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与正义——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演讲 |
张承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
|
当代文学中的“劳动”与“尊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 |
黄子平
张楠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3
|
“资料”整理与文学批评——以“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为题在武汉大学文学院的讲演 |
程光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4
|
见证·认同·感召:现象学文学批评“回到作品本身”的三种理路 |
张永清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众声喧哗以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在人民大学的演讲 |
王德威
李雪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6
|
文学的正信——刘欣玥文学批评印象 |
杨庆祥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关于茅盾的《夜读偶记》——当代文学四题 |
程光炜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中国比较文学学派话语的产生和发展:几点思考与质疑 |
张振
鲁晓鹏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一位美籍华人镜头里的当代中国人情感世界——王子逸电影《别告诉她》文本分析 |
刘姝
陈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0
|
“为革命学文化”如何可能?--《园丁之歌》及“人民文化”难题再解读 |
曾思怡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作为精神史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
陈澜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身体·数据·星球:论中国科幻电影的记忆想象及其审美效果 |
刘宗岱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革命与革鼎:作为“文学史”的《铸剑》 |
陈澜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从夏氏兄弟到李欧梵、王德威——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 |
王丽丽
程光炜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5
|
文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社团 |
张涛
叶君远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6
|
现代性预案:一种当代文学史的阐释空间--评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
刘芳坤
罗文军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7
|
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和价值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党圣元教授访谈 |
党圣元
李昕揆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中国古代文学的定量、定性和定位研究 |
李炳海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9
|
卡夫卡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
曾艳兵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生命意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理论生长点 |
郭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