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在”、“内在”与“超在”——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光沪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43-55,共13页
本文从“全球宗教哲学”的角度出发 ,把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范畴即“存在” ,界定为“使在”(使世界存在 )、“内在”(内在于世界 )和“超在”(超越于世界 )的“真正的神秘” ,即无形无相又难以描述、看似“空、无、非”实为“实、有、是... 本文从“全球宗教哲学”的角度出发 ,把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范畴即“存在” ,界定为“使在”(使世界存在 )、“内在”(内在于世界 )和“超在”(超越于世界 )的“真正的神秘” ,即无形无相又难以描述、看似“空、无、非”实为“实、有、是”的世界本源。作者从儒、释、道等中国宗教哲学以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圣经宗教哲学的本体论引证大量的理论表达 ,支持了上述界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哲学 本体论 “存在” “超在” “内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机长的国际航班——对“全球化—区域化”的宗教哲学省思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光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经济的全球化和精神文明的区域化、个体化构成了人类当今的生存处境。全球化的经济重心需要政治安排或制度层面的补充 ,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和全球民主的思考因此而提出。在政治安排和制度安排之外 ,还需要精神层面的补充 ,宗教能... 经济的全球化和精神文明的区域化、个体化构成了人类当今的生存处境。全球化的经济重心需要政治安排或制度层面的补充 ,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和全球民主的思考因此而提出。在政治安排和制度安排之外 ,还需要精神层面的补充 ,宗教能提供使世界多元和谐的精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 经济重心 全球化 机长 制度安排 国际航班 世界 政治安排 政治共同体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复兴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光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本文首先针对流行的关于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关系的三个误解,从基督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与中古文明的关系和文艺复兴的倾向三个方面作出了澄清;随后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基础,来自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精神一致;最后... 本文首先针对流行的关于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关系的三个误解,从基督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与中古文明的关系和文艺复兴的倾向三个方面作出了澄清;随后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基础,来自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精神一致;最后聚焦于人的意志自由、人格尊严以及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辨证张力等微妙的深度问题,论证了文艺复兴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的正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基督宗教 人文主义 自由 尊严 《愚人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柏青 李作霖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5-58,共4页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 ,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气具备的三层涵义 :生成、生命、生态 ,对中国人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中国人的审美观照方式所采取仰观俯察 ,远...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 ,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气具备的三层涵义 :生成、生命、生态 ,对中国人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中国人的审美观照方式所采取仰观俯察 ,远近往还的散点游目 ,在进行纵深观赏时 ,则讲究品味、体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方式 游目 品味 体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气论及其哲学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柏青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
气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本文对庄子的气论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其"气"具有的三种基本意义。
关键词 庄子 “气” 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与普世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光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0,共4页
这是以儒学与基督教间文明对话为内容的第二次笔谈。霍普金斯先生指出,从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中可以提炼出三种值得学习的类型,即和平、富足、和谐。何光沪先生指出,"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最基本或最低层次的普世价... 这是以儒学与基督教间文明对话为内容的第二次笔谈。霍普金斯先生指出,从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中可以提炼出三种值得学习的类型,即和平、富足、和谐。何光沪先生指出,"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最基本或最低层次的普世价值是"和平、公平、诚信、友善",中间层次即精神层次的普世价值是"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最高层次即宇宙层次的普世价值是"天下一家、众生平等、万物一体、敬天爱人"。崔英辰先生认为,"从近代向脱近代"这一时代转换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都渗透着对宗教的认识,这需要从根本上反思西方基督教神学排他性的真理观,并探索新的宗教观。黄玉顺先生倡导"生活儒学"和"中国正义论"。中国正义论的理论结构是:仁爱→利益→良知→正义→理性→制度→和谐,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义"的诠释,提出两条正义原则:(1)正当性原则(公正性准则、公平性准则);(2)适宜性原则(时宜性准则、地宜性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价值”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 文化平等 民族平等 有文化 普遍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宋初天台教籍复归中土问题的再检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风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2-40,共9页
在五代、宋初天台教籍复归中土的问题上 ,“遣使日本”说既确乎有据 ,“遣使高丽”说亦难以否认 ,那么 ,最有可能的大概还是往日本、高丽两国皆曾遣使求取天台教籍。至于遣使求籍及教籍复归的时间 ,或如何勇强氏所言 ,吴越求经日本是在... 在五代、宋初天台教籍复归中土的问题上 ,“遣使日本”说既确乎有据 ,“遣使高丽”说亦难以否认 ,那么 ,最有可能的大概还是往日本、高丽两国皆曾遣使求取天台教籍。至于遣使求籍及教籍复归的时间 ,或如何勇强氏所言 ,吴越求经日本是在汉、周之际 ,而求经高丽则是在宋朝初年。此外 ,如木宫泰彦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在宋初之后 ,随着中国与高丽、日本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亦陆续有包括天台教典在内的佛教典籍自高丽、日本复归中土。不过 ,那多半是吴越亡国之后的事了。在天台教籍复还中国一事上 ,史料对义寂、德韶及吴越王钱三人所起作用的记述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宋初 天台教籍 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圣经》的苦修主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列民 何光沪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5,共9页
国人都熟知韦伯对新教苦修主义的分析阐述,而这种理论的经典性依据就是基督教《圣经》。《圣经》被认为是上帝默示的经典,也是基督教各教派苦修主义的根本性依据。从传统的“历史—文法释经法”视角来看,无论是《旧约》的各类书卷,还是... 国人都熟知韦伯对新教苦修主义的分析阐述,而这种理论的经典性依据就是基督教《圣经》。《圣经》被认为是上帝默示的经典,也是基督教各教派苦修主义的根本性依据。从传统的“历史—文法释经法”视角来看,无论是《旧约》的各类书卷,还是《新约》中耶稣和使徒的各种教诲,都有大量涉及或清晰地指向苦修主义的经文。它们包括从完全的禁欲、独身,直至普通的斋戒、圣洁、施舍等十余种形式。《旧约》苦修主义以禁食和圣洁为主,意在使当事人或场所更加洁净,从而获得上帝的恩典或者赦免;《新约》则以基督道成肉身,拯救世人的福音进一步倡导奉献服侍的信仰生活,蕴含着隐修和非隐修的苦修主义思想和制度雏形。《圣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圣经》 苦修主义 宗教信仰 性禁欲 隐修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