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可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4,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全国已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区域经济合作在活跃国民经济与地区经济、协调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也遇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全国已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区域经济合作在活跃国民经济与地区经济、协调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障碍,一部分经济协作区难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定与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将要求我们重新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思路,重新认识区域经济合作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区域经济 合作发展 中央与地方政府 规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区域市场 经济协作区 利益获得 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群 陈迎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对一国意义重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还不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建议 ,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对一国意义重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还不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建议 ,以推进新世纪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 被引量:426
3
作者 叶裕民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7-31,共5页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大部分都属于初步实 现现代化的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还处于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阶段。因此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会城市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可云 项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3,60,共4页
城市国际化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与其他国际城市逐步接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城市的物质、文化与信息的交流,实现城市发展利益的最大化。在目前城市国际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分因素... 城市国际化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与其他国际城市逐步接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城市的物质、文化与信息的交流,实现城市发展利益的最大化。在目前城市国际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分因素排名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分排名的分类比较分析,最后根据综合得分通过类间距法将所有省会城市分为三类,并提出各类城市在不同城市国际化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水平 世界城市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的使用原则和教学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殿廷 安虎森 孙久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马工程"教材《区域经济学》凝聚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心血,大致可以代表国内区域经济学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应该得到尊重和推广使用。区域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讲好、学好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马工程"教材《区域经济学》凝聚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心血,大致可以代表国内区域经济学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应该得到尊重和推广使用。区域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讲好、学好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相关学科衔接协调。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要注意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最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如与当地发改委、规划部门联合办学,还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敦促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不建议采取简单闭卷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工程” 区域经济学 教材 教学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经济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久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59,共4页
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其自身有突出的运行特点、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区域经济的内容及模式 ,可以正确制定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当中 ,应当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国家 地区 西部大开发 产业结构 区域贸易 区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培 施晓丽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7-41,共5页
与传统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相比,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运用截面数据回归对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论显示: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具有不同的增长水平,城市经济增长也存在“中部塌陷”问题。城市内部的产... 与传统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相比,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运用截面数据回归对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论显示: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具有不同的增长水平,城市经济增长也存在“中部塌陷”问题。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密集度、对外开放程度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增长 THEIL指数 加权变异系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紊乱的根源
8
作者 胡睿宪 崔菊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2期16-19,共4页
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分析 ,在得出区域经济关系有可能紊乱这一结论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条件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格局中的地位 ,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紊乱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博弈 利益主体 宏观经济 调控效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9
作者 张可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35,共7页
中国工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张可云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普遍重视并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新的发展道路。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且其产品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影响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 中国工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张可云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普遍重视并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新的发展道路。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且其产品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影响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资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环境资源 对策研 环保产业 中国工业 “三废”污染 土壤污染 有机污染物 农业发展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区域集团化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
10
作者 侯景新 高密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国际区域集团的类型,论述国际区域集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作用—近吸作用和远激作用。并提出在贯彻全方位对外开放方针中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 区域集团化 对外经济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能源基地经济区产业结物调整
11
作者 宋全启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2-57,共6页
作为中国特大型能源基地经济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宁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结构性矛盾也愈来愈明显,经济发展陷于结构性困境之中。如何实现能源基地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该区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任... 作为中国特大型能源基地经济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宁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结构性矛盾也愈来愈明显,经济发展陷于结构性困境之中。如何实现能源基地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该区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水平落后。目前能源基地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是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体的重型结构,结构层次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基地 产业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趋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久文 邓慧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根据区域趋同基本理论,采用新古典方法,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σ趋同和β趋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差距以及北京、天津显著的综合区位优势是造成京津冀区域趋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区域趋同 京津冀经济增长 结构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规制的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萌 沐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对于正在走向市场化的电力产业而言,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各种直接规制,既是电力市场化的制度前提,也是电力市场化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区域电力市场规制既是电力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电力市场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对于正在走向市场化的电力产业而言,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各种直接规制,既是电力市场化的制度前提,也是电力市场化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区域电力市场规制既是电力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电力市场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中央与区域电力监管机构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其规制的重心和方式的不同。相对于中央电力规制提出与确定统一的规制政策、法律和法规而言,区域电力市场的规制主要应侧重于维护和保障区域电力市场乃至区域电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体到执行层面,区域电力市场规制的重心和着力点主要是进入的合法性、竞争的有效性、交易的规范与公平性以及运营的安全性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电力市场 区域市场 市场规制 监管机构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根索 侯景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2,共5页
资源型区域经济依托资源而兴,围绕资源产业化而发展。目前,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又提出以资源换优势,以资源换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区域出现的... 资源型区域经济依托资源而兴,围绕资源产业化而发展。目前,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又提出以资源换优势,以资源换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区域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探索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路,为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可持续发展 资源产业化 创新体系 城镇网络化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以淄博市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付晓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区域在国家内部相对的完整性、独立性以及独特的“个性”等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在其构建时 ,就不能完全照搬国家创新系统的做法 ,需要按照各个区域的特色来设计区域创新系统。文章以淄博市为例 ,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设计原则、目标定位。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框架设计 目标定位 淄博市 时序进程 关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丽萍 郭宝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是推动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三大机制。产业的发展是驱使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聚集以及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磁场效应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变迁和比较利益... 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是推动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推动机制三大机制。产业的发展是驱使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聚集以及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磁场效应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变迁和比较利益的推动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三大机制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形成机制 经济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市场理论再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可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区域市场 区域经济 市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可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社会经济 青藏高原 中央财政补助 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破坏 旅游业 休闲度假 水能资源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战略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可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战略产业 主导产业 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 环保产业 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业 西藏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裕民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7-60,共4页
20世纪末 ,北京、上海等一批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迅速崛起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大连就是其中之一。大连作为国际性城市的崛起 ,首先得益于它良好的区域基础、区位优势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极具超前意识的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脚踏实地... 20世纪末 ,北京、上海等一批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迅速崛起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大连就是其中之一。大连作为国际性城市的崛起 ,首先得益于它良好的区域基础、区位优势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极具超前意识的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脚踏实地的实施手段。按照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大连市的现代化水平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 ,居第六位。同时 ,大连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营造国际性城市的文化氛围 ,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为迎接 2 1世纪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性城市 成就 问题 大连市 城市发展 现代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