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忘初心保粮安,牢记使命为人民——在中国粮经学会关于粮食流通改革座谈会(郑州)上的发言
1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12期20-24,共5页
(接上期)(五)以新理念为引领,粮业趋向融合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粮食流通形式的固有缺陷越来越成为障碍:一是单一经营,"一买一卖"。出卖的多是大米、面粉及玉米面等"老三样"口粮,早已不适合居民食物消费结... (接上期)(五)以新理念为引领,粮业趋向融合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粮食流通形式的固有缺陷越来越成为障碍:一是单一经营,"一买一卖"。出卖的多是大米、面粉及玉米面等"老三样"口粮,早已不适合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变的需要。二是"封闭分散",形式单一。孤立于产业链、物流链之外,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持续发展力很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流通 经学会 物流链 流通成本 不忘初心 固有缺陷 持续发展力 结构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忘初心保粮安,牢记使命为人民——在中国粮经学会关于粮食流通改革座谈会(郑州)上的发言
2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11期16-20,共5页
在举国热烈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时刻,中国粮经学会举办这次《粮食流通改革座谈会》很有意义。此刻,思绪掠过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挣嵘岁月。70年,砥砺向前,伟大祖国,旧貌换新颜;40载,改革开放,风雷激荡,谱写新华章。难忘新中... 在举国热烈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时刻,中国粮经学会举办这次《粮食流通改革座谈会》很有意义。此刻,思绪掠过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挣嵘岁月。70年,砥砺向前,伟大祖国,旧貌换新颜;40载,改革开放,风雷激荡,谱写新华章。难忘新中国开国之初,我国进行惊心动魄的斗争,取得了粮食局势由混乱到稳定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会 不忘初心 风雷激荡 粮食流通改革 座谈会 保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两山论”为引领振兴中国木本粮油特色产业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37,共7页
我国广袤山地丘陵的“绿色资源宝库”尚未被开发利用。“两山论”以辩证方法论提升和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创新了空间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为打开我国绿色资源宝库、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敲起洪亮的钟声。运用“大资源观”,可以全面... 我国广袤山地丘陵的“绿色资源宝库”尚未被开发利用。“两山论”以辩证方法论提升和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创新了空间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为打开我国绿色资源宝库、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敲起洪亮的钟声。运用“大资源观”,可以全面认识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特色产业的优势条件及其重大意义:它是改善供给质量的“粮安工程”、建设美丽祖国的生态工程、科学开发绿色资源的民生工程和深度合理开发资源的空间工程。振兴木本粮油特色产业,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补足短板;以“两山论”为引领,打牢产业发展的基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突出特色,建设现代木本粮油产业经济体系;探索新形式,开拓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论” “大资源观” 木本粮油产业 “粮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之制”阈下的商品“市场之治”
4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20年第3期23-25,共3页
(接上期)三、“中国之制”:擘画商品“市场之治”的基本依据展望今日广阔的九州大地上,沧桑巨变,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彻底打破。在破中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蓬勃发展,浓墨重彩擘画出“市场之治”的... (接上期)三、“中国之制”:擘画商品“市场之治”的基本依据展望今日广阔的九州大地上,沧桑巨变,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彻底打破。在破中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蓬勃发展,浓墨重彩擘画出“市场之治”的新篇章!(一)市场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角色。这是具有核心意义的标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了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和政府“两手”并用,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核心意义 市场和政府 沧桑巨变 相互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之制”阈下的商品“市场之治”
5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20年第2期35-37,共3页
在党的历史上,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及治理的时代性课题。全会通过的《决定》,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制度体系,并明确要求坚持和继续完善"中国之制"的"十三个优势"。其中一项... 在党的历史上,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及治理的时代性课题。全会通过的《决定》,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制度体系,并明确要求坚持和继续完善"中国之制"的"十三个优势"。其中一项重要优势和内容就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既充分体现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的伟大创造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和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 商品市场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粮安”视域下加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8,共8页
生物安全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障生物安全对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保障大国粮食安全更是至关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安全事件,给农业粮食产业带来了重大灾难。我... 生物安全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障生物安全对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保障大国粮食安全更是至关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安全事件,给农业粮食产业带来了重大灾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粮食大国,具备多种优势条件,但是保障“大国粮安”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农业粮食生态系统在多种干扰压力下严重退化,大量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农业粮食生产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尚未得到人们充分重视。为此,必须敲响警钟,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并完善生物安全现代治理和保障体系,把农业粮食生态安全系统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强化农业粮食生态安全体系保障,把“大国粮安”建立在牢固的生物安全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粮安” 有害生物入侵 生态系统退化 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忘初心和本来,增强信心创未来——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
7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接上期)(五)以新理念为引领,粮业趋向融合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粮食流通形式的固有缺陷越来越成为障碍:一是单一经营,'一买一卖'。出卖的多是大米、面粉及玉米面等'老三样'口粮,早已不适合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 (接上期)(五)以新理念为引领,粮业趋向融合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粮食流通形式的固有缺陷越来越成为障碍:一是单一经营,'一买一卖'。出卖的多是大米、面粉及玉米面等'老三样'口粮,早已不适合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变的需要。二是'封闭分散',形式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储备体系 农产品 粮食流通产业 国有粮食企业 专项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中央储备粮 粮食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忘初心和本来,增强信心创未来——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
8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3期19-22,共4页
当2019年第一缕阳光照射东方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七十华诞。思绪,掠过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心潮涌起波澜壮阔:风雨奋斗70年,砥砺向前;改革开放40载,启新时代。难忘风雷激荡、开国之初粮食局势由混乱到稳定的斗... 当2019年第一缕阳光照射东方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七十华诞。思绪,掠过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心潮涌起波澜壮阔:风雨奋斗70年,砥砺向前;改革开放40载,启新时代。难忘风雷激荡、开国之初粮食局势由混乱到稳定的斗争;难忘风雨无阻,攻坚克难构建粮食'四梁八柱'。抚今追昔,启新时代,不忘初心增信心,不忘本来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购销 国有粮食企业 粮食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认识、核心指标和推进路径 被引量:8
9
作者 孔祥智 程泽南 李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也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但目前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农业强国本质上是一个政策概念,需要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等政策方针结合看待。因此,设计符合长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也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但目前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农业强国本质上是一个政策概念,需要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等政策方针结合看待。因此,设计符合长期农业强国建设的指标体系难以实现,需要结合核心问题调整政策目标。目前,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要正视劳均农业增加值、劳均固定资产等核心指标的差距,通过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逐渐缩小差距。现实来看,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要从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力发展、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职业农民队伍的培育四个角度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提出的客观依据、深远意义及落实举措 被引量:26
10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6,共9页
党中央提出的大食物观新论断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成果,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环境为客观依据的。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是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方位上,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科学答案,具有重... 党中央提出的大食物观新论断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成果,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环境为客观依据的。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是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方位上,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科学答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落实大食物观,要坚持辩证思维,用好“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注重数量并提升质量;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重心,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配合的“大食物”新发展格局;以“大健康”为目标,倡导科学膳食模式,做到民众食物营养均衡;扩大对外开放,更广更深开拓农业粮食国际合作,开创新产业链和供应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客观依据 大健康 科学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变局下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思考 被引量:20
11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5,共7页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逆行稳进,而西方遭遇重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融合交汇,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历史方位,中国必须以战略眼光谋划、构...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逆行稳进,而西方遭遇重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融合交汇,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历史方位,中国必须以战略眼光谋划、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与此相适应,必须采取重大战略举措,建立健全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体系,把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置于国内粮食大循环的战略基点上。同时,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提升现代市场流通业,健全现代物流系统,以畅通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大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粮食安全 “双循环”新格局 产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业70年改革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采取果断措施稳定极端紧张而尖锐的粮食局势,改革开放40年砥砺探索新路,彻底正本清源,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国化;锐意探索创新,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猛击顽固"堡垒",变垄断单一为放开多元化;壮士断腕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采取果断措施稳定极端紧张而尖锐的粮食局势,改革开放40年砥砺探索新路,彻底正本清源,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国化;锐意探索创新,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猛击顽固"堡垒",变垄断单一为放开多元化;壮士断腕攻坚,促进粮食企业凤凰涅槃新生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流通产业趋向融合化;确保"粮安天下",促使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化;坚持对外开放,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国际化。这些福泽九州的重大改革举措,开创了辉煌的粮业盛世,民众生活实现小康。我国粮业70年的风雨改革发展历程,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深刻的启迪:坚守"粮安天下"大战略;坚持"立足国内"大方针;坚持"两手并用"大智慧;强化"实体经济"大基础;坚持"开放合作"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 改革创新 粮业盛世 经验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理念引领下开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9,共7页
"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学中国化的卓越理论成果,具有理念的杰出首创性、理论的完整体系性和精准的实践指导性。新理念是我国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卓越思想灵魂和高效实践指南,将引领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 "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学中国化的卓越理论成果,具有理念的杰出首创性、理论的完整体系性和精准的实践指导性。新理念是我国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卓越思想灵魂和高效实践指南,将引领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应以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粮食产业经济产业化、融合化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建立健全粮食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等"四链"网络,促使粮食产业经济向"强、大、优"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开拓粮食产业经济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粮食产业经济 新模式 “四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理性应对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5,共7页
深刻剖析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的历史背景、真实意图,以及中美货物贸易逆差的原因,得知造成中美货物贸易逆差的责任完全在美国,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的实质在于转移国内的结构性矛盾,扼制中国发展。我们必须清醒把握中美经贸摩擦必然性、复杂性... 深刻剖析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的历史背景、真实意图,以及中美货物贸易逆差的原因,得知造成中美货物贸易逆差的责任完全在美国,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的实质在于转移国内的结构性矛盾,扼制中国发展。我们必须清醒把握中美经贸摩擦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把战略的持久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做好持久、积极应对的准备;保持沉着和定力,调整农业粮食对外贸易的原则和结构,坚持适度、适用和双赢。同时,坚持制度自信和自觉,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专注锻造内功,夯实底气,强固根基,强健主体,强大柱石,强化机制和强劲命脉,以经受任何风险的洗礼和考验,确保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经贸摩擦 理性认识 从容应对 粮食安全主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何以从决定性成就走向全面胜利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祥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42,共3页
2020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收官之年,决胜之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高度关注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 2020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收官之年,决胜之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高度关注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重点,即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二是战疫、脱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从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农民工就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抓紧抓实抓细“三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决胜脱贫攻坚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保“天下粮安”是国家重大战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8年第10期22-25,共4页
(接上期)(三)管好建设好粮食'圧仓石'的'天下粮仓'这里所说的'天下粮仓',意指各种形式的粮食储备。政府的职责是重点管好管住国家粮食储备,同时也指导和引导好民间的粮食储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建立... (接上期)(三)管好建设好粮食'圧仓石'的'天下粮仓'这里所说的'天下粮仓',意指各种形式的粮食储备。政府的职责是重点管好管住国家粮食储备,同时也指导和引导好民间的粮食储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成熟的粮食储备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粮仓 治国理政 国家储备粮 储备粮轮换 粮食储备 中央储备粮 粮食安全 农村储粮 专项粮食储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产销巨变与收储制度改革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6年第10期12-14,共3页
从新世纪、特别是从实施玉米“临储”措施的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产、供、销格局发生巨变,与此同时,玉米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变,国内市场产生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变化、新挑战,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 从新世纪、特别是从实施玉米“临储”措施的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产、供、销格局发生巨变,与此同时,玉米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变,国内市场产生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变化、新挑战,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创新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改革 玉米 产销 市场环境 国内市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9年第9期17-21,共5页
(二)影响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新因素凸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宗农产品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日益结合与融合,促进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属性的扩展和变化,其价格形成机制的新因... (二)影响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新因素凸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宗农产品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日益结合与融合,促进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属性的扩展和变化,其价格形成机制的新因素、即玉米、菜籽等农产品金融化、能源化趋势显着增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甚至国际化因素也趋于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农产品 国内外农产品 价格形成机制 优质优价 农产品金融化 因素及对策 能源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着秋色,巡回在黑土原野上的联想和深思——兼谈粮食主产区深化改革和强化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接上期)二、黑龙江省粮食发展阶段性转变的新挑战在客观评估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正视其阶段性转变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粮食大省,所以,该省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对于其他粮食主... (接上期)二、黑龙江省粮食发展阶段性转变的新挑战在客观评估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正视其阶段性转变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粮食大省,所以,该省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对于其他粮食主产区也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创新 强化 改革 联想 黑土 黑龙江省 粮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兼治,做好“节粮、减损”两篇文章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20年第12期25-2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给人们再一次敲响警钟!响亮的钟声,唤起亿万人民"恒念物力维艰",珍惜"一粥一饭&q...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给人们再一次敲响警钟!响亮的钟声,唤起亿万人民"恒念物力维艰",珍惜"一粥一饭"、节约"半丝半缕"。在一次谈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减少能源和粮食资源的损耗。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述的思想理论观点,标本兼治,扩大优质粮食产能("开源")和节减粮食损耗("节流")两手并抓,做好"节粮"和"减损"两篇文章。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勤俭节约,减少粮损,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费行为 社会经济意义 节粮 令人痛心 精辟阐述 勤俭节约 标本兼治 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