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性、定位与未来
1
作者 徐广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理论 存在性 基础理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过渡时期腐败现象的理论经济学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义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章分析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腐败的经济理论原因及其危害性 ,提出了扼制腐败的对策。
关键词 腐败 原因 危害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评介
3
作者 张邦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9-73,共5页
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控济学在欧洲大陆的影响日渐扩大,促使西方经济学家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主要在于证明他们所谓的纯经济理论在运用... 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控济学在欧洲大陆的影响日渐扩大,促使西方经济学家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主要在于证明他们所谓的纯经济理论在运用上的广泛性和通用性。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兴趣骤然增加,并按照他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态度分为肯定和否定两派。一般说来,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管理并无异议。否定派主要攻击社会主义经济缺乏健全的市场结构和合理的市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克思主义 市场结构 计划管理 经济理论 市场行为 科学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经济学家列·伊·阿巴尔金的经济思想
4
作者 佘志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1期71-74,共4页
列昂尼德·伊凡诺维奇·阿巴尔金现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阿巴尔金生于1930年,1952年毕业于莫斯科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1970年为经济学博士,1972年为教授。著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政策》(1970年)... 列昂尼德·伊凡诺维奇·阿巴尔金现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阿巴尔金生于1930年,1952年毕业于莫斯科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1970年为经济学博士,1972年为教授。著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政策》(1970年)、《社会主义经济规律》(197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思想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经济机制 苏联 经济学家 经济政策 集约型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朝尊 韩太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2,共6页
作者认为农村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极重要经济力量。我国自近代开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已不复存在。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城市工业构成了三元经济结构。作者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概念及其理论创新和对研... 作者认为农村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极重要经济力量。我国自近代开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已不复存在。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城市工业构成了三元经济结构。作者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概念及其理论创新和对研究我国现实问题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三元经济结构 传统农业 农村工业 城市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组织的调整、优化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志乾 胡志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27-31,共5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调整、优化当前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和取消为了一些短期局部利益而人为设置的“壁垒”等方法,来使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从而从产业的规模经济中获得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调整、优化当前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和取消为了一些短期局部利益而人为设置的“壁垒”等方法,来使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从而从产业的规模经济中获得经济效益,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这一切必须要依靠市场的竞争来实现。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 被引量:2
7
作者 卫兴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共7页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卫兴华一、中国经济的落后与跨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处于领先地位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和火器、建筑等行业的成就,都...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卫兴华一、中国经济的落后与跨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处于领先地位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和火器、建筑等行业的成就,都曾为世界各国望尘莫及。中国有过灿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3期47-57,共11页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9
作者 沈坤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8-30,共3页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沈坤荣现代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我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搞市场经济,应走自己的路,但学习和借鉴各国的...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沈坤荣现代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我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搞市场经济,应走自己的路,但学习和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现代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体系 中国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下21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
10
作者 方生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8,共2页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特区的许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重新认识特区的特殊政策;重新认识经济特区在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的独特作用;重新认识特区利用外资与引进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特区 重新认识 转变 利用外资与引进技术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关系的逆向思考——兼论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理想所有制模式的选择思路
11
作者 范恒山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最终必然触发代表生产关系本质层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这已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史所证明,从而几乎众口一词的事实。然而,断言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而由此引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作为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最终必然触发代表生产关系本质层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这已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史所证明,从而几乎众口一词的事实。然而,断言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而由此引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无非是现阶段商品经济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本质规定性的必然引伸,则可能招致非议。因为,这一断言严重触犯了所有制单方面决定商品经济的传统教义,公然肯定商品经济对所有制关系的反规定。但是,无论是理论的逻辑还是事实的逻辑,都客观地昭示了它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表现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关系 逻辑 社会联系 私有制 所有制形式 生产力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间接的中观经济调控系统
12
作者 曾万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1期25-30,共6页
七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使中国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宏观管理转型和微观基础再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如果要对改革进程进行一次深度透视,就会发现改革过程遇到了存在于宏观和微观之外的障碍,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对... 七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使中国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宏观管理转型和微观基础再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如果要对改革进程进行一次深度透视,就会发现改革过程遇到了存在于宏观和微观之外的障碍,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以及“放—统—放”的周期性振荡,使我们很难在宏观、微观上再做动作。严竣的事实要求我们在宏观和微观的不协调关系之间,找出一个缓和矛盾的稳定机制,同时,另辟新径,推动改革过程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体制 改革过程 稳定机制 企业 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管理 不同地区 改革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德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高德步一、中国:悄然兴起的“诺斯热”说明了什么?在中国,“史学危机”已是谈论了多年的话题,在一次更甚于一次的商业化大潮中,专家的呼吁不过如几只“泣血杜鹃”的哀鸣,根本无济于事。然而...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社会变革评说高德步一、中国:悄然兴起的“诺斯热”说明了什么?在中国,“史学危机”已是谈论了多年的话题,在一次更甚于一次的商业化大潮中,专家的呼吁不过如几只“泣血杜鹃”的哀鸣,根本无济于事。然而,在大洋彼岸只有200多年历史、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理论 经济史研究 社会变革 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学界 诺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 路径依赖 先进技术 过渡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中的经济与政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2,共9页
市场化改革中的经济与政治张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与政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经济与政治更是具有水乳交融般的特殊关系,离开中国的经济来讨论中国的政治,或者离开中国的政治来讨论中国的经济... 市场化改革中的经济与政治张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与政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经济与政治更是具有水乳交融般的特殊关系,离开中国的经济来讨论中国的政治,或者离开中国的政治来讨论中国的经济,都会是十分片面的,本文试图从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经济发展 渐进式改革 经济改革 民主化 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多元化 经济与政治 政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有经济的功能及其改革战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碚 胡永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4期8-14,共7页
在当代,国有经济的改革无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个令人瞩目、长期困挠着东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个难题。回顾本世纪4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风靡一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国有化的浪潮,他们或者... 在当代,国有经济的改革无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个令人瞩目、长期困挠着东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个难题。回顾本世纪4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风靡一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国有化的浪潮,他们或者通过收买濒临破产的企业,或直接创办一些利润率低、风险大、投资周期长、但又于国计民生颇为重要的企业,创建了一批极为可观的国有企业,形成了所谓“混合经济”模式。但是,好景不长,随着7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呆滞和持续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 推动经济发展 改革战略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经济改革 凯恩斯主义 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均衡结构——试确立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24,共7页
作者认为,按照理论研究的一般逻辑,进行理论分析必须首先确立它的基本假设条件。生产力非均衡结构状态就是我国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假设务件,它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客观基础。
关键词 非均衡结构 中国 经济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经济理论的再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夏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提出我国在二元理论的认识上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度因素 ,并以此展开对二元理论的重新认识 ,认为二元理论只能放在结构转变的背景上来理解 ,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二元结构转变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一种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和市场化... 本文提出我国在二元理论的认识上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度因素 ,并以此展开对二元理论的重新认识 ,认为二元理论只能放在结构转变的背景上来理解 ,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二元结构转变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一种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和市场化的制度变迁相统一的“双重演进”过程。在对二元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引发作者对发展经济学学科发展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变 制度变迁 二元经济 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0,共17页
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对此,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如新古典主义、保守主义、政策或战略决定论、体制外突破论等。然而,向市场经济过渡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而深刻的... 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对此,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如新古典主义、保守主义、政策或战略决定论、体制外突破论等。然而,向市场经济过渡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是社会结构整体性的根本性的变迁。对于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只有用整体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才能做出比较完整的说明。文章从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内在逻辑、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历史与文化传统以及制度变迁的后发优势等方面对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最后,作者又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性的说明,即社会主义的宪法制度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存在的历史根据,并且这一宪法制度是可以改革的,从而保证了宪法制度的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相互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制度变迁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初始条件 改革成功 中国改革 经济改革 非国有经济 激进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被引量:1
19
作者 卫兴华 王元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卫兴华,王元龙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卫兴华,王元龙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需要,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优先目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琼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的保就业促增长的经济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安排上,必须将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凸显财政政策在整个经济调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而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又应以公共投资和转移支付等财政...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的保就业促增长的经济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安排上,必须将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凸显财政政策在整个经济调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而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又应以公共投资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支出政策为主导,并注重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和就业弹性下降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