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新闻学研究现状及方向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力丹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闻传播实践的丰富,新闻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回归及繁荣态势。陈立丹的《我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方向》,对近年来新闻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回顾和梳理,并对下一阶段新闻学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作了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闻传播实践的丰富,新闻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回归及繁荣态势。陈立丹的《我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方向》,对近年来新闻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回顾和梳理,并对下一阶段新闻学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作了提示,对关注和从事新闻理论研究者很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研究 新闻传播学 新闻理论研究 硕士生 研究者 博士生 中国 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新闻传播学从面向新疆到面向全国——祝贺《当代传播》创刊20周年
2
作者 陈力丹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共1页
《当代传播》杂志走过了20年的历程,可喜可贺。从当年的《新疆新闻界》变成了没有地域称谓的《当代传播》,这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是杂志成长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创刊20周年 新闻传播学 杂志 新闻界 中国 成长 历程 新疆 地域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从水门事件中的“深喉”说开去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力丹 费杨生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
随着在“水门事件”中为记者提供关键线索的神秘人物“深喉”的身份公开,匿名消息来源与新闻真实的讨论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指出,匿名消息来源能帮助媒体揭示事实真相,也可能造成新闻失实... 随着在“水门事件”中为记者提供关键线索的神秘人物“深喉”的身份公开,匿名消息来源与新闻真实的讨论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指出,匿名消息来源能帮助媒体揭示事实真相,也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并由此引发与审判公正的冲突。为了避免负作用的产生,新闻界、法律界应制定出行业内部可操作性的规则,在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匿名消息源与新闻真实之间做出慎重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门事件 审判公正 新闻真实 隐匿权 美国联邦调查局 《纽约时报》 消息来源 媒体报道 尼日利亚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应有更多的自律——对《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的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力丹 孟祥晨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7,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新闻界显现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缺乏、违背职业道德乃至违法事件较多的现象,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试行)》,它的出台对于遏制传媒业中存在的违规违法现象非常及... 针对目前我国新闻界显现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缺乏、违背职业道德乃至违法事件较多的现象,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试行)》,它的出台对于遏制传媒业中存在的违规违法现象非常及时和必要。《传媒应有更多的自律》对《规定》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尖锐指出我国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控制中自律薄弱的事实,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传媒必须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这不仅是传媒发挥自身功能的重要前提,也是传媒行业提高专业化程度、从业人员担当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责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编人员 从业管理 试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宣传部 解读 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知识的传播:传播研究的知识之维刍议 被引量:44
5
作者 刘海龙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1,共9页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大众传播基础上的传播概念及理论建构也面临着困境。为了应对未来的媒介变革,应该为传播研究及传播概念寻找更稳定的支点。知识作为人类传播的核心观念,存在一定稳定性。传播研究和知识社会学一起,也发轫于对...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大众传播基础上的传播概念及理论建构也面临着困境。为了应对未来的媒介变革,应该为传播研究及传播概念寻找更稳定的支点。知识作为人类传播的核心观念,存在一定稳定性。传播研究和知识社会学一起,也发轫于对人类知识的研究,只是由于美国传播学的学科化,二者渐行渐远。从近年来传播学与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来看,二者在知识的起源、扩散及后果等领域又重新开始融合。提出“作为知识的传播”,将知识理解为建构意义与想象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具有特定来源的知识、体现权力争夺的知识和媒介化的知识,有助于重建传播学与知识社会学的联系,打开双方的学术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传播研究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龙 方惠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3,共5页
文章以2014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这十大观点涉及新媒体与社会分层,新媒体对时空感、社会运动的影响,传播思想史研究,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灾难传播,欧美传播研究中新兴的"媒介... 文章以2014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这十大观点涉及新媒体与社会分层,新媒体对时空感、社会运动的影响,传播思想史研究,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灾难传播,欧美传播研究中新兴的"媒介化"范式,新闻记者自我职业认知的新图景等等。这些中国传播学的前沿研究,反映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议题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2014年十大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 被引量:167
7
作者 刘海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6,共10页
本文以“帝吧出征”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传播技术对民族主义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民族主义运动的表达方式、组织动员方式、实施方式,而且还消融了政治运动、追星、游戏、个人身份建构等行为的边界,使得民族... 本文以“帝吧出征”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传播技术对民族主义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民族主义运动的表达方式、组织动员方式、实施方式,而且还消融了政治运动、追星、游戏、个人身份建构等行为的边界,使得民族主义以“粉丝民族主义”的新面貌出现。反过来,新一代网络民族主义者也在时间、空间和语言三个方面成功地驯化了新媒体,使之成为民族主义的一部分。对此类现象不宜做简单否定,应该看到新媒体技术、商业文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文化的视角去观察新一代民族主义者对新媒体的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粉丝民族主义 帝吧出征 新媒体 网络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报如何沟通民意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力丹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9-41,共3页
在中国,党政权力组织天然拥有主场优势:公权力优势、媒体优势、知情优势。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优势变成了"主场劣势",就在于党的领导机关和党报在关键时刻不说话:民众对公权力丧失信任,对司法公正失望,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最... 在中国,党政权力组织天然拥有主场优势:公权力优势、媒体优势、知情优势。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优势变成了"主场劣势",就在于党的领导机关和党报在关键时刻不说话:民众对公权力丧失信任,对司法公正失望,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公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 主场优势 民意 权力组织 媒体优势 领导机关 司法公正 社会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序言引发的话题
9
作者 陈力丹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79,共3页
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为4本书写了序言.序言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对书的评价或推荐,一种是借书的出版谈谈自己对书所涉及的话题的认识.我的目的主要在第二种,因为实在太忙,没有整块的时间考虑各种新闻传播学的话题,但又有些想法,于是借着写... 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为4本书写了序言.序言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对书的评价或推荐,一种是借书的出版谈谈自己对书所涉及的话题的认识.我的目的主要在第二种,因为实在太忙,没有整块的时间考虑各种新闻传播学的话题,但又有些想法,于是借着写序言发表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序言 新闻写作 新闻意识 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