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春荣
贾铁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3,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体现了我们党充分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高校因其教育救国的价值取向、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率先响应以及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超前性和创新性而独领风骚,...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体现了我们党充分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高校因其教育救国的价值取向、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率先响应以及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超前性和创新性而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其求实、求进的特征已经融入今天大学的血脉,构成今天教育系统文化自信的基石。对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早期创办高等教育的本土经验进行梳理、阐释,有助于进一步从教育的角度树立文化自信,坚定历史自信,更深入理解和践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重要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湖南自修大学
陕北公学
教育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个结合”理论成果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
2
作者
曹清波
刘春荣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多元化与相互交融的态势。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典范与实践结晶,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深远。该思想不仅通过构建平等互鉴、包容共生、共同发...
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多元化与相互交融的态势。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典范与实践结晶,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深远。该思想不仅通过构建平等互鉴、包容共生、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交往范式,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与创新性解决方案,更从三重维度系统回应了全球文明治理的核心议题:其一,通过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重塑文明对话的价值共识;其二,依托文化主体性理论保障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存续;其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文明发展路径选择。这种兼具历史纵深与全球视野的理论创新,为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文明新秩序确立了科学的认识论框架与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交流互鉴
文化主体性
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鸿年自杀与“二次革命”的若干记忆——解读吴玉章致任鸿隽的一封信札
3
作者
张丁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6,共3页
今年初,任尔宁先生来访,带来他新发现的一份材料,是吴玉章写给任鸿隽的一封信札的复印件。信的落款是7月3日,从文意可知此信写于1913年。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叔祖,此信详细记述了他的四叔祖、同盟会员任鸿年自杀身亡的经过,以及关...
今年初,任尔宁先生来访,带来他新发现的一份材料,是吴玉章写给任鸿隽的一封信札的复印件。信的落款是7月3日,从文意可知此信写于1913年。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叔祖,此信详细记述了他的四叔祖、同盟会员任鸿年自杀身亡的经过,以及关于“二次革命”的若干史实。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重温和解读这封信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革命”
任鸿隽
吴玉章
信札
解读
自杀
记忆
同盟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春荣
贾铁英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3,共9页
文摘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体现了我们党充分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高校因其教育救国的价值取向、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率先响应以及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超前性和创新性而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其求实、求进的特征已经融入今天大学的血脉,构成今天教育系统文化自信的基石。对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早期创办高等教育的本土经验进行梳理、阐释,有助于进一步从教育的角度树立文化自信,坚定历史自信,更深入理解和践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重要论断。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湖南自修大学
陕北公学
教育救国
Key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Hunan Self-Study University
North-Shanxi Public School
patriotism-basededucation
分类号
D6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结合”理论成果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
2
作者
曹清波
刘春荣
机构
内蒙古医科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
校史馆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项目号:17ADZD9)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以大思政推进高校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项目号:NGJGH202340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多元化与相互交融的态势。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典范与实践结晶,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深远。该思想不仅通过构建平等互鉴、包容共生、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交往范式,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与创新性解决方案,更从三重维度系统回应了全球文明治理的核心议题:其一,通过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重塑文明对话的价值共识;其二,依托文化主体性理论保障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存续;其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文明发展路径选择。这种兼具历史纵深与全球视野的理论创新,为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文明新秩序确立了科学的认识论框架与方法论体系。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交流互鉴
文化主体性
全人类共同价值
Keywords
Two Integrations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Cultural Subjectivity
Common Values of Humanity
分类号
D82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鸿年自杀与“二次革命”的若干记忆——解读吴玉章致任鸿隽的一封信札
3
作者
张丁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家书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6,共3页
文摘
今年初,任尔宁先生来访,带来他新发现的一份材料,是吴玉章写给任鸿隽的一封信札的复印件。信的落款是7月3日,从文意可知此信写于1913年。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叔祖,此信详细记述了他的四叔祖、同盟会员任鸿年自杀身亡的经过,以及关于“二次革命”的若干史实。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重温和解读这封信札,
关键词
“二次革命”
任鸿隽
吴玉章
信札
解读
自杀
记忆
同盟会员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的案例研究
刘春荣
贾铁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个结合”理论成果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
曹清波
刘春荣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任鸿年自杀与“二次革命”的若干记忆——解读吴玉章致任鸿隽的一封信札
张丁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