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民族元素探索--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柏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2,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歌曲创作中的民族元素探索.回顾了建国初期音乐创作中一些重要的创作理念及重要代表作品,对今天的歌曲创作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歌曲 创作 民族元素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要实现进入肯尼基音乐厅之梦 不妨试着走一走“练习-练习与演奏-练习”的新路子
2
作者 王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Howgooddoyouwanttobe?andWhosetripdoyouthinkthisiS,anyhow?”^1以上这两个问句是Jay 1ight先生(Drake University的双簧管教师及DesMoinesSymphony的双簧管演奏员)事隔很久之后,他后悔没有在他学生时代问过自己的问题。一个... “Howgooddoyouwanttobe?andWhosetripdoyouthinkthisiS,anyhow?”^1以上这两个问句是Jay 1ight先生(Drake University的双簧管教师及DesMoinesSymphony的双簧管演奏员)事隔很久之后,他后悔没有在他学生时代问过自己的问题。一个是“你到底想要达到多好?”是在告诫我们,学习一定要有目标、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奏员 练习 音乐厅 肯尼 学生时代 双簧管 Des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文学在贝里奥《迷宫Ⅱ》中的重组
3
作者 刘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贝里奥在《迷宫II》中颠覆了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传统方式,他不仅将结构音乐的技巧用于编排文学文本,而且还把后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运用于音乐当中,文章通过分析其文学文本特征、音乐结构、拼贴手法的运用,来体现作曲家所实现的对音乐与文... 贝里奥在《迷宫II》中颠覆了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传统方式,他不仅将结构音乐的技巧用于编排文学文本,而且还把后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运用于音乐当中,文章通过分析其文学文本特征、音乐结构、拼贴手法的运用,来体现作曲家所实现的对音乐与文学的统一构思并使它们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音乐 贝里奥 《谜宫Ⅱ》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管室内乐演奏的综合艺术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光曦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室内乐重奏是众多古典音乐形式中最具贵族气质和高雅格调的艺术品种。在西方音乐史上,它的演出形式有很多种,弦乐类乐器重奏、管乐类乐器重奏、以及管弦乐混合的乐器重奏等等,它们都是今天常见的演出形式。在这之中,由木管组乐器组... 室内乐重奏是众多古典音乐形式中最具贵族气质和高雅格调的艺术品种。在西方音乐史上,它的演出形式有很多种,弦乐类乐器重奏、管乐类乐器重奏、以及管弦乐混合的乐器重奏等等,它们都是今天常见的演出形式。在这之中,由木管组乐器组成的重奏以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成为音乐爱好者颇为喜爱的室内乐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乐 艺术特征 演奏 演出形式 西方音乐史 音乐爱好者 艺术品种 贵族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中国民歌的美学功能
5
作者 博平 赵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65,共4页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审视民歌,对民歌中的号子、山歌、小调进行了实用、技术、环境三个方面的美学考察,对民歌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哲学思考。认为民歌是天籁之音——劳动之音、激情之音、闲适之音。
关键词 中国 民歌 美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号》与彼特拉克《歌集》第61首对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康毓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3,共7页
诗歌与音乐都是人类艺术世界中最感性、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部分,钢琴作品《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号》集中体现了标题音乐的创新及代表人物李斯特的创作构想。文章用比较对应的研究手法,从诗体格式、情感内容和思想历程三个方面出发,... 诗歌与音乐都是人类艺术世界中最感性、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部分,钢琴作品《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号》集中体现了标题音乐的创新及代表人物李斯特的创作构想。文章用比较对应的研究手法,从诗体格式、情感内容和思想历程三个方面出发,试图透过对诗歌原文与音乐作品的剖析,揭示作品之间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作品互动关系的认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诗 彼特拉克 钢琴音乐 李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里奥新人声作品中多元化的文学语言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多元化的文学语言是贝里奥新人声音乐作品中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通过以实例分析其作品中独具特色的拼贴式文学文本类型,以及他借用音乐的形式对作品的文学文本进行艺术性加工处理这两方面,来体现贝里奥对音乐与文学两者的有效结合所做... 多元化的文学语言是贝里奥新人声音乐作品中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通过以实例分析其作品中独具特色的拼贴式文学文本类型,以及他借用音乐的形式对作品的文学文本进行艺术性加工处理这两方面,来体现贝里奥对音乐与文学两者的有效结合所做出的创新,并进一步挖掘其新人声作品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里奥 新人声 多元 文本 乔伊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本民歌教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齐柏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文章以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三本民歌教材为对象,从教材的篇章结构、体裁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三本教材同中有异,异中显新,新中显史,体现出教材编撰内容与不同时期民歌研究新成果的关联性。
关键词 中国民歌 教材比较 民间歌曲概论 汉族民歌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西方声乐体裁与风格——以美声教学中的声乐体裁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在西方音乐发展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风格各异的音乐体裁层出不穷。其中声乐体裁作为西方音乐最早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数量繁多的不同门类。此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美声教学的实际经验,以教学实践为出发... 在西方音乐发展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风格各异的音乐体裁层出不穷。其中声乐体裁作为西方音乐最早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数量繁多的不同门类。此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美声教学的实际经验,以教学实践为出发最,就美声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声乐独唱体裁做了概念性的厘清,并就体裁与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体裁 咏叹调 艺术歌曲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肖斯塔科维奇对奏鸣-交响套曲的革新
10
作者 刘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奏鸣——交响套曲是古典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等室内乐所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20世纪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大量运用此结构形态的同时,使它们获得了更多样化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套曲组织思维,本文主要以肖氏的... 奏鸣——交响套曲是古典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等室内乐所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20世纪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大量运用此结构形态的同时,使它们获得了更多样化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套曲组织思维,本文主要以肖氏的室内乐为例,来探究其对奏鸣——交响套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奏鸣——交响套曲 曲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那切克的钢琴组曲《蔓草小径》的演奏诠释
11
作者 康毓春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捷克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列奥什·雅那切克(Leos Janacek 1854-1928)是20世纪音乐史上重要的民族主义音乐家。他独特的作品风格、创作理论、艺术观念和音乐语言使他在同时代音乐家中独树一帜。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 捷克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列奥什·雅那切克(Leos Janacek 1854-1928)是20世纪音乐史上重要的民族主义音乐家。他独特的作品风格、创作理论、艺术观念和音乐语言使他在同时代音乐家中独树一帜。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理论使他所代表着的捷克新音乐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的欢迎。他的钢琴组曲《蔓草小径》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完美体现钢琴乐器特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组曲 音乐理论家 诠释 演奏 作品风格 民族主义 创作理论 音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统歌剧的创新与发展
12
作者 杨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49,共2页
歌剧是一门囊括了音乐、戏剧、文学、美术、表演、舞蹈等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既能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性、哲理性等问题,又能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的音乐爱好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西方歌剧也通过融入当代的现代化... 歌剧是一门囊括了音乐、戏剧、文学、美术、表演、舞蹈等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既能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性、哲理性等问题,又能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的音乐爱好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西方歌剧也通过融入当代的现代化技术来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现代化的舞台设备和前卫的导演手法等。本文通过本人在欧洲及其它各地歌剧院的演出经历,并结合导演的个人理念,对歌剧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为热爱歌剧艺术的观众以及从事歌剧表演艺术的工作者做一些理论方面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舞台设计 视觉效果 执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分析
13
作者 刘洁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3,共4页
通过对《犹太民间诗歌选》中每首歌曲的分析,总结其整个套曲的主要技术特点:肖斯塔科维奇对犹太音乐的风格扩展与创新,及他对民间音乐结构形式的创意性加工。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声乐套曲 犹太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歌曲研究
14
作者 齐柏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6,共4页
本文通过对抗战歌曲几种体裁和创作手法的研究,总结了填词歌曲、创作歌曲和创编歌曲的一些曲式结构、表演风格和美学特征,并对其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进行了理论思考,揭示了抗战歌曲的艺术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抗战 歌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博尔科姆现代钢琴作品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量化与对比研究--以《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第一首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文章选取美国当代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统计学、和声力学等理论对《十二首钢琴练习曲》(12 Etudes for Piano)第1首中的力度、时值、演奏法以及音高参数进行了量化分析,进而观察作品... 文章选取美国当代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统计学、和声力学等理论对《十二首钢琴练习曲》(12 Etudes for Piano)第1首中的力度、时值、演奏法以及音高参数进行了量化分析,进而观察作品中的材料特征、音响发展和结构布局,解读出作曲家在创作中利用音响元素实现了全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威廉·博尔科姆(William Bolcom 1938-) 《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第一首 和声力学 音响元素 结构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