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对基本关系 |
钟爱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2
|
21世纪中国国际地位前瞻 |
宋新宁
陈岳
|
《新视野》
|
1994 |
0 |
|
3
|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基础与特征 |
吴春华
朱一涛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3 |
4
|
|
4
|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
张小劲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5
|
从尼克松到克林顿: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变化 |
杨光斌
|
《国际论坛》
|
1999 |
8
|
|
6
|
“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述要 |
张小劲
高立鹏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7
|
百年来改变中国面貌最大的一门首要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
高放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0 |
|
8
|
社会流动论的政治分析 |
杨光斌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9
|
可贵的探索与创新的成果——评聂运麟著《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
郑建邦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0
|
一部研究布哈林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力作─—《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评介 |
郑建邦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11
|
现代化视野下村落家族势力的复兴:寄生性的再生长 |
李明照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0
|
|
12
|
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 |
景跃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13
|
|
13
|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
高放
向文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4
|
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一词的德辛是何许人? |
高放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5
|
以色列“基布兹”的奇迹 |
高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6
|
伟大成就与经验教训——建国50周年沉思录 |
高放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5
|
|
17
|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否必然失败 |
高放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8
|
“结构理论”的结构——肯尼思·华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解析 |
吴征宇
|
《国际论坛》
|
2003 |
11
|
|
19
|
官僚主义及其治理: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 |
钟爱军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9 |
9
|
|
20
|
论苏维埃民主的历史意义及实践教训 |
秦德占
蒲国良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199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