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玉章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两次讲话
- 1
-
-
作者
刘甜甜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57,共3页
-
文摘
吴玉章吴老是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他于1950年2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担任校长17年时间,直至1966年12月12日逝世。毛泽东曾评价吴老:“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
-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几十年如一日
吴玉章
艰苦奋斗
做好事
校长
老同志
-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两个结合”理论成果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
- 2
-
-
作者
曹清波
刘春荣
-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项目号:17ADZD9)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以大思政推进高校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项目号:NGJGH202340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多元化与相互交融的态势。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典范与实践结晶,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深远。该思想不仅通过构建平等互鉴、包容共生、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交往范式,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与创新性解决方案,更从三重维度系统回应了全球文明治理的核心议题:其一,通过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重塑文明对话的价值共识;其二,依托文化主体性理论保障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存续;其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文明发展路径选择。这种兼具历史纵深与全球视野的理论创新,为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文明新秩序确立了科学的认识论框架与方法论体系。
-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交流互鉴
文化主体性
全人类共同价值
-
Keywords
Two Integrations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Cultural Subjectivity
Common Values of Humanity
-
分类号
D82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