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对基本关系
1
作者 钟爱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4,共4页
党和政府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在于政府在人民的监督和制约下行使权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于国家事务应由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则应由社会管理。
关键词 我国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法治国家 党和政府 宪法和法律 国家和社会 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社会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国际地位前瞻
2
作者 宋新宁 陈岳 《新视野》 1994年第3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国际环境 地区冲突 国际地位 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 首先 地位与作用 前瞻 决定 可能性
全文增补中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基础与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春华 朱一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1期37-42,共6页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是西方社会政治现象的反映,是解构当代西方政治的基础。时代的变化、国情的差异,使得制约西方政治思潮的基础与条件日趋复杂。政治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并形成了关注现实、主题泛化和流派纷呈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西方政治思潮 时代 基础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小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7-81,共5页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张小劲1997年10月22—23日,由“国家与社会之关系:中国农村的实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张小劲1997年10月22—23日,由“国家与社会之关系:中国农村的实例”课题组召开的“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中国农村 交流与沟通 理论预设 研究者 学术会议 农村研究 国家与社会 农村问题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尼克松到克林顿: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光斌 《国际论坛》 1999年第6期63-68,19,共7页
关键词 美国战略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尼克松 基辛格 苏联 克林顿 里根政府 冷战后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述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劲 高立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90,共3页
1998年3月13—14日,由“国家与社会关系”课题组召开的“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和... 1998年3月13—14日,由“国家与社会关系”课题组召开的“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中国书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制度 乡村制度 历史与现实 学术会议 中国乡村 人民公社制度 制度安排 乡镇政府 中国农村 国家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改变中国面貌最大的一门首要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7
作者 高放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6期28-36,共9页
关键词 科学社会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主义 马列主义 毛泽东 《科学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流动论的政治分析
8
作者 杨光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5-68,共4页
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中,有的人根本不承认阶级这种宏观的社会结构存在,有人则承认社会宏观结构,但是用阶层论代替阶级论。在否定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的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多维性。韦伯认为,生产资料所... 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中,有的人根本不承认阶级这种宏观的社会结构存在,有人则承认社会宏观结构,但是用阶层论代替阶级论。在否定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的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多维性。韦伯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并非经济分化的唯一原因,与此相反,这种关系对于产生阶级的各种市场关系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另外,阶级观念显得太狭隘,仅局限于经济范畴,他强调社会分层的多维性,提出了地位群体观念。二战以后的西方社会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韦伯这种社会学说的影响。西方社会学的社会阶层是根据任何一种不平等现象或社会差别而将人们划分出的等级层次。具体说来,主要是以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影响力、生活水平等标准来划分阶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黑人 政治分析 阶级观念 统治阶级 韦伯 阶层论 西方社会学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贵的探索与创新的成果——评聂运麟著《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建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聂运麟 《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政治现代化 政治稳定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研究布哈林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力作─—《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评介
10
作者 郑建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布哈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市场关系 落后国家 走向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下村落家族势力的复兴:寄生性的再生长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明照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4,共6页
村落家族势力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现象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迄今为止,家族势力仍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得到国家政权的扶持,在... 村落家族势力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现象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迄今为止,家族势力仍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得到国家政权的扶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家族势力作为一种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势力 现代化视野 现代性 家族文化 寄生性 传统性 物质生产力 血缘关系 家族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 被引量:13
12
作者 景跃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关系 村民自治组织 行政组织边界 村委会 功能边界 人民公社 行政机构 行政功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乡镇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放 向文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9,共5页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高放,向文华向:高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请您谈谈新科技革命对我们观察当代社会在方法论上的意义。高:观察当代世界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观...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高放,向文华向:高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请您谈谈新科技革命对我们观察当代社会在方法论上的意义。高:观察当代世界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什么?现在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国家垄断社会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两种社会制度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因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 演变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一词的德辛是何许人?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4-46,共3页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方最早是何时出现的以及后来如何演变的,我从50年代起读书时就注意搜集并摘记有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于1980年6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第40期刊有蔡声宁同志写的《...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方最早是何时出现的以及后来如何演变的,我从50年代起读书时就注意搜集并摘记有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于1980年6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第40期刊有蔡声宁同志写的《试论“社会主义”一词的起源》,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西方社会大百科全书》第七卷说:汉斯·谟勒在《社会主义一词及其同义词的起源和历史》一书中,把‘社会主义’一词已追溯到本尼迪克丁时期的安塞尔姆·德生(1699—1772年).1753年他在论战中为了明确起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古典自然法学派 本尼迪克 天主教 斯大林著作研究 社会主义者 启蒙运动 人的社会性 神学家 马克思主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基布兹”的奇迹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2-127,共6页
以色列“基布兹”的奇迹高放一、以色列的三大奇迹和基布兹的基础作用以色列位于西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立的新兴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大奇迹引起举世瞩目。第一,这个地属亚洲的国家主要居民都是欧洲人,即由散居欧美各国的犹太人... 以色列“基布兹”的奇迹高放一、以色列的三大奇迹和基布兹的基础作用以色列位于西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立的新兴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大奇迹引起举世瞩目。第一,这个地属亚洲的国家主要居民都是欧洲人,即由散居欧美各国的犹太人回国组成。犹太人即以色列人,其远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布兹 犹太人 社会主义 巴勒斯坦 复国主义 共产主义 统一工人党 以色列国 犹太王国 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成就与经验教训——建国50周年沉思录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放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9-17,共9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毛泽东 建国50周年 经验教训 苏联模式 《邓小平文选》 “左” 发展生产力 伟大成就 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否必然失败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0,共6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其中最主要的是几任领导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斯大林的错误根源在于急于求成的“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以及极权主义的党政领导体制,结果一直未能改掉这些弊端。但即使到了这一步,也...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其中最主要的是几任领导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斯大林的错误根源在于急于求成的“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以及极权主义的党政领导体制,结果一直未能改掉这些弊端。但即使到了这一步,也不是完全没有救治的可能。只是因为戈尔巴乔夫平庸、私心太重并未能对症下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彻底失败。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应吸取其主要的经验教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时期 社会主义改革 党内民主 党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赫鲁晓夫 马列主义 极权主义 党政领导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理论”的结构——肯尼思·华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解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征宇 《国际论坛》 2003年第2期43-51,共9页
198 0年代以来 ,肯尼思·华尔兹创立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虽然一直在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 ,人们对这一理论却始终抱有许多错误认识。本文指出 ,华尔兹的理论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结构决定主义理论 ,而是... 198 0年代以来 ,肯尼思·华尔兹创立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虽然一直在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 ,人们对这一理论却始终抱有许多错误认识。本文指出 ,华尔兹的理论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结构决定主义理论 ,而是一种关于无政府状态中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在强调“结构”的作用的同时 ,并没有排斥单元层次变量的重要作用 ;华尔兹理论的实质可以被概括为是一种无政府状态决定论 ,而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就是其演绎逻辑上存在着过分简单化的倾向。鉴于冷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 ,本文在最后部分还特别探讨了华尔兹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理论” 肯尼思·华尔兹 结构现实主义 国际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僚主义及其治理: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爱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8期37-40,共4页
一、官僚机构、官僚和官僚主义对官僚和官僚机构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客观的描述,另一种是贬义的评价。公共选择理论是从前者的角度来分析官僚及官僚机构的。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官僚机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组织形式,它和其它社... 一、官僚机构、官僚和官僚主义对官僚和官僚机构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客观的描述,另一种是贬义的评价。公共选择理论是从前者的角度来分析官僚及官僚机构的。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官僚机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组织形式,它和其它社会组织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其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官僚主义 经济人假定 公共产品 官僚机构 预算拨款 政府机构 政府效率 行为动机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维埃民主的历史意义及实践教训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德占 蒲国良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9-33,共5页
苏维埃是20世纪政治史上的一个新现象,其初始形态渊源于俄国无产阶级自发的革命创造,是人民民主和革命民主的物化形态,它反映了被压迫的劳动者阶级渴求解放和参与社会及政治管理的强烈愿望。作为一种与议会体制相并行的新的民主机制... 苏维埃是20世纪政治史上的一个新现象,其初始形态渊源于俄国无产阶级自发的革命创造,是人民民主和革命民主的物化形态,它反映了被压迫的劳动者阶级渴求解放和参与社会及政治管理的强烈愿望。作为一种与议会体制相并行的新的民主机制,苏维埃构成了对议会制的直接的和有力的挑战。苏维埃的实践是新型民主的一次伟大尝试,其意义是深远的、不可磨灭的。但就总体而言,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苏维埃体制并不是很成功的。然而,无论如何,苏维埃体制70多年的实践探索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其意义是深远的,经验是丰富的,教训是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苏维埃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