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张风雷 《中国天主教》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要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宗教中国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纲 原创性 习近平总书记 若干思考 必由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佛教净土宗的作用
2
作者 牛延锋 胡东东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6-88,133,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佛教净土宗拥有众多信众,重视实践修行,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它的信、愿、行三资粮、消业与集福、临终关怀与人间净土的思想上。
关键词 净土宗 实践修行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方立天先生的佛教文化内涵——以因果报应思想为例
3
作者 牛延锋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
方立天先生在多种场合提到了佛教文化内涵。先生认为,佛教文化内涵包括信仰、哲学理念、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风习俗等五个方面。以因果报应思想为例,对先生佛教文化内涵的解释进行解读。
关键词 方立天 佛教文化 因果报应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绎大乘遍南天:从太虚大师到法舫法师 被引量:1
4
作者 温金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2-26,共5页
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改革与世界佛教运动,曾多次出访东南亚地区,拥有同时代人少有的世界眼光。法舫法师作为太虚大师门下的杰出弟子,一生禀承太虚大师的弘法精神,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积极投身于世界佛教运动之中。他远涉南洋... 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改革与世界佛教运动,曾多次出访东南亚地区,拥有同时代人少有的世界眼光。法舫法师作为太虚大师门下的杰出弟子,一生禀承太虚大师的弘法精神,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积极投身于世界佛教运动之中。他远涉南洋,于缅甸、锡兰、印度等地,研习南传佛教,传播大乘佛法,讲述中国文化,是现代中国佛教走出去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活动中,中国佛教要走出去,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前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法舫 世界佛教运动 世佛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与庶道:蒲松龄心目中的道教形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国帅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明清时期是道教的衰落时期,道教在上层社会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然而,在蒲松龄的笔下,道教以民间化的形态重新出现,展示了另一种不同的场景:积极地参与民众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解决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甚至融合成为他... 明清时期是道教的衰落时期,道教在上层社会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然而,在蒲松龄的笔下,道教以民间化的形态重新出现,展示了另一种不同的场景:积极地参与民众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解决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甚至融合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佛教和其他民间信仰形态都产生了影响。基于此,有理由相信道教在民间的发展拥有更加深厚的潜力和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官方道教 民间道教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船山唯识思想中的“阿赖耶识”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勇 《船山学刊》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与传统唯识学的虚妄“阿赖耶识”说不同,船山的“阿赖耶识”是从发生学意义和体性的角度来看待其真实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唯识学对“阿赖耶识”的定位,实现了对唯识学的全息性的诠释和创造性的解读。
关键词 阿赖耶识 如来藏 体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通玄与日本华严思想——以李通玄对明惠的思想影响为例
7
作者 张文良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37-43,共7页
李通玄对日本华严思想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日本镰仓时代华严思想家明惠的思想中。在《解脱门义》中,明惠基于李通玄的三圣圆融观、佛光观等,对华严宗的理论和实践做了重新阐释。明惠在继承李通玄思想的同时,结合日本佛教的特色,对李通玄... 李通玄对日本华严思想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日本镰仓时代华严思想家明惠的思想中。在《解脱门义》中,明惠基于李通玄的三圣圆融观、佛光观等,对华严宗的理论和实践做了重新阐释。明惠在继承李通玄思想的同时,结合日本佛教的特色,对李通玄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吸收了弥勒上生信仰和密教信仰的要素。明惠的华严思想最重要的特色是建立佛光观等观想的仪轨,将在中国展开的义理华严改造为仪轨华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通玄 明惠 佛光观 《解脱门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藏如来藏缘起的思想特质
8
作者 杨玉飞 张文良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1-15,共5页
如来藏是存在论或修行论的概念,缘起则是生成论的概念,两者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来藏思想传到中国之后,其内涵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来藏与缘起的结合在净影寺慧远与智俨那里已初露端倪,待至法藏集于大成。不仅如此,法藏还将“如来藏缘起... 如来藏是存在论或修行论的概念,缘起则是生成论的概念,两者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来藏思想传到中国之后,其内涵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来藏与缘起的结合在净影寺慧远与智俨那里已初露端倪,待至法藏集于大成。不仅如此,法藏还将“如来藏缘起宗”作为其“四宗判教”的最高一宗。因此,通过考察法藏的“如来藏缘起”思想,不仅能把握这一思想的特质,还有助于定位其在如来藏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如来藏缘起 中道 《胜鬘经》 《大乘起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麽文化哲学:内涵与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牙伟鹏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9-24,66,共7页
麽文化是壮族群信仰的重要文化类型。麽文化哲学是从哲学视角,对麽文化的理论研究,其根本任务是从该文化载体《麽经》中提炼哲学体系。麽文化哲学借鉴宗教哲学的表达方式,以问题为纲,阐明麽文化的基本教义,大体分为宇宙论、伦理观和死... 麽文化是壮族群信仰的重要文化类型。麽文化哲学是从哲学视角,对麽文化的理论研究,其根本任务是从该文化载体《麽经》中提炼哲学体系。麽文化哲学借鉴宗教哲学的表达方式,以问题为纲,阐明麽文化的基本教义,大体分为宇宙论、伦理观和死亡观三大部分。麽文化哲学的进步对区域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东亚诸国别文化比较研究以及区域社会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对边疆族群文化的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以及区域国别文化互动考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麽文化 哲学 内涵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句论》中的归谬、归谬翻转与他比量
10
作者 王俊淇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77-88,共12页
归谬法与归谬翻转法是佛教知识论中一组重要的论证方法。一直以来关于它们的研究,多以陈那、法称及其后学为关注点,时而会关注到中观派的清辨论师。众所周知,归谬法是中观派,特别是被后世称为“中观应成派”的学者月称所倚重的论证手段... 归谬法与归谬翻转法是佛教知识论中一组重要的论证方法。一直以来关于它们的研究,多以陈那、法称及其后学为关注点,时而会关注到中观派的清辨论师。众所周知,归谬法是中观派,特别是被后世称为“中观应成派”的学者月称所倚重的论证手段。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先行研究在对归谬法与归谬翻转法的考察中,都普遍忽略了月称,特别是没有意识到月称以自他共比量理论重塑了归谬翻转法的意义这一点。本文在分析月称《明句论》文本的基础上指出,清辨与月称二人都承袭了陈那的做法,以归谬翻转法来为归谬法的合法性做辩护;不过,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与陈那一样将归谬翻转式视为共比量,而后者将其视为对论者自许的他比量。这是月称既不同于其思想来源的陈那、清辨,也不同于法称及其后学的最关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句论》 归谬 归谬翻转 他比量 共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的道教元素
11
作者 丁酩茗 姜守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4期92-105,共14页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有不少项目内容融入了道教元素,尤其是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项目中,都分别有与道教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在道教庙...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有不少项目内容融入了道教元素,尤其是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项目中,都分别有与道教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在道教庙会仪式上,就有民间信俗、科仪音乐、雕塑、祭典、道情、善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是宝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道教与传统文化互动的重要体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又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道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