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回顾与展望——基于2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本文首先从角色理论破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标准和教师承受的角色压力、角色期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本文首先从角色理论破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标准和教师承受的角色压力、角色期望进行了理论探索,重新审视并定位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角色;其次重点梳理并概述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以及大中小幼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其特点、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最后从生涯发展视角,对加强与改善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强调以教师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横坐标,以个体、学校、社会、环境为纵坐标,纵横交错、系统治理。通过2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期真正促使教师自觉树立并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主动识别并纠正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心态与行为,并通过自律与自我提升,展现出积极向上的职业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被引量:4
2
作者 邵蕾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考察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 为考察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躯体化问题(15.3%)、偏执问题(14.1%)和敌对问题(14.0%)。(2)出版年代、测量工具、学校类型和经济区域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大学教师的焦虑问题随年代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密切相关;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普遍高于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东部地区教师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比中西部教师更严重。未来应开发专门针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测查工具,增加对普通高校和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心理援助,遏制大学教师焦虑的蔓延趋势,实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验靶场” 被引量:7
3
作者 俞国良 谢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社会转型期为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已在理论建构和具体研究两个方面作出了初步的贡献。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困局,另一方面须应对重理论还是重应用... 社会转型期为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已在理论建构和具体研究两个方面作出了初步的贡献。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困局,另一方面须应对重理论还是重应用的研究策略选择。本文认为,重视理论建设,强调方法论创新,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当是化解困局,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理论建构 方法论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析与应对 被引量:4
4
作者 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横跨22年。根据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1096篇纳入效应量的元分析,被试总人数573609名。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抑郁问题、强迫问题、焦虑问题;小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强迫问题、抑郁问题、躯体化问题和焦虑问题;中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大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为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焦虑问题。据此,提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打好“组合拳”,即国家层面政策先行、学校层面适度减负、家庭层面期望合理,以此扼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趋势,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固本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群体 检出率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健康的新阐释:社会幸福感视角
5
作者 俞国良 韦庆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社会心理健康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实现健康中国与幸福中国的重要立足点。本文从社会幸福感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社会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基础(心理健康服务)、关键(社会心理服务)、保障(社会心理建设)以及目标定位。通过分析中国社... 社会心理健康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实现健康中国与幸福中国的重要立足点。本文从社会幸福感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社会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基础(心理健康服务)、关键(社会心理服务)、保障(社会心理建设)以及目标定位。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背景下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的内容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它们在支撑社会心理健康状态中的“铁三角”作用。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社会心理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实现社会幸福感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建设 社会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新样态:“课程超市”视角
6
作者 俞国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9,共12页
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课程的核心——教材入手。从“课程超市”视角进行考量,这种教材新样态具有自主性、参与性、开放性、差异性等特点。但鉴于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现状与挑战,很有... 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课程的核心——教材入手。从“课程超市”视角进行考量,这种教材新样态具有自主性、参与性、开放性、差异性等特点。但鉴于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现状与挑战,很有必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教材定位,统筹教材建设,服务学生主体。无论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的学理依据与难题破解,还是设计思路与结构体例,抑或主要内容与栏目安排,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提供多层次、高质量、有足够数量的教学产品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建设必须因势而为,彰显思想性、通识性、适切性、趣味性等特色,从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变,从问题导向转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全面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涵、服务质量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心理健康教材的思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建构中小学生“学可自选、按需助学”的教材新样态、“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 “课程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晓琪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为澄清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保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遵循,对2000~2022年间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为澄清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保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遵循,对2000~2022年间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36.4%)、强迫问题(23.0%)、抑郁(20.1%)、焦虑(18.9%)、偏执问题(17.4%)、敌对问题(16.7%)、躯体化问题(16.6%);(2)学校类别、出版年代、测量工具、检出标准、检出时间是导致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差异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提升。未来应加大对初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制定适合的测量工具并统一筛查标准,推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筛查、诊断和干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成佳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整合和分析中国内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原因,是针对性地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2000~2022年间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抑郁(11.2%)、焦虑(8.2%)、强迫问题(8.1%)、... 整合和分析中国内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原因,是针对性地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2000~2022年间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抑郁(11.2%)、焦虑(8.2%)、强迫问题(8.1%)、躯体化问题(6.6%)、敌对问题(6.4%)、偏执问题(5.7%);(2)城市地区躯体化、强迫、敌对和偏执问题检出率高于农村;(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随年代逐渐上升,其中抑郁和强迫问题最为显著;(4)测量工具和检出标准是检出率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呼吁研究者开发精确测量工具,统一检出标准,增加对城市地区幼儿教师的关注,有效遏制幼儿教师抑郁、强迫问题的增长趋势,为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潇潇 靳娟娟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既有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难以准确掌握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明确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2000~2022年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小学教师心理健...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既有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难以准确掌握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明确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2000~2022年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强迫问题(23.5%)、抑郁(18.3%)、躯体化问题(15.9%)、焦虑(14.7%)、敌对问题(13.8%)和偏执问题(12.4%)。(2)出版年代、测量工具和检出标准是影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3)不同检出时间、性别、经济区域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我国小学教师除强迫问题及抑郁检出率偏高外,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可。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应明晰检出标准,选择适合目标群体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此外还应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防止教师抑郁、强迫问题转化为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中国内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 被引量:140
10
作者 陈雨濛 张亚利 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1004,共14页
估计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能够为心理健康政策完善和教育活动开展提供证据支持。对2010~2020年我国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睡眠问题、抑郁、自我伤害在大学生中较为突出;近10年,大学生... 估计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能够为心理健康政策完善和教育活动开展提供证据支持。对2010~2020年我国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睡眠问题、抑郁、自我伤害在大学生中较为突出;近10年,大学生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显著上升,自我伤害的检出率显著下降;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是导致检出率大小不一的关键因素;整体而言,东北和中部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优于西部和东部大学生;性别、生源地、独生与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未来应重视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并确定检出标准,同时据此积极开展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检出率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4
11
作者 俞国良 侯瑞鹤 +2 位作者 姜兆平 董妍 王永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32-32,33-35,共4页
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指导学生适应中等职业学校 生活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特点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痛苦研究述评——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痛苦 被引量:9
12
作者 樊召锋 俞国良 刘聪慧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1-638,共8页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痛苦 社会认知 生理疼痛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 被引量:40
13
作者 师保国 雷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7,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回顾了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研究,对以往文献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未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的地区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俞国良 赵凤青 罗晓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2,共4页
文章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实证基础。课题组对10405名大学生、491名大学教师和253名教育管理者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与东部地区高等院校相比... 文章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实证基础。课题组对10405名大学生、491名大学教师和253名教育管理者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与东部地区高等院校相比,西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落实、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建设、师资力量和经费支持等方面均较为薄弱;中西部高等院校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较明显的进展。基于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差异,未来应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借鉴,通过整合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切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的类型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罗晓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含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育管理者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11所高等院校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学生10405份,教师491份,教育管理者253份。结... 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含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育管理者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11所高等院校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学生10405份,教师491份,教育管理者253份。结果表明:(1)普通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度更高,但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存在形式化倾向;(2)重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重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充足,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途径广泛,师资水平较高;(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较为落后,且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浮于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类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分析——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与危机干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玲 樊召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5-237,共3页
基于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之目的,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 基于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之目的,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F=3.093,p=0.028;F=7.045,p=0.001);生活满意度对自杀倾向性有显著影响(F=3.999,p=0.004)。不同的自杀态度显著影响自杀倾向,自杀态度越消极的大学生,其自杀倾向性越强;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对大学生自杀态度或自杀倾向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态度 自杀倾向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思考:访谈证据 被引量:18
17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6,共3页
为了了解社会转型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我们对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校进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普及、深化和全面推进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树立... 为了了解社会转型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我们对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校进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普及、深化和全面推进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包括坚持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树立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由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转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转型 心理健康 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再思考:访谈证据 被引量:17
18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08,共3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制研究课题组在对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15所高校进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认为,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实现方式与实施策略,在宏观层面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制研究课题组在对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15所高校进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认为,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实现方式与实施策略,在宏观层面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应在具体的实现方式层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包括: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夯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实施"分类指导、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大胆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转型 心理健康 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嬗变及其走向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天 俞国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6-171,共6页
本文将社会转型作为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借鉴社会学及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梳理了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在八个方面的特点:价值观从多元向国家核心价值观过渡;自我观从自我中心化向自我实现和协调发展转化;幸福观... 本文将社会转型作为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借鉴社会学及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梳理了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在八个方面的特点:价值观从多元向国家核心价值观过渡;自我观从自我中心化向自我实现和协调发展转化;幸福观从幸福本位化向国家幸福和共同幸福演变;道德观从道德实用性向道德自律和社会公德转变;人际观从人际世俗化向人际信任和人际和谐发展;亲社会观从亲社会行为的口号化向自愿志愿者行为转型;群体观从群体无序化向群体秩序和社会公平迁移;网络观从网络碎片化向网络规范化和集约化转轨。笔者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影响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变迁的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心理 社会变迁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安全感:心理健康研究的社会学取向 被引量:11
20
作者 俞国良 靳娟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对心理健康绝不能就事论事,它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本文以本体安全感概念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从心理健康研究的社会学取向着手,系统探讨了本体安全感的两个核心变量:自我认同和环境适应。前者是人格发展中自我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后者是... 对心理健康绝不能就事论事,它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本文以本体安全感概念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从心理健康研究的社会学取向着手,系统探讨了本体安全感的两个核心变量:自我认同和环境适应。前者是人格发展中自我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后者是取得社会生活的平衡感和秩序感。由于自我内部的连续一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本体安全感与心理健康互为因果关系。本体安全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则为本体安全感固本强基,两者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类生活的健康与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本体安全感 人与环境 自我认同 环境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