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的创新优势--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贾根良 李家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共11页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国有制的高昂代理成本和国有企业自身的"预算软约束"使其成为低效生产者,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新古典经济学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企业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演化经济学家们在对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进...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国有制的高昂代理成本和国有企业自身的"预算软约束"使其成为低效生产者,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新古典经济学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企业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演化经济学家们在对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理论。该理论不仅为分析国有企业在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上所具有的优势提供了一个替代性的企业理论框架,同时也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启发意义。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在从事特定创新活动上相对于私人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对于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将国有企业培育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演化经济学 创新型企业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 被引量:6
2
作者 卫兴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4,2,共10页
党的十九大后理论界发表了很多有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文章,但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就此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探讨性的商榷与澄清,以准确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理论的本意和习近平同志的有关阐述。任何社会制度都... 党的十九大后理论界发表了很多有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文章,但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就此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探讨性的商榷与澄清,以准确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理论的本意和习近平同志的有关阐述。任何社会制度都存在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制度下是不同的。我们要用习近平同志"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方法研究我国现实经济问题,既要看到我国发展的成就,也要看到发展的不足,但重点是应从整体上看到我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和人民财富和收入的绝对提高、看到供给与需求两侧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两个没有变"和"一个变"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不要偏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真谛和习近平同志的观点、错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应该用城乡、区域不平衡和生产力落后等来解读主要矛盾转化后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着力于质量型和效率型发展,才能逐渐实现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中等收入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教科书中有关重商主义的流行看法是错误的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根良 张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44,共7页
重商主义作为经济思想史教科书的必讲内容,其核心观点长期以来被误读为"财富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其经济政策体系也被认为是建立在将金银与财富混为一谈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研究原始文献、经典著作以及西方经济思想史学界的... 重商主义作为经济思想史教科书的必讲内容,其核心观点长期以来被误读为"财富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其经济政策体系也被认为是建立在将金银与财富混为一谈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研究原始文献、经典著作以及西方经济思想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教科书中的这些看法是错误的。部分早期重商主义者已经认识到制造业是最大的财富之源。晚期重商主义关注如何通过发展制造业使国家富强。来源于实践经验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体系促进了英国崛起,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教科书应该尽早做出修正,还重商主义以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商主义 制造业 经济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围经济效应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林 朱沛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30,共10页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特征,探索开拓业务范围的经济效益对研究银行业组织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多产出类型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并结合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范围经济效应进行测算,并检...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特征,探索开拓业务范围的经济效益对研究银行业组织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多产出类型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并结合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范围经济效应进行测算,并检验范围经济效应与银行资产报酬率和信用风险的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可以发现,尽管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了银行的资产报酬率,但也会加剧银行的信用风险,且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更强。这个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的支撑。范围经济对风险的作用受到经营规模、流动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小型银行追求范围经济效应会大幅提升自身的信用风险,而大型银行则能够小幅减缓风险水平;流动性水平越高,追求范围经济对风险的影响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围经济 内生性 经营绩效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族地主经济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德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2,177-178,共9页
世族地主经济是继封建领主经济衰亡之后兴起的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经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世族地主形成于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鼎盛,至隋唐走向衰落,他们是这一历史阶段的生产力代表。世族地主利用长期积累起来的政治特权... 世族地主经济是继封建领主经济衰亡之后兴起的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经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世族地主形成于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鼎盛,至隋唐走向衰落,他们是这一历史阶段的生产力代表。世族地主利用长期积累起来的政治特权和文化优势来强化自己的经济实力,通过土地兼并占据大量土地,在此基础上聚集和驱使数量庞大的依附农民进行生产经营。世族地主剥削广大依附农民,利用田庄经营优势排挤中小地主,并且有政府、皇家争夺赋税资源,因而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矛盾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族 世族地主 门阀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切尔的经济思想史观及其现代价值
6
作者 贾根良 何增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6,共10页
米切尔的《经济理论的类型》被著名经济思想史家珀尔曼誉为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三大权威性著作之一。米切尔在该书和其他有关经济思想史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相当大亲和力的经济思想史观: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经济理... 米切尔的《经济理论的类型》被著名经济思想史家珀尔曼誉为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三大权威性著作之一。米切尔在该书和其他有关经济思想史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相当大亲和力的经济思想史观: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经济理论无不是当时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产物;米切尔还强调了人性形成的制度因素,反对主流经济学将经济行为的心理基础排除在经济学研究之外。米切尔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系统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观仍有借鉴价值,尤其是作为对内部历史观或绝对主义经济思想史观批判的先声。但米切尔的经验主义错误使得他对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认识仍存在着严重缺陷,这是我们今天系统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观时值得吸取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思想史观 米切尔 《经济理论的类型》 内部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经济波动与地方金融风险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沛华 李军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2,共10页
基于2008~2014年我国110家地方商业银行样本,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分析不同经济环境下市场化转型对地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化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然而,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在... 基于2008~2014年我国110家地方商业银行样本,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分析不同经济环境下市场化转型对地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化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然而,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下,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能有效降低区域的信用风险;在经济波动较大的条件下,推进市场化转型则会加剧区域的信用风险。构建平稳增长的经济环境是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经济波动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造假治理与改革路径研究——基于监督博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军林 张威 刘思璇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6期22-31,共10页
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在偏好高增长的激励体系下,统计造假行为时有发生,也引发了国际上对于我国某些经济数据的质疑。现有文献大多采用二元决策模型1来讨论统计造假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实际上,为了虚夸政绩... 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在偏好高增长的激励体系下,统计造假行为时有发生,也引发了国际上对于我国某些经济数据的质疑。现有文献大多采用二元决策模型1来讨论统计造假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实际上,为了虚夸政绩,基层单位不仅要决策是否造假,还要决策造假的程度高低,面临着"水分多则惩罚重、水分少则政绩少"的风险收益权衡。特别是如果历史数据虚高,理性的现任官员不会戳穿前任数据泡沫,只会选择合适的造假程度以延续增长态势。因此,二元离散的"造"与"不造"假设不能很好地刻画现实中的统计造假博弈,连续函数更符合参与人的实际决策。将实际努力水平与相对造假程度共同纳入基层单位目标函数,将博弈双方的决策空间拓展为连续函数,构建新的统计监督博弈模型,考察不同管理模式以及不同数据生产方式下的均衡解,对于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提高数据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造假 属地管理 垂直管理 联网直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金融思想史上的两大传统与三次论争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根良 何增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88,共10页
货币金融思想史上持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传统,一种以交换和金融自身为核心,另一种则以生产或实体经济为核心,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基于两种对立的货币理论——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商品货币论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它产生于市... 货币金融思想史上持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传统,一种以交换和金融自身为核心,另一种则以生产或实体经济为核心,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基于两种对立的货币理论——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商品货币论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它产生于市场交换的效率提升;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数量变化是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影响。而信用货币论则认为,货币是一种债务,它与复杂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国家权力有着密切联系;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与真实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关注信用活动的质量。本文概述了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的截然分野,并以"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否中性""货币金融系统如何变化和管理"为核心对货币思想史上的三次论争进行梳理和评价,认为当前我国的货币金融理论及其政策制定应该更多地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当中特别是从信用货币论当中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金融思想史 商品货币论 信用货币论 两大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和化解地方银行风险的两重维度:财政扩张冲击与贷款市场竞争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军林 朱沛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125,共12页
政府干预市场竞争的方式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深刻地改变着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基于我国2008~2015年124家区域商业银行的样本,实证研究了财政扩张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作用,并检验了区域市场竞争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银行... 政府干预市场竞争的方式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深刻地改变着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基于我国2008~2015年124家区域商业银行的样本,实证研究了财政扩张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作用,并检验了区域市场竞争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银行风险显著受到了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财政扩张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区域市场竞争具有显著的传导效应,即财政扩张通过干预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垄断程度,进而加剧信用风险。地方政府应在财政支出规划方面更为注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完善现代财政预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和化解风险 财政扩张 区域商业银行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文化自信与价值传统重建
11
作者 高德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30-131,共2页
中国价值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而形成独特的价值传统。近代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思想的传入,中国价值开始了新的转型。当下重构中国价值的任务,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文化自信,重建价值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 中国价值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而形成独特的价值传统。近代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思想的传入,中国价值开始了新的转型。当下重构中国价值的任务,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文化自信,重建价值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思想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价值 价值传统 价值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与市场化的视角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沛华 李军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5,共11页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进而对于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我国2001 2015年的省级层面数据,使用随机前沿方法估算了省际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研究财政政策如何对生产率产生影响。发现:第一...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进而对于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我国2001 2015年的省级层面数据,使用随机前沿方法估算了省际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研究财政政策如何对生产率产生影响。发现:第一,2008年前后财政扩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产生了结构性变化。2008年以前财政政策与生产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2008年以后财政扩张对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作用。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剧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抑制了生产率的提升。第三,当要素扭曲程度较低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市场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害更为严重。因此,在推进要素市场化、改善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作用,防止产生扭曲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扩张 要素扭曲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