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45
1
作者 盛来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73,共2页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heories of labor migration.Accordingly the history includes 3 phases:before the 2 nd World War,from the 2 nd World War to 1980 and from 1980 on.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理论 外国 劳动力市场 就业选择 人口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誉诉求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家禽养殖户污染物处理方式选择为例 被引量:93
2
作者 徐志刚 张炯 仇焕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52,共9页
面临严峻的农村面源污染形势,政府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无法实现有效监督。构建自主治理制度,激励农户践行亲环境行为,将成为未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路径选择之一。如何有效规范农户污染处理行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 面临严峻的农村面源污染形势,政府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无法实现有效监督。构建自主治理制度,激励农户践行亲环境行为,将成为未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路径选择之一。如何有效规范农户污染处理行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声誉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在农村"熟人社会"场域下,农户声誉诉求对其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农户家禽养殖污染处理行为为例,利用全国8个省330户家禽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通过4个指标测度了农户社会声誉诉求的强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加权平均方法分别构建了农户声誉诉求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应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声誉诉求对养殖户污染物废弃行为存在抑制作用的假说,并比较了现行政府规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声誉诉求对其亲环境行为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引导对养殖户污染物废弃的抑制作用显著,而政府管制措施却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个人对声誉关注程度越高,违反社会准则的成本就越高,个人就有越强的动机遵守社会规范、自我约束污染物废弃行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中存在较强的社会规制作用和社区成员参与公共环境自觉维护的激励机制。第二,在强制性环境管制难以有效实现的农村环境下,政府通过引导和宣传诱致农户自觉践行亲环境行为,构建环境自我监督机制,或可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强化社区成员声誉效用和社会责任意识可成为乡村环境治理相关法律和公共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诉求 熟人社会 亲环境 家禽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洋 谭文兵 +1 位作者 陈传波 鲁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4-166,共3页
根据土地整理工程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模型,对土地整理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旨在为土地整理的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湖北省咸宁市的土地整理项目,通过该模型进行分析,对该项目的田块划分及土地平... 根据土地整理工程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模型,对土地整理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旨在为土地整理的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湖北省咸宁市的土地整理项目,通过该模型进行分析,对该项目的田块划分及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进行了评价,该评价结果与土地整理结束后的验收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表明运用该模型的判别基本上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模糊数学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家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杨菊华 陈传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62,共15页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家庭规模、代数、结构和居住安排等方面,描述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特征。结果表明,家庭规模为2.46人;平均1.54代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68.6%),单人家庭次之(占27.0%),主干家...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家庭规模、代数、结构和居住安排等方面,描述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特征。结果表明,家庭规模为2.46人;平均1.54代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68.6%),单人家庭次之(占27.0%),主干家庭和其他家庭各占3.3%和1.1%;2/3的子女与流动父母同住。但是,全国的平均水平掩盖了较大的地区性差别:中部地区和跨县流动者的家庭规模最大、代数最多、家庭结构更复杂、子女更易与父母团聚,而在东部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带跨省流动者中,家庭规模最小、代数最少、结构最简单,团聚更不易。这些特点透视出,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家庭团聚设置的门槛不同,同时也折射出流动人口的自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 家庭规模 家庭结构 居住安排 家庭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103
5
作者 杨菊华 陈传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71,共13页
在明确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流动人口的流动过程特征。人口流动模式存在家庭式和非家庭式流动双峰并存的特点;家庭成员多分批达到流入地,家庭团聚具有梯次性。但是,在中部地区和跨县流者中,完... 在明确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流动人口的流动过程特征。人口流动模式存在家庭式和非家庭式流动双峰并存的特点;家庭成员多分批达到流入地,家庭团聚具有梯次性。但是,在中部地区和跨县流者中,完整家庭式流动的比例最高,家庭成员团聚的批次较少、间隔较短,而在经济发达和欠发达之地,完整家庭式流动的比例都低,折射出发达地区家庭团聚的门槛或生活成本较高,而欠发达地区优质资源的不足对流动人口携家带口的吸引力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化 流动模式 流动批次 流动间隔 先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基于劳动用工制度的一个分析框架——以新疆兵团为例
6
作者 刘振中 李志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4,共6页
劳动用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地的流转。本文以新疆兵团的劳动用工制度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的新框架。通过分析新疆兵团劳动用工制度与农地流转间的深层次相互作用,发现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是阻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 劳动用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地的流转。本文以新疆兵团的劳动用工制度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的新框架。通过分析新疆兵团劳动用工制度与农地流转间的深层次相互作用,发现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是阻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接着,文章构建了破解新疆兵团农地流转困境的方案,并通过对农地流转相关主体间的博弈分析论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用工制度 新疆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