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低保制度的福利依赖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CHFS 2015—2019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宋扬 程泽睿 戴利研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90,共19页
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农村低保制度发生了三方面主要变化,包括救助金额的显著提高、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福利捆绑的加强以及受助者的就业帮扶的增多。利用各地低保标准变化形成的外生冲击,实证检验这些政策变化是否产生... 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农村低保制度发生了三方面主要变化,包括救助金额的显著提高、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福利捆绑的加强以及受助者的就业帮扶的增多。利用各地低保标准变化形成的外生冲击,实证检验这些政策变化是否产生福利依赖或提升受助者的内生发展动力,并从“收入效应”和“赋能效应”两个维度详细阐释低保制度对受助者劳动供给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2014年改革后的农村低保显著提高了受助者的就业概率,主要提高了自雇和自由职业劳动者的就业概率,但对未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临时性受雇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产生了负向影响,说明福利依赖效应在不同人群中呈现了差异化特征;第二,农村低保制度的“赋能效应”是解释受助者就业概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制度主要通过放松低保家庭预算约束、改善受助者健康状况、提供就业帮扶三个渠道增强了受助者的内生发展动力;第三,农村低保制度的“收入效应”对受助者劳动时间减少起到了主导作用,对从事非正规工作、处于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受助者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向激励。建议常态化救助帮扶应明确“保障+发展”的功能定位,采用劳动收入奖励等政策加强对受助者工作时间的激励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保 福利依赖 低收入群体 劳动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中不平等加剧因素及其治理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2,共8页
在数字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将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潮;数字社会的每个人都是数字劳动者,他们提供免费的数字劳动并催生了巨大的数字资本,平台企业通过数字资本获得巨大的利润;零工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 在数字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将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潮;数字社会的每个人都是数字劳动者,他们提供免费的数字劳动并催生了巨大的数字资本,平台企业通过数字资本获得巨大的利润;零工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不清,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数字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形式加剧了人们之间的不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助力人们终生学习,尝试征收数字税,制定涵盖零工群体的劳动保障法规,针对数字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出台相关处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数字劳动 数字资本 零工经济 数字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政治哲学处理“残障”问题的三种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规范“残障者”与正常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是平等。在社会生活中,“残障者”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学者们提出了三种处理“残障”问题的思路:德沃金的虚拟保险路径、运气平等主义路径以及阿玛蒂亚·森、安德森和... 规范“残障者”与正常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是平等。在社会生活中,“残障者”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学者们提出了三种处理“残障”问题的思路:德沃金的虚拟保险路径、运气平等主义路径以及阿玛蒂亚·森、安德森和努斯鲍姆的能力路径。对“残障”问题的处理,不应仅仅着眼于资源的分配和对残障者福利水平的提高,而应通过对公共设施、教育体制、就业环境等各方面的改进来全面促进残障者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 虚拟保险 运气平等主义 能力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