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传播的历史进路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瑞春
杨俊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9,共8页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的传播主要通过航海家、传教士、商人、医生、植物学家、贵族等多元主体在东方探索中的茶事活动展开,总体上呈现出闻茶、食茶、识茶的历史进路。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茶的印象主要发轫于各类通信游记的文献传播和口口相传...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的传播主要通过航海家、传教士、商人、医生、植物学家、贵族等多元主体在东方探索中的茶事活动展开,总体上呈现出闻茶、食茶、识茶的历史进路。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茶的印象主要发轫于各类通信游记的文献传播和口口相传的见闻想象,一度存在着对茶的神圣化和污名化的认知偏差与误读,茶叶成为东方想象和集体记忆下的意向符号。随着茶叶商品进入欧洲,精英阶层在饮茶消费时尚的形成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普通大众基于身体关切的茶健康需求日益扩大。在各国对中国茶的认知需求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茶作为异域文化的他者误读被逐渐澄清,并在茶植物学、茶医学、茶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在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欧洲茶文化
文明互鉴
茶文化共同体
茶文化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茶修的文化源流及其哲学旨归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瑞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4,共7页
现代茶修是以茶为媒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源流:在道教文化中茶是形、气、神兼修的丹道选择,在佛教文化中茶是参禅悟道的灵修法门,在儒家文化中茶是个体修身、社会礼制的重要载体。现代性的无序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处...
现代茶修是以茶为媒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源流:在道教文化中茶是形、气、神兼修的丹道选择,在佛教文化中茶是参禅悟道的灵修法门,在儒家文化中茶是个体修身、社会礼制的重要载体。现代性的无序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处于种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中,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本身的异化也日益加剧,而“茶修”正是人们身处现代性洪流之中以茶修身、以茶润心的文化自省和实践反抗,在本质上是个体于日常生活时空绵延之中开展反醒性自我批判、自我认同、构建精神共同体的文化攫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茶修
茶道哲学
自我认同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消费社会中的共同体想象与重构——以“羊毛党”网络民族志考察为例
被引量:
12
3
作者
周瑞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2,共9页
随着网络消费社会崛起,追逐商品性价比优惠的“薅羊毛”个体通过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组合,形成数量众多的“羊毛党”群体。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考察“羊毛党”个体和群体双重面相的生成演进过程...
随着网络消费社会崛起,追逐商品性价比优惠的“薅羊毛”个体通过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组合,形成数量众多的“羊毛党”群体。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考察“羊毛党”个体和群体双重面相的生成演进过程,说明在现代网络消费社会中重拾个体自我认同、重构想象共同体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一方面,个体在“薅羊毛”网络消费行为中不断交往融合,增强情感能量关注、满足多样性层次需求、获得自我认同;另一方面,群体基于“薅羊毛”趣缘和利益追逐的共同行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在仪式互动中形成“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消费社会
羊毛党
想象共同体
自我认同
仪式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基于在华外文报纸社会语义网络的考察
被引量:
7
4
作者
周瑞春
《农业考古》
2020年第5期14-21,共8页
近代史上,在华外文报纸立足中国境内,以西人视角对世界各国时事、中国社会动态、侨民世俗生活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他者看世界、看中国的独特视角,也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研究提供了群体样本。运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基于在华外文...
近代史上,在华外文报纸立足中国境内,以西人视角对世界各国时事、中国社会动态、侨民世俗生活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他者看世界、看中国的独特视角,也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研究提供了群体样本。运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基于在华外文报纸文本数据的社会语义网络考察,认为近代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呈现出物质、组织、精神三个层次的文化形态特征:在物质文化层,茶文化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商品,成为西方各国全球争霸下的茶叶战场;在组织文化层,以茶会为主要形式的茶文化成为构建共同体、实现身份认同的有效载体;在精神生活层,女士饮茶主角担当成为该时期女性权力话语的象征符号。在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趋势下,茶文化逐渐进入西人政治社交、宗教会众、家庭生活等各个场域,成为近代中华文化“逆势”传播、构建全球文化共同体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在华外文报纸
数字人文
社会语义网络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圣与世俗:茶文化全球在地化的两种向度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瑞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3,共7页
中华茶文化全球在地化呈现出“神圣化”和“世俗化”两种主要向度:以日本为代表的近邻国家受到中华文化体系影响,重视“茶人”关系下的个体精神体验,呈现出茶仪、茶礼、茶道等神圣化向度;以葡萄牙、荷兰、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发端于...
中华茶文化全球在地化呈现出“神圣化”和“世俗化”两种主要向度:以日本为代表的近邻国家受到中华文化体系影响,重视“茶人”关系下的个体精神体验,呈现出茶仪、茶礼、茶道等神圣化向度;以葡萄牙、荷兰、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发端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海上茶叶贸易,强调茶的食用、药用和商用价值,呈现畅销品、神药、战略物资等世俗化向度。本文通过对早期茶文化自东向西传播的整体性梳理,认为茶文化全球化经历了从草药热饮向海上贸易畅销品、东方神药、身份符号等多重面相的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东方异文化的茶文化通过对西方各国本土文化的吸纳、调适和融通,完成了自我更新的在地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传播的历史进路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瑞春
杨俊峰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
北京师范
大学
互联网
研究
院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060)。
文摘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的传播主要通过航海家、传教士、商人、医生、植物学家、贵族等多元主体在东方探索中的茶事活动展开,总体上呈现出闻茶、食茶、识茶的历史进路。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茶的印象主要发轫于各类通信游记的文献传播和口口相传的见闻想象,一度存在着对茶的神圣化和污名化的认知偏差与误读,茶叶成为东方想象和集体记忆下的意向符号。随着茶叶商品进入欧洲,精英阶层在饮茶消费时尚的形成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普通大众基于身体关切的茶健康需求日益扩大。在各国对中国茶的认知需求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茶作为异域文化的他者误读被逐渐澄清,并在茶植物学、茶医学、茶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在地化发展。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欧洲茶文化
文明互鉴
茶文化共同体
茶文化全球化
Keywords
Chinese tea culture
European tea culture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tea culture community
tea culture globalization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茶修的文化源流及其哲学旨归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瑞春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4,共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贵州省社会科学国学单列重大项目“阳明心学与黔地茶文化的意义建构”(项目编号:20GZGX07)。
文摘
现代茶修是以茶为媒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源流:在道教文化中茶是形、气、神兼修的丹道选择,在佛教文化中茶是参禅悟道的灵修法门,在儒家文化中茶是个体修身、社会礼制的重要载体。现代性的无序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处于种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中,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本身的异化也日益加剧,而“茶修”正是人们身处现代性洪流之中以茶修身、以茶润心的文化自省和实践反抗,在本质上是个体于日常生活时空绵延之中开展反醒性自我批判、自我认同、构建精神共同体的文化攫能过程。
关键词
现代性
茶修
茶道哲学
自我认同
共同体
Keywords
modernity
tea cultivation
teaism philosophy
self-identification
community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消费社会中的共同体想象与重构——以“羊毛党”网络民族志考察为例
被引量:
12
3
作者
周瑞春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2,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964)。
文摘
随着网络消费社会崛起,追逐商品性价比优惠的“薅羊毛”个体通过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组合,形成数量众多的“羊毛党”群体。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考察“羊毛党”个体和群体双重面相的生成演进过程,说明在现代网络消费社会中重拾个体自我认同、重构想象共同体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一方面,个体在“薅羊毛”网络消费行为中不断交往融合,增强情感能量关注、满足多样性层次需求、获得自我认同;另一方面,群体基于“薅羊毛”趣缘和利益追逐的共同行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在仪式互动中形成“想象共同体”。
关键词
网络消费社会
羊毛党
想象共同体
自我认同
仪式互动
Keywords
internet consumer society
wool-party
imagined community
self-identity
ritual interaction
分类号
C912.2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基于在华外文报纸社会语义网络的考察
被引量:
7
4
作者
周瑞春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5期14-21,共8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治理模式探讨”(项目编号:2018SJA1964)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文摘
近代史上,在华外文报纸立足中国境内,以西人视角对世界各国时事、中国社会动态、侨民世俗生活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他者看世界、看中国的独特视角,也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研究提供了群体样本。运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基于在华外文报纸文本数据的社会语义网络考察,认为近代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呈现出物质、组织、精神三个层次的文化形态特征:在物质文化层,茶文化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商品,成为西方各国全球争霸下的茶叶战场;在组织文化层,以茶会为主要形式的茶文化成为构建共同体、实现身份认同的有效载体;在精神生活层,女士饮茶主角担当成为该时期女性权力话语的象征符号。在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趋势下,茶文化逐渐进入西人政治社交、宗教会众、家庭生活等各个场域,成为近代中华文化“逆势”传播、构建全球文化共同体的典范。
关键词
茶文化
在华外文报纸
数字人文
社会语义网络
共同体
Keywords
tea culture
foreign newspapers in China
digital humanities
social semantic network
community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圣与世俗:茶文化全球在地化的两种向度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瑞春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060)。
文摘
中华茶文化全球在地化呈现出“神圣化”和“世俗化”两种主要向度:以日本为代表的近邻国家受到中华文化体系影响,重视“茶人”关系下的个体精神体验,呈现出茶仪、茶礼、茶道等神圣化向度;以葡萄牙、荷兰、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发端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海上茶叶贸易,强调茶的食用、药用和商用价值,呈现畅销品、神药、战略物资等世俗化向度。本文通过对早期茶文化自东向西传播的整体性梳理,认为茶文化全球化经历了从草药热饮向海上贸易畅销品、东方神药、身份符号等多重面相的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东方异文化的茶文化通过对西方各国本土文化的吸纳、调适和融通,完成了自我更新的在地化建构。
关键词
茶文化
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文化共同体
Keywords
tea culture
globalization
glocalization
cultural community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传播的历史进路
周瑞春
杨俊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茶修的文化源流及其哲学旨归
周瑞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消费社会中的共同体想象与重构——以“羊毛党”网络民族志考察为例
周瑞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代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基于在华外文报纸社会语义网络的考察
周瑞春
《农业考古》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神圣与世俗:茶文化全球在地化的两种向度
周瑞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