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流砥柱的号角: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壮大
1
作者 邓绍根 崔思雨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13,共9页
在抗战时期,新闻传播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媒介种类日益齐全,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动机”和“播种机”;同时,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在抗战中... 在抗战时期,新闻传播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媒介种类日益齐全,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动机”和“播种机”;同时,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在抗战中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新闻媒体是抗日救国的舆论先锋,是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响亮喉舌,是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积极宣传者,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真实报道者,是反击国民党反共宣传的锐利武器,是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鼓手。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党的新闻媒体成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有力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新闻传播 舆论引导 宣传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中近代中国新闻学的肇始与走向——从松本君平《新闻学》和休曼《实用新闻学》说起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润泽 刘冉冉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2,共12页
清末民初,中国正处于知识观念与制度体系共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中日友好的“黄金十年”以及向欧美学习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逐步开启了新闻学研究框架的初步搭建。这一时期引入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与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在翻译落地... 清末民初,中国正处于知识观念与制度体系共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中日友好的“黄金十年”以及向欧美学习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逐步开启了新闻学研究框架的初步搭建。这一时期引入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与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在翻译落地过程中不仅为中国新闻学奠定了理论框架,还展现了外来知识与本土需求的结合路径,推动了中国新闻学从碎片化知识向体系化学科的转型。这一过程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中,外来知识在本土化改造中的特点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本君平 新闻学 休曼 实用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流新闻媒体走向系统性变革的道路及挑战 被引量:4
3
作者 蔡雯 汪惠怡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系统论的理论视角,在主流媒体、中国新闻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这三个由微观到宏观的层面,从行动主体、以资源配置为纲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经验与对策。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而走... 文章基于系统论的理论视角,在主流媒体、中国新闻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这三个由微观到宏观的层面,从行动主体、以资源配置为纲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经验与对策。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而走向繁荣、突破行业边界实现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系统性变革,在微观层面应处理好新闻舆论“四力”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应处理好四级媒体之间的关系、行政扶持与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宏观层面应处理好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治理和媒体参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新闻媒体 系统性变革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的、自说自话、只做自我辩护的知识体系,而是既能科学合理解释中国新闻现象又能科学合理解释世界新闻现象的知识体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既要反对知识生产领域中各种自我普遍主义或中心主义,也要警惕各种形式的特殊主义或例外主义,努力把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建构成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新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普遍性 特殊性 普遍性焦虑症 普遍与特殊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的特性。理论与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但又可以互补的方式,新闻理论是理论,新闻实践是实践,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存在,但理论可以把握实践,实践可以运用理论,能够达到认识论、实践论上的统一;而要实践二者的统一,既要全面准确认识新闻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涵,更要高度重视新闻学的实践性,还要特别注意在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互相尊重、相向而行,即不仅是新闻理论向新闻实践靠近,新闻实践也要向新闻理论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理论性 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交叉性更强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4,共10页
学科是人类自身的建构和设置,现实世界本就是不分科的整体性存在,同时,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存在着仅凭该学科自身单一力量无法完全解决的学术问题,这要求已经分科的不同学科之间要通力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新闻活动作为贯穿于... 学科是人类自身的建构和设置,现实世界本就是不分科的整体性存在,同时,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存在着仅凭该学科自身单一力量无法完全解决的学术问题,这要求已经分科的不同学科之间要通力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新闻活动作为贯穿于人类各种活动之中的一种活动,与各种社会活动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所面对的几乎所有问题,原则上都不是单一的新闻学问题,而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交叉学科(跨学科)既是新闻研究活动的展开方式,也是学科结构的基本分支。跨学科研究是解决新闻领域复杂问题的必然方式,也是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动力。新闻领域本身的快速变革,以及伴随而来的综合问题、复杂问题日益增多的情况,使得构建交叉性或跨学科新闻学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交叉性(跨学科性) 交叉新闻学(跨学科新闻学) 新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媒体深度融合新命题——动态的专业边界调和与新闻资源配置 被引量:14
7
作者 蔡雯 汪惠怡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围绕主流媒体的新闻资源配置与职业边界调和,本研究沿着新闻产品创新、资源配置方案、新闻观念的逻辑线索,总括了中国媒体融合的进展与新任务。主流媒体发展出“小切口、轻量化、易转化”的新闻产品决策标准,逐渐形成了突破媒体边界、... 围绕主流媒体的新闻资源配置与职业边界调和,本研究沿着新闻产品创新、资源配置方案、新闻观念的逻辑线索,总括了中国媒体融合的进展与新任务。主流媒体发展出“小切口、轻量化、易转化”的新闻产品决策标准,逐渐形成了突破媒体边界、多元行动者间协同的资源配置方案。在新闻观念上重视媒体的政治职能,与社会各领域产生全面深度连接并产出服务型产品。以新闻创新为引领的媒体融合新阶段,需要对内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外加强实际传播效果的建设,并对新闻边界变动保持危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 专业边界 资源配置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8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共6页
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构建更为完备的自主知识体系,保持学科既有的稳定性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在历史累积的成果基础上才能稳步前行。但新闻领域的时代性变革,会以客观力量形成对新闻学学科结构、理论框架、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 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构建更为完备的自主知识体系,保持学科既有的稳定性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在历史累积的成果基础上才能稳步前行。但新闻领域的时代性变革,会以客观力量形成对新闻学学科结构、理论框架、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的挑战。因而,任何时代的新闻学要想适应时代需要、不断更新进步,就得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学科结构、知识框架、知识体系、话语方式的开放性。从传统新闻学发展而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实现数字时代的整体转型,必须辩证对待稳定性与开发性的关系,构建稳定性与开放性更加统一的新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稳定性 开放性 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力丹 朱至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从新闻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 全面分析了中国大陆过去一年新闻传播学的新发展和新动向。作者认为, 专门化与深入化是2004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主要特点, 这使得该领域研究向深入发展, 同时呈现出较强的横向拓展态势。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2004年 中国 新闻学 新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作为知识的新闻”:新闻认识论的逻辑困境与新闻学研究再出发
10
作者 田自豪 王斌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在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学者们已对数字时代的新闻本体议题有较多开掘,进一步的任务是推进学科认识论的更新。目前的新闻认识论研究将“作为知识的新闻”视为立论前提,讨论新闻业“知识主张”的表现形式、形成过程及其对受众的影... 在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学者们已对数字时代的新闻本体议题有较多开掘,进一步的任务是推进学科认识论的更新。目前的新闻认识论研究将“作为知识的新闻”视为立论前提,讨论新闻业“知识主张”的表现形式、形成过程及其对受众的影响。这种研究取向使新闻认识论研究陷入了逻辑困境,包括概念嵌套、视角杂糅和理论窄化三个方面。其中,概念嵌套反映出新闻认识论研究的问题指向相对模糊,视角杂糅反映出新闻认识论研究存在功能视角与现实视角之间的混淆,理论窄化反映出新闻认识论研究的名与实发生了错置。因此,应当开辟一种理论视野更开阔、问题意识更完整的“新闻学—认识论”研究,从而提升新闻学理论交流和知识积累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认识论 新闻知识论 范式 知识体系 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绍根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9,共13页
进入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开拓新领域,开创新局面,具体表现在: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不断加强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指导规划,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逐步推向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向纵深发展,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种数和教学... 进入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开拓新领域,开创新局面,具体表现在: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不断加强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指导规划,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逐步推向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向纵深发展,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种数和教学点增多,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传播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成效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新闻教育 改革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新闻学科自主构建的逻辑与路径
12
作者 刘冉冉 王润泽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48,共7页
作为一门外来学科,中国新闻学并非简单地对西方新闻学的复制,而是在“名正”合法性构建与民本思想的指导下,继承古代采风、邸报等传播形式和内容,以治平之学为引导,确立的学科身份。学科构建过程中,新闻理论、业务与历史研究相互呼应,... 作为一门外来学科,中国新闻学并非简单地对西方新闻学的复制,而是在“名正”合法性构建与民本思想的指导下,继承古代采风、邸报等传播形式和内容,以治平之学为引导,确立的学科身份。学科构建过程中,新闻理论、业务与历史研究相互呼应,新闻理论围绕舆论展开,重视“工具性真实”,使真实不仅成为新闻报道的客观基础,更服务于政治沟通与社会动员。任白涛、邵飘萍等人的著述构建出一套既注重专业技能又强调社会责任的新闻业务体系。同时,新闻史研究在中国史学底蕴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史学方法,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体系。这一自主化进程反映了中国知识体系整体的现代转型路径,体现出新闻学在本土语境下的独特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构建 本土化 民本思想 新闻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的来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细胞,自主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主要是指由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原初界定权、解释权的原创性概念。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是构建起自主的新... 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细胞,自主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主要是指由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原初界定权、解释权的原创性概念。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是构建起自主的新闻学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体系)有自身的来源渠道:在知识生产主体上,它主要是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主体提出的;在客观对象上,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新闻实践方式、实践观念的反映和呈现。除此之外,自主概念也来源于对世界各种类型新闻学概念的反思批判、吸收借鉴与改造转化,来源于对其他学科概念的迁移、转换与运用。这些来源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自主概念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也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与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自主概念(体系) 概念来源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导向与国家治理:党的二十大指引下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重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润泽 王汉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且为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十个重要政策导向话题,对其中主流及鲜明、深刻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 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且为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十个重要政策导向话题,对其中主流及鲜明、深刻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去学界较好地服务于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也期待未来学界以元问题为抓手,明确知识创新的基本面向和焦点领域,将视野扎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主动承担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传播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三大体系”呈现方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23,共8页
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呈现、传播、传承的过程。在“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知识体系”之间,知识体系是总体性的存在,“三大体系”则是知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方... 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呈现、传播、传承的过程。在“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知识体系”之间,知识体系是总体性的存在,“三大体系”则是知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方式。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与新闻学“三大体系”之间的基本关系而言,“三大体系”是知识体系的总体性呈现方式。学科体系是知识体系分支结构化的呈现方式;学术体系是知识体系主导性的理论化呈现方式;话语体系是知识体系系统的表达性呈现方式。因而,构建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与构建新闻学“三大体系”的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三大体系 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3,共9页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指向,决定了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呈现在实践领域。文章认为,实践呈现方式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具有终极呈现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指向,决定了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呈现在实践领域。文章认为,实践呈现方式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具有终极呈现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呈现或体现于国家层面的新闻路线、方针、政策中;呈现或实现于国家层面的新闻制度规范中;呈现或体现于所有新闻实践主体的新闻实践观念中;呈现或实现于所有新闻活动主体直接感性的新闻实践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实践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关系性:数字化环境下新闻消费研究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斌 张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赋权了新闻受众,使其成为新闻生态中的重要行动者,催生了新闻研究的受众转向。当前,受众的新闻消费实践呈现出情境、平台、内容、行为层面的多重嵌套特征,挑战了传统的以媒介演化为视角、以受众测量主... 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赋权了新闻受众,使其成为新闻生态中的重要行动者,催生了新闻研究的受众转向。当前,受众的新闻消费实践呈现出情境、平台、内容、行为层面的多重嵌套特征,挑战了传统的以媒介演化为视角、以受众测量主导的新闻消费研究。新闻消费研究的关系性视角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结构—文化”路径下研究受众的“新闻菜单”,描述其如何组合搭配外,将“新闻菜单”和受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关注其形成的机制过程和意义的产生,进而突破仅把新闻消费作为新闻研究的子领域,将新闻消费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宏观议题相勾连;二是将新闻受众置于新闻生产与新闻消费的循环中解读,聚焦新闻消费对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作用,关注新闻消费与新闻消费的互构关系、新闻消费与新闻生产的倒逼关系。同时呼吁采用关系性的视角,基于本土语境开展新闻消费的经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 新闻消费 受众测量 新闻菜单 新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视域下中国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1986-201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潘佳宝 喻国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共11页
基于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以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学研究所成立为起点,梳理了30年间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以及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中呈现出的热点议题变迁、核... 基于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以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学研究所成立为起点,梳理了30年间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以及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中呈现出的热点议题变迁、核心作者机构及其合作关系等。研究发现,传统媒体的批评报道与舆论监督、网络媒体与网络舆论、公共领域与舆论场、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是过去30年间舆论研究的四大领域,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舆论学研究热点变化的两大推力;从学术共同体建设的角度看,国内的舆论研究共同体发育尚不成熟,稳定的合作群体依然不多,机构间的合作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研究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共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力丹 廖金英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共5页
本文概述了2013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中的十个新鲜话题。这一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新鲜话题与往年稍有不同,关于新传播技术的话题具有明显的强势,以大数据、社交媒体为核心的研究圈层逐渐成形,一定程度限定了其他离散话题的讨论... 本文概述了2013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中的十个新鲜话题。这一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新鲜话题与往年稍有不同,关于新传播技术的话题具有明显的强势,以大数据、社交媒体为核心的研究圈层逐渐成形,一定程度限定了其他离散话题的讨论语境,原本呈板块分布的研究领域都变成了其子话题。研究者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都必须对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的环境做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交媒体 微博 微信 传统媒体转型 新闻教育 网络反腐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力丹 王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概述了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这一年,习近平一系列新理念贯穿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技术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个性化新闻推送改变着新闻产业的市场格局,人工智能的进展促使新闻生产发生变革,... 本文概述了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这一年,习近平一系列新理念贯穿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技术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个性化新闻推送改变着新闻产业的市场格局,人工智能的进展促使新闻生产发生变革,"后真相"冲击着新闻真实的专业要求。笔者认为,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对此做出反应较快,但思考的深度不够,用旧思维考虑新问题的惯性较为明显。新闻传播界学人应培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对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加以恰当解释的能力。新闻传播学是应用学科,这种本学科特有的研究能力是必备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 新鲜话题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 人工智能 “后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