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宇宙”主体组织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东 高一乘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7,共13页
“元宇宙”不仅仅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核心,实现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和数字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再造,而且对于包含工业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体系将产生根本性影响。其发展不仅关系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技术的创... “元宇宙”不仅仅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核心,实现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和数字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再造,而且对于包含工业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体系将产生根本性影响。其发展不仅关系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技术的创新给组织模式带来巨大变革,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出现,既对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制形成巨大挑战,又为主体组织模式的重构提供了思路。不妨先从DAO存在的结构优势着手探索全新的数据利益分配模式和众筹金融(We Finance)消费者保护模式以增加社会总福利。共票(Coken)理论针对数据这一核心要素的共享与保护提供原创的中国方案,继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同时,将PDA分析范式应用于“元宇宙”主体重构有利于促进组织的责权利效相统一,推进平台之间互联互通,让数据财富充分涌流,保障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之中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经济 DAO 共票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市场理论视角下数据交易平台规制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东 高清纯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97-110,共14页
数据交易平台以第三方信任为纾解数据要素多重特性导致的数据交易障碍提供了可能,愈发扮演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角色。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数据交易平台具有双边用户需求互补性、交叉网络外部性以及价格结构非中性等特... 数据交易平台以第三方信任为纾解数据要素多重特性导致的数据交易障碍提供了可能,愈发扮演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角色。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数据交易平台具有双边用户需求互补性、交叉网络外部性以及价格结构非中性等特征,而既有监管因忽视数据交易平台的市场双边性,存在整体规制进路有失偏颇、自我规制外部监督阙如以及与市场竞争机制衔接不足的问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发挥市场在数据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以“双边繁荣”为目标、以激发数据源供给和数据交易需求为导向进行数据交易平台规制再造:突出数据安全治理的科技维度,面向元宇宙时代以“共票”赋能数据财产权益共创共享,以信用惩戒加强交易主体自律;引导公共数据开放,扩大可交易数据范围;贯彻“市场评价贡献”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数据交易定价机制;强化数据交易平台竞争执法,以互联互通搭建去中心化的全国数据交易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数据要素 数据交易平台 双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促进分配公平的机制分析和制度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扬 杨东 周鑫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84,共10页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数字人民币应以促进分配公平为研发方向。数字人民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机制包括技术赋能机制和政策传导机制。技术赋能机制依托精准直达、定制可调和监管科技的属性,打通资金下达堵点、保障资金流通可控...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数字人民币应以促进分配公平为研发方向。数字人民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机制包括技术赋能机制和政策传导机制。技术赋能机制依托精准直达、定制可调和监管科技的属性,打通资金下达堵点、保障资金流通可控并强化资金风险防范。政策传导机制则是将数字人民币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在金融方面以普惠金融破除货币政策的传导障碍,在财政方面则以科学的再分配理清财政金融权责。数字人民币促进分配公平应与分配制度相结合,从三次分配和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外生制度要在初次分配中有效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带动政策增效和创新,在第三次分配中推动科技向善。内生制度则要激活数字人民币产生的数据要素,创造数据盈余以夯实公平分配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 分配公平 三次分配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的基本逻辑与发展面向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东 何玥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5,共12页
要素登记制度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要素登记制度的功能定位几经变迁,并在数字时代下呈现新的功能定位面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是在传统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基础上,要素登记制度在数字时代下的新发展。应在总... 要素登记制度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要素登记制度的功能定位几经变迁,并在数字时代下呈现新的功能定位面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是在传统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基础上,要素登记制度在数字时代下的新发展。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发展规律出发,回溯要素登记制度在生产力指引下的历史变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数据要素的全覆盖、动态性作用机制,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探索新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发展新路径。需借助相关理论,在多层次数据要素登记视野下,回归登记对象的“凭证”属性,发挥要素登记制度“激励”潜能,以收益凭证登记锚定要素登记制度,打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价值创造的重要环节,使数据要素更好地发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登记制度 数据知识产权 新质生产力 新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利益束”:数据权益制度新论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东 白银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7,共13页
创设排他性、利己性的数据权利不利于海量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多元价值的实现,加剧了数据私权化与效用化之间的内生性冲突。在权益区分保护理论框架下,采取数据利益保护进路更具正当性和相对优势。我国宜将数据利益作为数据权益制度的中心... 创设排他性、利己性的数据权利不利于海量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多元价值的实现,加剧了数据私权化与效用化之间的内生性冲突。在权益区分保护理论框架下,采取数据利益保护进路更具正当性和相对优势。我国宜将数据利益作为数据权益制度的中心,建构人与人之间动态灵活、有机立体的利他性数据“利益束”范式,以有效协调和整合多元主体之间复杂的数据利益关系,并在数据“利益束”范式下,充分利用Web3.0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式价值互联网效能,通过点对点的数据利益流通来构建全网络利益格局。我国还应建立合理的激励与收益实现机制,促进所有数据主体共创和共享数据红利,在数据财产行为主义保护模式基础上,建立智能化治理体系来保障数据安全,最终形成中国自主且更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数据权益制度体系,以此推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流通共享 数据产权 利益束 权利束 区块链技术 共票 法链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