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纸化证券民事法律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8,共5页
无纸化证券条件下,证券持有人原先对纸面证券的支配,演变为通过证券账户对其中的电子记录或者电子数据的支配。这种变化对传统民事法律有关证券权利的归属、变动、流转、实现等的制度和规则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从证券账户的性质功... 无纸化证券条件下,证券持有人原先对纸面证券的支配,演变为通过证券账户对其中的电子记录或者电子数据的支配。这种变化对传统民事法律有关证券权利的归属、变动、流转、实现等的制度和规则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从证券账户的性质功能、证券权益保护、集中交易机制、交收担保机制以及清算交收的需要等方面全面评估,抽象出专门的规则和制度,适时完善《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破产法》、《证券法》等法律,明确界定和规范无纸化证券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纸化 证券交易 民事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专利权用尽原则若干问题研究--Quanta Computer,Inc.v.LG Electronics,Inc.案判决评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万琦 《知识产权》 CSSCI 2008年第6期89-93,共5页
专利权用尽原则由来已久,在美国该制度由判例建立、发展而来,并日益成为专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Quanta Computer,Inc.v.LG Electronics,Inc.案的争议焦点涉及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几个重要方面:方法专利可以适用于专利权用尽原则;体现系... 专利权用尽原则由来已久,在美国该制度由判例建立、发展而来,并日益成为专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Quanta Computer,Inc.v.LG Electronics,Inc.案的争议焦点涉及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几个重要方面:方法专利可以适用于专利权用尽原则;体现系争专利的实质技术特征且无合理的非侵权用途的计算机组件的销售使该专利用尽;特殊的交易结构使得上述销售未受限制,从而不排除专利权用尽原则的适用。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判断标准符合法治之公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用尽原则 方法专利 实质技术特征 限制性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问题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魏智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6-69,共4页
国外立法和论著多数是从共犯从属性说的立场 ,来为教唆犯下定义和讨论其成立要件的。我国立法规定 ,也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所赞同的教唆犯概念是 :教唆犯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两个成立要件是 :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客观方面... 国外立法和论著多数是从共犯从属性说的立场 ,来为教唆犯下定义和讨论其成立要件的。我国立法规定 ,也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所赞同的教唆犯概念是 :教唆犯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两个成立要件是 :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唆犯 犯罪构成 成立要件 主观方面 客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中的两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左坚卫 周加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非法行医罪 犯罪主体 认定 刑法 第336条 医生执业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混淆的科学测度--调查实验方法在司法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晓尧 陈贤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171,共13页
商标混淆的主观认知状态可以借助消费者调查进行测度。法院通过调查总体的界定、抽样方法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因素来控制调查证据的质量,通过混淆率的解读来确定侵权是否成立。调查实验旨在将分散的消费者不确定的心理状态转化成... 商标混淆的主观认知状态可以借助消费者调查进行测度。法院通过调查总体的界定、抽样方法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因素来控制调查证据的质量,通过混淆率的解读来确定侵权是否成立。调查实验旨在将分散的消费者不确定的心理状态转化成一种可计算的形式进行科学界定,尽可能真实地对消费者主观认知进行模拟,为法官判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混淆 调查实验 科学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认知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卫东 李美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7,共6页
司法认知规则是证据法上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具有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效力。与他国相比较,我国关于司法认知的规定不仅零散、尚未形成体系,而且存在许多认识性的错误。我们认为,司法认知规则的运用紧密联系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 司法认知规则是证据法上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具有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效力。与他国相比较,我国关于司法认知的规定不仅零散、尚未形成体系,而且存在许多认识性的错误。我们认为,司法认知规则的运用紧密联系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司法认知规则的涵义、司法认知与相关免证事实的区别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极有必要;人民法院在认知过程中必须遵守合理的认知程序,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制度 司法认知 认知对象 认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进程与诉讼:1978—2000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诉讼率变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冉井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4,共8页
参照西方学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诉讼率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利用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大陆1978—2000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对诉讼率变迁的影响,从结论看,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发展和诉讼率变迁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但... 参照西方学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诉讼率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利用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大陆1978—2000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对诉讼率变迁的影响,从结论看,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发展和诉讼率变迁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但这种联系又是十分复杂的,即: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纠纷的诉讼率的影响方式、途径和程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在现代进程的不同阶段对诉讼率变迁的影响也各有特点;虽然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是诉讼率的有些变化,不能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总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诉讼率变迁的实际影响,要同时考虑纠纷的类型、现代化发展的特定方面和阶段,以及人们的价值导向和政策选择等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进程 诉讼 1978-2000年 诉讼率 变迁 实证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 离婚率 债务纠纷率 经济合同率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执行权威的强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加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8,共7页
民事执行权获得制度性确认使得民事执行权威的维系具备可能性和潜在力。民事执行根据得以有效实现使得民事执行权威的维系具备现实性和实在力。从现实的情境来看,提高民事执行法律渊源的位阶,力守民事执行开始的被动性,消除执行通知与... 民事执行权获得制度性确认使得民事执行权威的维系具备可能性和潜在力。民事执行根据得以有效实现使得民事执行权威的维系具备现实性和实在力。从现实的情境来看,提高民事执行法律渊源的位阶,力守民事执行开始的被动性,消除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之间的时间间隔,尽力扩展且可延长申请执行期限和加大对妨害民事执行行为的刑事制裁为强化民事执行权威所必需、所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民事执行 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私货”与“蓄私财”——宋代女性嫁妆权利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祎茗 赵晓耕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儒家伦理要求"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然而,在大量有关宋代社会生活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发现,当时女性的嫁妆权利是受保护的。宋代法律文本兼有对儒家伦理的认可和对女性嫁妆权利的保护,这在司法实践中... 儒家伦理要求"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然而,在大量有关宋代社会生活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发现,当时女性的嫁妆权利是受保护的。宋代法律文本兼有对儒家伦理的认可和对女性嫁妆权利的保护,这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在宋代,道德、法律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女性嫁妆权利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获得了张力之下的生存空间,这一结论应该更加接近于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嫁妆 立法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害给付救济模式之建构——以合同法的适用为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7,161,共7页
目前,因对加害给付的概念存在模糊认识,从而导致对加害给付的赔偿范围和责任竞合制度的理解存在误区。本文在对加害给付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我国合同法的体系和制度出发构建加害给付的救济模式,并对加害给付的赔偿范围是否可包括... 目前,因对加害给付的概念存在模糊认识,从而导致对加害给付的赔偿范围和责任竞合制度的理解存在误区。本文在对加害给付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我国合同法的体系和制度出发构建加害给付的救济模式,并对加害给付的赔偿范围是否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害给付 固有利益 赔偿规则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通用性的数字证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贤凯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6,共8页
显著性是商标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因此通用名称不能获得商标权保护。在美国商标司法中,消费者调查实验的THERMOS模型和TEFLON模型经常被用于商标通用性问题的认定。调查实验方法的引入有助于标识显著性的科学测度,进而实现权利配置的精... 显著性是商标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因此通用名称不能获得商标权保护。在美国商标司法中,消费者调查实验的THERMOS模型和TEFLON模型经常被用于商标通用性问题的认定。调查实验方法的引入有助于标识显著性的科学测度,进而实现权利配置的精细安排。这种方法之所以可信,是因为它符合法官在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状态下做出裁判的决策策略,同时司法过程的程序理性构筑了一个知识的竞争市场,保证了进入法庭的调查实验信息的质量。调查实验方法的运用是实现商标司法数目字管理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名称调查 法律实验 科学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平 周少青 《新视野》 CSSCI 2004年第5期61-63,共3页
消费者问题的产生源于商品交换中各方当事人利益形态的差异。消费者问题的存在和恶化催生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切入,探讨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公法土壤上借用不同利益话语产生的曲折历程,展示出消费者权益保护... 消费者问题的产生源于商品交换中各方当事人利益形态的差异。消费者问题的存在和恶化催生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切入,探讨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公法土壤上借用不同利益话语产生的曲折历程,展示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展的“中国特色”和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国 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 消费者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引入区块链技术的法律因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健 罗伟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6,259,260,共14页
我国公司债券的发行制度仍停留在通过人为市场分割、严苛的发行门槛等方式来进行事前强行控制风险的层面,而不是以商事信用的动态评价为逻辑基础,这成为近年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累积与爆发的重要原因。区块链技术作为"信用的机器&qu... 我国公司债券的发行制度仍停留在通过人为市场分割、严苛的发行门槛等方式来进行事前强行控制风险的层面,而不是以商事信用的动态评价为逻辑基础,这成为近年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累积与爆发的重要原因。区块链技术作为"信用的机器",为我国公司债券的发行制度回归到以商事信用的动态评价为逻辑基础提供了契机与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区块链技术下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完善应当在以商事信用的动态评价为逻辑基础的指引下,以新的因素构建信任关系并辅之以有效的监管规则、协调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公司债券 商事信用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