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以20世纪80年代新闻传播学三种期刊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力丹
王亦高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需要适当地向后看,了解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我们将往何处去。为此,我们特别留意了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新闻学论集》(1980-1999,2007年复刊)、《新闻学会通讯》...
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需要适当地向后看,了解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我们将往何处去。为此,我们特别留意了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新闻学论集》(1980-1999,2007年复刊)、《新闻学会通讯》(1980-1989)和《新闻学刊》(1985-1989)中的诸多内容。从中,我们可以回顾并发现许多当时或许不甚注意,或许习以为常,而今天看来却应该注意或改正的东西。本文拟对3刊中有关新闻传播学数学方法的使用做一些介绍与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20世纪80年代
期刊
《新闻学论集》
量化
改革开放初期
传播学研究
新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六个主题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力丹
付玉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概括了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总体特点,对研究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进入了一个关注建设与管理、多维度纵深拓进研究领域的阶段。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数字媒体
WEB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的新思维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力丹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3期14-17,共4页
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广大网友零距离“亲密接触”,无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网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从社会的精英阶层专用的工具,到成为大众性的媒介,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当网络已经潜移默化、无...
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广大网友零距离“亲密接触”,无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网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从社会的精英阶层专用的工具,到成为大众性的媒介,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当网络已经潜移默化、无孔不入的侵入人们生活和观念的同时,人们开始思索它对政治的冲击。网络改变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更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总书记
互联网发展
中国
政治
思维
考量
“亲密接触”
标志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以20世纪80年代新闻传播学三种期刊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力丹
王亦高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
学院博士生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引进课题“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研究”论文
文摘
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需要适当地向后看,了解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我们将往何处去。为此,我们特别留意了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新闻学论集》(1980-1999,2007年复刊)、《新闻学会通讯》(1980-1989)和《新闻学刊》(1985-1989)中的诸多内容。从中,我们可以回顾并发现许多当时或许不甚注意,或许习以为常,而今天看来却应该注意或改正的东西。本文拟对3刊中有关新闻传播学数学方法的使用做一些介绍与评论。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20世纪80年代
期刊
《新闻学论集》
量化
改革开放初期
传播学研究
新闻学会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G255.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六个主题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力丹
付玉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中国
网通集团综合部高级主管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文摘
本文概括了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总体特点,对研究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进入了一个关注建设与管理、多维度纵深拓进研究领域的阶段。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数字媒体
WEB3.0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的新思维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力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出处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3期14-17,共4页
文摘
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广大网友零距离“亲密接触”,无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网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从社会的精英阶层专用的工具,到成为大众性的媒介,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当网络已经潜移默化、无孔不入的侵入人们生活和观念的同时,人们开始思索它对政治的冲击。网络改变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更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关键词
胡锦涛总书记
互联网发展
中国
政治
思维
考量
“亲密接触”
标志性事件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216.263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以20世纪80年代新闻传播学三种期刊为例
陈力丹
王亦高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六个主题
陈力丹
付玉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胡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的新思维
陈力丹
《人民论坛》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