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人华侨身份认同程度与中华文化传播行为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沁 王雨馨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60,64,共7页
本研究从身份认同和群体传播的理论视角,探究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传播行为与心理动因。对海内外华人华侨群体展开问卷调研发现,华人华侨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其接受及传播中华文化传播行为有显著正影响;数据分析同时呈现了华人华侨身份认同... 本研究从身份认同和群体传播的理论视角,探究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传播行为与心理动因。对海内外华人华侨群体展开问卷调研发现,华人华侨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其接受及传播中华文化传播行为有显著正影响;数据分析同时呈现了华人华侨身份认同程度较高的四个群体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虽然数字媒介的影响不断增加,但传统聚会等群体传播,依然是华人华侨接受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华侨 中华文化传播 身份认同 民族认同 群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广告模式:大数据时代的逻辑颠覆与概念重构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6,共7页
D·E·舒尔茨提出,我们一直以来所认识的广告几乎成为一个无用的困扰性概念。新技术使传统广告面临消亡,广告不再是广而告之,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传播模式都发生着本质变化。本研究发现,基于泛在连接和大数据算法的沉浸传播... D·E·舒尔茨提出,我们一直以来所认识的广告几乎成为一个无用的困扰性概念。新技术使传统广告面临消亡,广告不再是广而告之,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传播模式都发生着本质变化。本研究发现,基于泛在连接和大数据算法的沉浸传播,重新定义了广告的产品形态、传播时空、传播过程、用户关系,建构出广告的未来形态——沉浸广告。沉浸广告的本质是一个动态协作共享的智能程序,随时等待被激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固定形态和内容,同一个广告,可以呈现完全不同的故事。沉浸广告具有"因时而生"和"因人而生"的特点,每个个人又是他人广告的数据背景,通过体验式消费和泛在分享,改变整体广告的形态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沉浸传播 泛众传播 体验式消费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