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国家教委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年会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兆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6+8+5+7,共5页
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国家教委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年会综述徐兆仁国家教委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年会于1997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广州中山大... 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国家教委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年会综述徐兆仁国家教委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年会于1997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隆重召开。国家教委高校历史学科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历史学专业 学科教学 历史学科 高校历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改革力度 培养目标 国家教委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略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世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英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联合委员会委员、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巴里·布赞教授和理查德·利特尔教授合著的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力作《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的再重建》出版后,引发了对目前...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英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联合委员会委员、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巴里·布赞教授和理查德·利特尔教授合著的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力作《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的再重建》出版后,引发了对目前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对"主权"和"平等"等基本准则的争论。本文认为历史变化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由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所规定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权"和"平等"原则没有过时;全球化不等于美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国际关系 主权 平等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士钊与中国近代文法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双林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在中国近代文法体系建立过程中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开山之作 ,但其中仍存在一些缺陷。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文法著作 ,其根据西方文法 ,对词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它对《马氏文通》在诸多方面... :在中国近代文法体系建立过程中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开山之作 ,但其中仍存在一些缺陷。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文法著作 ,其根据西方文法 ,对词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它对《马氏文通》在诸多方面有了继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在 :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 ,并使之逐渐稳定下来 ;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 ;继承了《马氏文通》研究对象的古典性 ,语言更为明白晓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士钊 中等国文典 中国 近代 文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历史学的“供需见面”——兼谈史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4
作者 杨权 《江汉论坛》 1986年第6期67-69,共3页
继哲学界指出"哲学的危机"后,史学界也有部分同志发出了正视"历史学的危机"的呼吁,主张从目的、方法、课题、重心和研究主体本身等等对历史研究进行变革.一些同志在应用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 继哲学界指出"哲学的危机"后,史学界也有部分同志发出了正视"历史学的危机"的呼吁,主张从目的、方法、课题、重心和研究主体本身等等对历史研究进行变革.一些同志在应用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率论、数学计量和统计方法等)方面也做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尝试.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我们认为,史学研究确实面临着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在观念上、方法上对这一学科进行革新,促使其向纵深发展,实现研究的立体化、综合和精确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这一思考探索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功能 历史学 学术价值 供需见面 史学研究 研究课题 史学界 自然科学方法论 历史研究 纵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妇女教育平等权的演进 被引量:9
5
作者 何黎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妇女教育权是妇女各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妇女为获得教育平等权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这项斗争起于 1 9世纪末 ,至 2 0世纪初期 ,妇女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华民国的创建 ,使初具规模的妇... 妇女教育权是妇女各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妇女为获得教育平等权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这项斗争起于 1 9世纪末 ,至 2 0世纪初期 ,妇女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华民国的创建 ,使初具规模的妇女教育得到迅速扩大 ,但是妇女仍然没有获得教育的平等权利。“五四”时期 ,妇女争取教育平等权运动才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并最终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教育 平等权 清末明初 中国 近代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深层”结构的历史——年鉴学派对心态史和历史人类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近几十年来,法国年鉴学派在欧洲占有重要位置。而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作为年鉴派极为重视的研究领域,经过几代学者的耕耘,到目前已经成为法国新史学家活动的主要内容。文章在深入阐述了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的兴起过程之后,集中分析了这两... 近几十年来,法国年鉴学派在欧洲占有重要位置。而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作为年鉴派极为重视的研究领域,经过几代学者的耕耘,到目前已经成为法国新史学家活动的主要内容。文章在深入阐述了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的兴起过程之后,集中分析了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的研究取向,指出:以长时段为研究对象,借助表象符号系统进行迂回研究;从差异性中认识文化的独特性;跨学科研究等等是年鉴派对当代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心态史 文化人类学 年鉴学派 长时段 历史学家 研究取向 研究历史 布洛克 理论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律令关系试探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忠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102,共13页
秦汉是律令法系形成的初期阶段,与律令法系堪称最发达的唐代相比,此时的律令关系颇为复杂,而这种复杂源于早期律令所具有的特殊性。结合传世典籍与出土简牍,从"律令转化"、"律主令辅"、"律令分途"三个方... 秦汉是律令法系形成的初期阶段,与律令法系堪称最发达的唐代相比,此时的律令关系颇为复杂,而这种复杂源于早期律令所具有的特殊性。结合传世典籍与出土简牍,从"律令转化"、"律主令辅"、"律令分途"三个方面入手,探析律令法系形成初期的律令关系问题,能够推动中国古代律令法系特质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令关系 律令转化 律主令辅 律令分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妇女争取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斗争历程 被引量:6
8
作者 何黎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55,共7页
中国妇女拥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法律权利,始于民国时期。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毫无法律权利。直到近代,受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解放的呼声渐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她们才提出了享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权利的要求... 中国妇女拥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法律权利,始于民国时期。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毫无法律权利。直到近代,受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解放的呼声渐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她们才提出了享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权利的要求,并为之展开斗争。从五四时期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权 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 女子继承权 中国妇女运动 法律权利 女权运动 财产继承权 女子参政 约翰·穆勒 女界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辨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诸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该学派几个显著特点的分析与对几位有代表性史学家作品和观点的考察,认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反对机械唯物论所导致的历史分析中的简...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诸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该学派几个显著特点的分析与对几位有代表性史学家作品和观点的考察,认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反对机械唯物论所导致的历史分析中的简单化、模式化倾向;他们强调经济和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又反对非决定论或多元决定论;他们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又不唯阶级斗争决定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这些成果将对我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阶级斗争 工人阶级 英国 历史分析 霍布斯鲍姆 资本主义起源 经济决定论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9世纪中国史学的大众化历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小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中国古代史学由于统治者的控制与利用 ,其贵族化趋势日益明显并形成“正统史学”独占史坛的局面。正统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 ,弱化了史学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面向普通民众的史学活动逐步兴起并日趋活跃 ,中国... 中国古代史学由于统治者的控制与利用 ,其贵族化趋势日益明显并形成“正统史学”独占史坛的局面。正统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 ,弱化了史学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面向普通民众的史学活动逐步兴起并日趋活跃 ,中国史学开始了它的大众化进程。 11— 19世纪是这一进程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先后经历了 11世纪中叶至 14世纪后期传播方式的大众化和 14世纪后期至 19世纪末著作形式的大众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史学 大众化历程 社会功能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认识的十大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兆仁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6期75-80,共6页
历史认识论是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探讨历史认识的特点、功能及其与现实实践活动的关系;研究历史认识的客观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深入地认识与研究历史,提高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发挥历史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历史认识论是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探讨历史认识的特点、功能及其与现实实践活动的关系;研究历史认识的客观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深入地认识与研究历史,提高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发挥历史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应有功用。为此,本文拟就历史认识的十个特性作一粗浅的论述。一、包容性史学与别的学科不同,其内容经天纬地、无所不包。马克思种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可察,以把它们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人类史 自然史 自然科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活动 历史认识 客观规律 指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牛润珍 《河北学刊》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孔子撰《春秋》,书“王正月”,经《公羊传》发挥为“大一统”之说,至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形成了完整的儒家大一统思想。经汉儒“包装”,大一统又被奉为“正统”,受到历代帝王的认同,无不以“正统”思想为指导,实践其政治... 孔子撰《春秋》,书“王正月”,经《公羊传》发挥为“大一统”之说,至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形成了完整的儒家大一统思想。经汉儒“包装”,大一统又被奉为“正统”,受到历代帝王的认同,无不以“正统”思想为指导,实践其政治一统的理想,使大一统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大一统思想又是凝聚华厦民族的精神支柱、现代集体主义思想和国家统一意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大一统 历史作用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棉铁主义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克锋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76-84,共9页
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并不仅仅是其创办实业的个人体会和指导思想,而是一种统揽全局的中国工业化的宏伟发展战略,远远超越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张謇 工业化 棉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史学史的新探索——读瞿林东先生《中国史学史纲》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润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7-99,共3页
1 92 7年梁启超提出“史学史的做法”。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 ,白寿彝、吴泽、杨翼骧、尹达等对史学史的编纂方法作了新探索。史学史著述或循梁启超“做法” ,或依社会形态划限 ,或按古、近代分段 ,各有优劣。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 ... 1 92 7年梁启超提出“史学史的做法”。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 ,白寿彝、吴泽、杨翼骧、尹达等对史学史的编纂方法作了新探索。史学史著述或循梁启超“做法” ,或依社会形态划限 ,或按古、近代分段 ,各有优劣。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 ,对史学作会通考察 ,适当处理史学史与通史之关系 ,分史学为传统与新史学两时期 ,注重史学理论的阐述 ,甚具特点 ,实践了白寿彝的史学史编纂思想 ,为史学史研究昭示了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林东 中国史学史 编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特征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黎萍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将妇女教育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把妇女教育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使中国共产党区域的妇女教育形成了鲜明的革命性、平民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特征,从而在全国开创了一条全...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将妇女教育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把妇女教育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使中国共产党区域的妇女教育形成了鲜明的革命性、平民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特征,从而在全国开创了一条全新而成功的发展妇女教育的道路,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革命根据地 妇女教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余年来中国学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文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中国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和阶段划分问题的研究历来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进行论述;50年代中后期曾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鸣;80年代以来,关于二次大战性质问题的观点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学者们... 中国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和阶段划分问题的研究历来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进行论述;50年代中后期曾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鸣;80年代以来,关于二次大战性质问题的观点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阶段划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确定二次大战性质的标准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阶段划分 标准和依据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克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晚清政府丧失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政治改革时机,它已经不具备实现政治变革的主体资质。财政危机、经济破产以及严重的民族矛盾和族群冲突,导致了晚清立宪运动的失败。晚清立宪运动失败的历史与现实启示:民主宪政始终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进... 晚清政府丧失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政治改革时机,它已经不具备实现政治变革的主体资质。财政危机、经济破产以及严重的民族矛盾和族群冲突,导致了晚清立宪运动的失败。晚清立宪运动失败的历史与现实启示:民主宪政始终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瓶颈;危机变革不但不能缓和社会政治危机,更不可能根本解决现实社会政治危机;当今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实行民主宪政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立宪运动 失败原因 历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史学发展的形态演进与特征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0-86,共7页
中国史学诞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其存在形式是以全民性为特征的原生形态的史学。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统治阶级的控制和利用下,中国史学由原生形态的史学向以庙堂化为特征的过渡形态的史学逐步转变。过渡形态的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 中国史学诞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其存在形式是以全民性为特征的原生形态的史学。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统治阶级的控制和利用下,中国史学由原生形态的史学向以庙堂化为特征的过渡形态的史学逐步转变。过渡形态的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与史学的性质和目的相背离,这种背离最终引发了史学向自身本性的回归,中国史学开始了由过渡形态的史学向以大众化为特征的终极形态的史学转化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形态演进 庙堂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赌与纵赌:历史演绎的悖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双林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6A期62-64,共3页
纵观两千年多来的中国禁赌史,可以发现,在赌与禁赌、立法与执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讨论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赌博现象总是禁而不止,可以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找出种种原因,但归结到一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甚至立法者自毁法禁,这是所有... 纵观两千年多来的中国禁赌史,可以发现,在赌与禁赌、立法与执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讨论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赌博现象总是禁而不止,可以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找出种种原因,但归结到一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甚至立法者自毁法禁,这是所有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对于这一点,顾炎武当年曾经谈过,我们今天仍然必须强调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演绎 禁赌 悖论 中国历史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赌博现象 原因 执法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笔记:对中国式“二元经济”的理论探讨
20
作者 张研 牛贯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09,共8页
清代康乾盛世在长期粗略的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在全国性市场网络连为一体的经济格局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二元经济”。一元是沿江沿海形成专业化生产区的早期近代化经济,一元是其他各类地区包括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 清代康乾盛世在长期粗略的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在全国性市场网络连为一体的经济格局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二元经济”。一元是沿江沿海形成专业化生产区的早期近代化经济,一元是其他各类地区包括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在内的“十分发达”的传统经济体系①。在这种格局中,传统经济与近代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和经济发展后进地区并存,它们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认定的那种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截然对立或毫不相关的“二元”,也不是传统经济体系处于被动和无所作为地位的“二元”,而是对立统一、共生互补的“二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中国式 学习笔记 传统农业 西方经济学家 经济体系 传统经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