币收入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市贸易价格 价格问题 消费者 商品流转 价格水平 超额利润 十一届三中全会 蔬菜 上市量 行政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品地区差价偏小的由来及其基本解决的途径
17
作者 叶善蓬 《价格月刊》 1984年第5期7-10,共4页
(一)旧中国商品流转中的地区差价,不仅是盲目自发形成,而且幅度过大,利润很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去年万安、泰和两县的农民五角钱一担谷卖给商人,而商人运到赣州卖四块钱一担,……商人到梅县贩盐,一块钱七斤,运到我区,一块钱卖十... (一)旧中国商品流转中的地区差价,不仅是盲目自发形成,而且幅度过大,利润很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去年万安、泰和两县的农民五角钱一担谷卖给商人,而商人运到赣州卖四块钱一担,……商人到梅县贩盐,一块钱七斤,运到我区,一块钱卖十二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价 工业品 商品流转 利润来源 商人 毛泽东同志 自发形成 旧中国 建国后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