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写《中国人民大学之歌》
1
作者 纪宝成 《音乐创作》 2007年第6期I0006-I0007,共2页
一所好大学,不能没有一首响亮的歌曲。大学之歌,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校鲜明而独特的风貌、风情、风骨的集中展现。歌声可以凝聚人心,可以昂扬斗志,可以穿越时空。从战火中走来,与共和国同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人民... 一所好大学,不能没有一首响亮的歌曲。大学之歌,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校鲜明而独特的风貌、风情、风骨的集中展现。歌声可以凝聚人心,可以昂扬斗志,可以穿越时空。从战火中走来,与共和国同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人民大学,更应在新世纪奏响新的时代音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精神 凝聚人心 与时俱进 共和国 学校 音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金融学科的现代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雨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11期8-12,共5页
现代文明是历史的投影,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也不会有未来.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象征体系.随着通识教育再次进入高等... 现代文明是历史的投影,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也不会有未来.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象征体系.随着通识教育再次进入高等教育视野,传统文化成为其重点内容.具体到金融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和'漫游'的人才".在学习西方金融理论的同时,我们必须探索和发展根植于中国文明的金融学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通识教育 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式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兼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 被引量:25
3
作者 贺耀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误区,提出走集群式经济的发展思路,最终指出要把培养集群式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关键词 认识误区 集群式经济 县域经济 中国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宣传工作有效性探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华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作有 新时期 宣传工作 自身宣传 宣传活动 高等院校 历史条件 高校改革 重要课题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被引量:2
5
作者 纪宝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7期7-9,共3页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书、№的宏伟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他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出发。
关键词 邓小平 高等教育思想 中国 教学内容 科教兴国战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党史鉴史悟农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信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76,共5页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深刻启示。20世纪50年代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争论和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循序渐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个慢变量,不能急于求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则启示我们,要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既要有一个脚踏实地的决策咨询的参谋部,也要有一个统筹管理的大部制的农业农村顶层结构,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要有一大批有志于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热血青年。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知农、爱农,投身中国“三农”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7
作者 纪宝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这八个字是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70周年校庆大会上,总结学校70年办学历程所积累的人文精神时提出的。“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是一种始终保持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责任;是一种始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这八个字是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70周年校庆大会上,总结学校70年办学历程所积累的人文精神时提出的。“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是一种始终保持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责任;是一种始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团结合作的胸怀;是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情怀。它既是人民大学这所从战火中走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的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报国 治学 中国人民大学 实践者 传承 办学历程 艰苦奋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雨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形势,还是国内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历程,都对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学科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形势,还是国内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历程,都对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学科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不仅需要在总量上加快培养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而且需要在结构上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这是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科 专业教育 国际化金融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 金融高等教育 人才强国战略 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