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计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栋 成瑶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大数据时代,以第一课堂为主的统计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阵地,构建立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以"明德数据... 大数据时代,以第一课堂为主的统计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阵地,构建立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以"明德数据"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为试点,探索利用第二课堂构建统计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形成"12345+X"的培养模式,通过"三个结合"的创新点实现"五种素质"的培养,并通过思想、组织和制度三方面保障第二课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复合型人才 创新平台 “12345+X”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蒋含颖 段祎然 +4 位作者 张哲 曹丽斌 徐少东 张立 蔡博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对选取的36个中国典型大城市,分析2005—2019年直接CO2排放与总CO2排放特征,构建基于条件判断函数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法的城市CO2排放达峰判断模型,判断36个城市排放是否达峰,并对达峰城市特征和处于不同排放阶段的典例城市进... 对选取的36个中国典型大城市,分析2005—2019年直接CO2排放与总CO2排放特征,构建基于条件判断函数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法的城市CO2排放达峰判断模型,判断36个城市排放是否达峰,并对达峰城市特征和处于不同排放阶段的典例城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36个典型大城市中,昆明、深圳与武汉3个城市已达峰,8个城市处于平台期,其余25个城市综合来看尚未达峰。建议未达峰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已达峰城市经验,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尽早实现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典型城市 CO2排放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审判绩效管理中履责行为价值的法统计学研究
3
作者 周明勇 侯静怡 +1 位作者 易丹辉 樊立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223,256,共13页
人民法院高效、公正的裁判是司法正义的灵魂,创新优化审判绩效考核方法是审判责任终身负责制改革的关键,要求“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各级人民法院已逐步采用智能化审判系统管理办案流程,但该系统无法记录参与办案的员额法官和审... 人民法院高效、公正的裁判是司法正义的灵魂,创新优化审判绩效考核方法是审判责任终身负责制改革的关键,要求“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各级人民法院已逐步采用智能化审判系统管理办案流程,但该系统无法记录参与办案的员额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的贡献,导致团队管理较难。根据对S县人民法院长达数月的深入调查,基于扎根理论完成对员额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的全部履责行为价值统计,据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行为价值法统计评价方法,将“管理审判团队”转化为“管理履责行为”,以此优化设计了S县人民法院的审判绩效管理系统。这种新型的考核方法不仅为员额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提供了履责行为价值的绩效统计,更为其提供了业务能力提升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履责行为 行为价值 扎根理论 司法责任制 法统计学 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死亡率随机预测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晓军 黄顺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本文在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历史数据基础上,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与似然比检验,比较了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几个随机死亡率模型,结果表明Cairns-Blake-Dowd两因素模型的一个扩展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男性人口死亡... 本文在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历史数据基础上,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与似然比检验,比较了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几个随机死亡率模型,结果表明Cairns-Blake-Dowd两因素模型的一个扩展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并作为实例,对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领取阶段的长寿风险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死亡率模型 贝叶斯准则 似然比检验 长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位自回归的中国人口死亡率动态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明 王晓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0,共8页
采用1994-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数据,针对Lee-Carter模型的预测方法提出改进,将分位自回归方法内置到Lee-Carter模型框架中,构建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分位自回归预测模型,对未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通过与传统的均值回... 采用1994-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数据,针对Lee-Carter模型的预测方法提出改进,将分位自回归方法内置到Lee-Carter模型框架中,构建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分位自回归预测模型,对未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通过与传统的均值回归方法比较,得出结论为:人口死亡率的分位自回归预测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能够有效应对人类预期寿命被低估的可能,从而对未来死亡率的预测更加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自回归 人口死亡率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琪延 杜治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7,共11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开始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了乡村文旅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开始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了乡村文旅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乡村文旅发展逐步恢复,但部分省份未达2019年水平;多数省份乡村振兴指数略有上升或持平,但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全国乡村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省份间差异逐渐缩小,15省份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北京等地协调程度较高;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区域差异逐渐减小,但区域间差异仍然较大,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间差异最大;乡村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各维度在各省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协调,且存在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旅发展指数 乡村振兴指数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变动调查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勇进 侯志强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年第4期11-12,25,共3页
自加权分层多阶段抽样设计具有三大特征:一为除第一阶抽样外其余各阶抽样的样本量均为常数,二为样本量按照各层的最终单元数量在各层比例分配,三为前几阶采用抽样而最后一阶采用放回或不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根据上述三个特征设计了中... 自加权分层多阶段抽样设计具有三大特征:一为除第一阶抽样外其余各阶抽样的样本量均为常数,二为样本量按照各层的最终单元数量在各层比例分配,三为前几阶采用抽样而最后一阶采用放回或不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根据上述三个特征设计了中国人口变动调查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加权抽样设计 分层多阶段抽样 人口变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研究——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昌先宇 赵彦云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共11页
在当今学术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已是共识,但对于人力资本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异质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效应的分析,提出理论假说并用全国30个省份的人口统计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 在当今学术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已是共识,但对于人力资本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异质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效应的分析,提出理论假说并用全国30个省份的人口统计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结论:不是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越高技术创新作用就越大,而是高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越高,其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会显著影响到其周边区域发挥其创新和模仿的外溢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从而带来收益递增的持续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各大区域之间技术模仿的路径并没有唯一模式,有可能只模仿领先地区,也有可能是多边模仿地区,但不拘泥于趋同或者趋异。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分地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比例,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应加强地区经济互动,提升人力资本外溢效应,使技术扩散效应发挥更为全面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异质性 外溢效应 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潜力的统计测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宇豪 周洪美 +1 位作者 张耀峰 杜子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16,共6页
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 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微观数据的隐藏信息,运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系统性测度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动态演进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潜力稳步提升,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省域经济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集聚效应,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测度体系 动态演进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视角下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栋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针对统计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从学、教、用三个维度提出了统计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课外教学的改革措施,以便更好地培养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统计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 统计学专业 就业现状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近10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单中心30599例汉族人群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11
作者 周莹 张丹阳 +8 位作者 吴立凡 王桂杉 母杰丹 崔成文 石秀秀 董继革 王瑜 许王莉 李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本中心男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量峰值分别为1.00±0.12 g/cm^(2)、0.94±0.14 g/cm^(2)、0.99±0.13 g/cm^(2),女性分别为0.99±0.12 g/cm^(2)、0.79±0.11 g/cm^(2)、0.88±0.11 g/cm^(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腰椎P=0.022,股骨颈P<0.001,全髋P<0.001);成年男性和女性腰椎、股骨骨密度(BMD)值在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和女性各个部位BMD值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13~2014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均为近10年最低值,2015~2023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人群的BMD值存在差异。未来需要采用更精准的BMD检测技术,开展多中心有代表性人群的临床研究,以探索人群BMD值随人口统计学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射线吸收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慧城市政策主题与演进路径——基于文本挖掘的量化分析
12
作者 陆香怡 赵彦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共7页
基于文本挖掘法构建智慧城市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框架,对2010—2023年国家和地方智慧城市政策文本进行系统性分析,深入挖掘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的演进路径与内在主题特征。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支撑始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演进... 基于文本挖掘法构建智慧城市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框架,对2010—2023年国家和地方智慧城市政策文本进行系统性分析,深入挖掘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的演进路径与内在主题特征。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支撑始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演进特征上,初步探索、全面发展和精细调整三个阶段的智慧城市政策关注重点从“数字基础设施”向“服务创新”再向“数据治理”演进;内在主题上,分为基础信息体系建设、智慧应用与服务和政策制度保障3个维度;政策内容上,对数据资源的应用与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政策文本 文本挖掘 LDA主题模型 数字基础设施 服务创新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结构研究——基于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调查资料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琪延 罗栋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从城市旅游资源丰度、品味度、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及旅游接待设施等多方面,针对经济、交通及旅游资源等发达和欠发达的两类城市,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区别探讨...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从城市旅游资源丰度、品味度、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及旅游接待设施等多方面,针对经济、交通及旅游资源等发达和欠发达的两类城市,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区别探讨上述各因素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路径、大小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归结出中国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即针对发达地区城市的"旅游促经济"模式和对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经济带旅游"模式,并分别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基本医保结直肠癌3046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小强 徐仁忠 +6 位作者 郑杰 易丹辉 李秋燕 杨怀中 张嘉瑶 张萌萌 杨宇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探寻中医医院绩效特征及影响费用的因素分布规律,提出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北京市基本医保结直肠癌住院病例共3046例数据,调查其住院期间医疗质量与费用的有关因素,...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探寻中医医院绩效特征及影响费用的因素分布规律,提出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北京市基本医保结直肠癌住院病例共3046例数据,调查其住院期间医疗质量与费用的有关因素,采用一元与多元分析,研讨各种因素与住院费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占床日、医院类型、出院主要治疗结果、医院等级、有无手术、合并心脑疾病诊断等。结论:提高中医药应用比例、缩短住院床日、提高诊疗水平与服务质量,可以明显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费用 基本医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环境意识中日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的抽样调查数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琪延 王俊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2,共6页
本文根据2005年对东京市民、2009年对北京市民关于环境意识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国公众的环保行动更多集中于日常环保行为,公益环保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日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本文根据2005年对东京市民、2009年对北京市民关于环境意识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国公众的环保行动更多集中于日常环保行为,公益环保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日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中国公众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愿更为强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完善环保法制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进一步提升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意识 影响因素 中日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依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6-38,共3页
文章从资源环境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依据出发,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中国现有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组合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整个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主题:资源、环境、生态,提出资源类指标体... 文章从资源环境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依据出发,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中国现有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组合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整个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主题:资源、环境、生态,提出资源类指标体系应以"供给-消费-效率"为内在逻辑,而环境类和生态类指标体系应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内在逻辑,整个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设计上采用两级模式,既简约又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保投资统计的多目标抽样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宏伟 李静萍 周景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7,共4页
文章在考虑环保投资现实情况和抽样调查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环保投资分层三阶段抽样。根据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规模进行分层,三阶段均采取随机起点系统抽样或者PPS抽样。在全国样本中的样本量已调查的情况下,根据抽取的全部样本进... 文章在考虑环保投资现实情况和抽样调查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环保投资分层三阶段抽样。根据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规模进行分层,三阶段均采取随机起点系统抽样或者PPS抽样。在全国样本中的样本量已调查的情况下,根据抽取的全部样本进行事后分层和适当追加样本量,对省级(行业、城市等层次)目标量进行估计,同时满足全国、部分典型行业、部分典型城市、部分省市等多目标要求的环保投资目标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投资 PPS抽样 多目标抽样设计 事后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计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翌琳 谷彬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文章构建统计监测体系,基于权威数据对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全国省区分为四个层次,可以选取代表性省区进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试点与跟踪监测,通过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加快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 文章构建统计监测体系,基于权威数据对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全国省区分为四个层次,可以选取代表性省区进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试点与跟踪监测,通过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加快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际进程。相对于以往研究,文章主要特色在于基础数据规模与范围的扩充、时间序列的延长,涵盖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八大主体公共服务模块,基本反映了2000-2011年公共服务发展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指标体系 统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28
19
作者 李阳 陈海龙 田茂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7,共7页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测算了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较大,形成“东高西低...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测算了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较大,形成“东高西低”的区域发展格局。(2)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东部地区内部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大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及东-中部的地区间差异是导致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3)从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分布及演变特征来看,全国及东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均存在极化现象。从时空动态演进特征看,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不存在跨越式跃迁,整体上呈现梯度上升趋势,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省份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邻近省份的发展,而当邻近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该省份将趋于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时空演变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空间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数据的统计分析
20
作者 吴晓坤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7期112-112,共1页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竺五千》)中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得出历史时期的中国乃至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本文根据其中的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热带平原冬季降雪落霜的年份数据整理得到异常寒冷年份,并对...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竺五千》)中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得出历史时期的中国乃至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本文根据其中的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热带平原冬季降雪落霜的年份数据整理得到异常寒冷年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性而非完全随机波动。又对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以下简称《葛两千》)中重建的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再一次表明中国古气候变化存在规律性而非完全随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气候变迁 统计分析 随机波动 中国东部 温度变化 历史文献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