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历史、战略、未来--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访谈 |
郑杭生
童潇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
|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访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 |
郑杭生
徐晓军
彭扬帆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3
|
中国艺术市场研究的社会学进路:范式、反思与展望 |
闻翔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法社会学:法律服从与法律正义——关于中国人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 |
冯仕政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5
|
郑杭生先生的韦伯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 |
奂平清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再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阅读《乡土中国》的新探索 |
赵旭东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论现代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重塑--基于深圳市城市社区实地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
郑杭生
黄家亮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8
|
“保守的世俗主义”——当代中国人的职业(工作)价值观 |
李路路
范文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9
|
“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 |
郑杭生
黄家亮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25
|
|
10
|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与城市基层共同体的重构——社会学视野下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1986-2012) |
彭莉莉
黄家亮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1
|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现实追求 |
郑杭生
童潇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2
|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
郑杭生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87
|
|
13
|
试论电脑辅助调查的方法论意义--以“2006年中国人性行为性关系调查”为例 |
王东
潘绥铭
黄盈盈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
李培林
冯仕政
张翼
王宁
毛丹
成伯清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 |
郑杭生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32
|
|
16
|
“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 |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3
|
|
17
|
范式革命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
冯仕政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8
|
重新认识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兼论孙本文对文化社会学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刘少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19
|
中国人“初级生活圈”的变革及其作用——以实证分析为例的研究 |
潘绥铭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3 |
17
|
|
20
|
加强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三人谈——关于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
郑杭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