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促进公安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学习江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笔谈
1
作者 阎俊杰 程胜军 +8 位作者 周英杰 宫志刚 田全华 汪勇 唐若雷 熊一新 王大为 郝宏奎 谢林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共9页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时,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发表后,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和高等教育...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时,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发表后,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了将学习“讲话”的活动推向深入,本刊编辑部邀请本校有关领导和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促进公安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一论题进行了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荣发展 公安社会科学 重要讲话 江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日本和加拿大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评介及对中国的启示
2
作者 马美英 赵晓佩 李璐林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旨在为患有严重或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患者提供临床试验药物,其实质是寻求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与药品行业发展的稳健性,以及拓展使用临床试验药物的风险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权益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中华... 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旨在为患有严重或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患者提供临床试验药物,其实质是寻求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与药品行业发展的稳健性,以及拓展使用临床试验药物的风险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权益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三条对这一制度的适用标准和操作程序作了原则性的说明,没有实施细则,该制度在实践中难以有效运转。美国、日本和加拿大通过法律、规章以及指南对该制度的适用条件、申请主体、审查主体和内容以及保障措施做了较为翔实的规定。立足于中国立法环境与监管实际,考虑到该制度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适当参考国外有益经验,尽快颁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明确拓展性临床试验的类型、申请人、审查主体等内容,厘定各方主体的责任,推动中国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的规范化,促进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与药品行业发展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性临床试验 可及性 药品安全 药品监管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机关对在华外国人执法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玉华 焦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40,共11页
公安机关对在华外国人执法易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成为舆论热点。实现公安机关对在华外国人规范执法,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执法中存在在华外国人享有“超国民待遇”,公安机关“不敢管”... 公安机关对在华外国人执法易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成为舆论热点。实现公安机关对在华外国人规范执法,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执法中存在在华外国人享有“超国民待遇”,公安机关“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当树立平等保护、平等惩治的理念,规范执法,让每一项执法活动彰显公平正义,不断提高我国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不断增强我国的法律权威,在国际社会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外国人 超国民待遇 执法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公安羁押监管制度剖析
4
作者 周顺忠 叶晓川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8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安监所羁押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以问题为抓手,走理论创新引领变革发展之路。新时代中国公安羁押监管制度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安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安监所羁押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以问题为抓手,走理论创新引领变革发展之路。新时代中国公安羁押监管制度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安监管事业的行动纲领,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公安羁押监管制度 特征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污染的法律治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宇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3,共14页
公共数据污染不仅可能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更有可能对数据驱动决策及其他基于数据的判断和决定造成不利影响。深入治理公共数据污染,已成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共数据污染的成因包括... 公共数据污染不仅可能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更有可能对数据驱动决策及其他基于数据的判断和决定造成不利影响。深入治理公共数据污染,已成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共数据污染的成因包括记录错误、人为篡改、不当操作、外部攻击等,可能产生多阶影响。公共数据污染防治需要充实相关法理基础,确认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维护公共数据秩序的一般性任务,建立结构化的参与式治理制度框架,认可数据公权以及防治公共数据污染的一般性义务,发展基于技术性正当程序理论的“数据正当程序原则”。此种法理基础有利于建构防治公共数据污染的请求权体系,并建立以“法律3.0”方式镶嵌于技术性机制中的若干法律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数据污染 数据公权 数据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史视角下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理论研究
6
作者 常佳明 沈国琴 谢晓专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19,共10页
[研究目的]从学术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梳理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的重点理论、主要特点与演变脉络,了解美国国会如何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方面发挥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对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收集... [研究目的]从学术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梳理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的重点理论、主要特点与演变脉络,了解美国国会如何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方面发挥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对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收集、整合与评价,展示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特点及其背后的演变逻辑。[研究结果/结论]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的理论随着具体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阶段化特征,每个时期重点主题不同,其演变脉络体现在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和研究本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情报监督 情报机构 美国国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大对公安执法的监督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秀义 齐小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11,共3页
试论人大对公安执法的监督徐秀义,齐小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是我国公安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服务四化的重要任务,而公安机关的职能是通过其执法活动体现... 试论人大对公安执法的监督徐秀义,齐小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是我国公安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服务四化的重要任务,而公安机关的职能是通过其执法活动体现出来的,所以,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执法工作 安机关 公安执法监督 公安内部执法监督 执法活动 人大监督 代表大会 依法行政 执法检查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接触加相似”到“不可避免披露”——从一得阁案看中国商业秘密侵权证明原则的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龙文懋 李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接触加相似"原则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秘密侵权证明原则,法院通过适用该原则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然而该原则在以配方为保密内容的商业秘密案件中却难以适用,这主要是因为凭借现有技术往往难以确定两种外观相似的... "接触加相似"原则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秘密侵权证明原则,法院通过适用该原则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然而该原则在以配方为保密内容的商业秘密案件中却难以适用,这主要是因为凭借现有技术往往难以确定两种外观相似的产品其配方是否相似,而"接触加相似"原则要求权利人证明被控侵权一方的产品和自己的产品相似,并且证明后者实际接触了己方的商业秘密或有接触的可能。一得阁案中法官引入了一种新的商业秘密侵权证明原则——"不可避免披露"原则,从而在"接触加相似"原则之外,引入了新的商业秘密侵权证明原则,为审理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侵权证明原则 不可避免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风险人工智能监管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江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单独并重点规制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其负面效果或影响因此种程度监管获得“可规约、可接受水平”的合法化。中国高风险人工智能获得社会信任同样需要妥当监管的背书。高风险人工智能蕴含不确定性,对其安全的关切转...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单独并重点规制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其负面效果或影响因此种程度监管获得“可规约、可接受水平”的合法化。中国高风险人工智能获得社会信任同样需要妥当监管的背书。高风险人工智能蕴含不确定性,对其安全的关切转向为对风险的规制,从风险规制理论到相关制度实践,从而发现高风险人工智能监管“欧盟模式”存在认知偏差。正是因为欧盟基于风险度量的风险规制和主观上所感知的风险类型,“欧盟模式”可能会抑制创新,增加合规成本。源于此,中国不宜简单追随“欧盟模式”,应从理念、模式、机制三个方面优化高风险人工智能监管的规范路径,以确保发展与安全目标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规制 高风险 人工智能 欧盟模式 场景化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办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及对公安讯问新挑战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力男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5,共10页
跨公检法的"办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从提出以来,不同模式先后在实际运行并各有利弊。从应然价值定位角度评析现有模式,并就平台建设主体、客体范围、运行规则方面展望其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刑事案件办理的关键节点均将嵌入平... 跨公检法的"办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从提出以来,不同模式先后在实际运行并各有利弊。从应然价值定位角度评析现有模式,并就平台建设主体、客体范围、运行规则方面展望其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刑事案件办理的关键节点均将嵌入平台,建议进行讯问同步录音像等制度"平台留痕化"相关改革,为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等制度构建提供便利。侦查讯问行为将受到更严格的过程性监督与合法性考验,提出若干机制和具体措施应对公安侦查讯问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案信息共享平台 过程性监督 公安讯问 合法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警察民事调解制度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艳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随着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和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深入开展,建立完善警察民事调解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已具备构建警察民事调解的法律与政策基础,各地在推动警察民事调解中也有诸多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我国警察民事调解... 随着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和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深入开展,建立完善警察民事调解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已具备构建警察民事调解的法律与政策基础,各地在推动警察民事调解中也有诸多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我国警察民事调解制度面临着主体力量不足、调解范围模糊、无专门程序规定和配套机制不足等问题。从本土实践出发,借鉴域外经验,立法上明确警察民事调解职权,合理界定调解的范围,同时拓宽警察民事调解与其他调解的流转与协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警察民事调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民事调解 必要性 调解主体与范围 调解程序与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真关于新中国民事立法的理论与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化国宇 朱力宇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彭真在主持新中国的民事立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起草思路,开创了现代立法活动的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在效果上,不仅丰富了新中国的民事立法理论,也对新中国的民法起草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他通过在民事立法中贯彻民主集中制... 彭真在主持新中国的民事立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起草思路,开创了现代立法活动的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在效果上,不仅丰富了新中国的民事立法理论,也对新中国的民法起草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他通过在民事立法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很好的平衡了民事立法民主化与科学化之间的关系;强调法制史和比较法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民事立法中对于古今中外的经验,不能轻易忽略和否定,要认真研究、合理吸收;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处理好民事立法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群众传统风俗习惯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关系。他还提出要正确认识民法典起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避免了工程立法和政绩立法,其"功成未必在我"的政治胸襟令人钦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真 新中国立法 民法典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脑机接口神经数据的界定及归类
13
作者 宁馨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0,共5页
脑机接口神经数据是由神经活动直接产生、衍生以及经过解码推断的信息,其生成过程决定其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推断性特征。智利“神经数据第一案”所展现的“神经例外主义”正引领着世界范围的立法趋势,将神经数据作为特殊类型的个人信息加... 脑机接口神经数据是由神经活动直接产生、衍生以及经过解码推断的信息,其生成过程决定其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推断性特征。智利“神经数据第一案”所展现的“神经例外主义”正引领着世界范围的立法趋势,将神经数据作为特殊类型的个人信息加以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对神经数据进行明确界定和归类,结合信息保护立法传统及脑机接口技术特征,应当以“神经信息”为名纳入敏感个人信息之类,弥合法律规范与神经技术之间的代际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神经数据 神经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 信息保护 人格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化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
14
作者 孙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产业化临界状态,表现为技术与资本的高度结合、产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以及催生出新型生产要素等特性。但与此同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化亦带来了不同类型的法律风险。应从注重人工智能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建立健... 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产业化临界状态,表现为技术与资本的高度结合、产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以及催生出新型生产要素等特性。但与此同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化亦带来了不同类型的法律风险。应从注重人工智能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的科技伦理价值机制、形成人工智能侵权责任认定体系、完善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四个方面着手,对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化临界状态中的法律风险实行特异性规制,推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 产业临界化 科技伦理 反垄断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数据商业应用的风险透视与保护进路
15
作者 刘文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15,共5页
神经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神经数据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引发隐私泄露与神经歧视的新型风险。通过数据、制度与技术三维视角分析发现,神经数据本体的复杂性导致归类困境;告知同意规则因技术壁垒与场景压制呈现形式化;神经数据的天然可识别... 神经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神经数据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引发隐私泄露与神经歧视的新型风险。通过数据、制度与技术三维视角分析发现,神经数据本体的复杂性导致归类困境;告知同意规则因技术壁垒与场景压制呈现形式化;神经数据的天然可识别性造成匿名技术的失灵化。需将神经数据确立为敏感个人信息项下的独立类型,在告知同意规则中嵌入风险预防理念,构建持续性信息告知机制与分层分类的单独同意规则,形成适配神经技术发展特点的弹性规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神经数据 告知同意 敏感个人信息 神经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时代行政犯诉源治理的实现路径
16
作者 孙树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严而不厉的刑法现代化趋势,势必要求行政犯的诉源治理只能是法律规范框架下减少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减负式治理。轻罪时代的行政犯诉源治理,罚当其责是诉源治理的核心目的,部门联动是轻罪治理的实践需求,规范模式则是治理实践的根本遵循... 严而不厉的刑法现代化趋势,势必要求行政犯的诉源治理只能是法律规范框架下减少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减负式治理。轻罪时代的行政犯诉源治理,罚当其责是诉源治理的核心目的,部门联动是轻罪治理的实践需求,规范模式则是治理实践的根本遵循。通过立案标准、司法解释和两法衔接规范等解构的中国式三类六种行政犯入罪模式,已然在规范体系制定之初就预设了缓冲式的治理逻辑,为轻罪时代行政犯诉源治理的路径转变提供了指引。沿着该治理逻辑的指引方向,聚焦入罪出刑型的行政犯轻罪类型,规范入罪判断时罪质阙如和罪量稀薄的判断思路,细化出刑处理时非刑罚处置措施的配置规则,最终推动二元协作治理模式向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诉源治理路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行政犯模式 入罪出刑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泛在化:美国移民治理领域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及其影响
17
作者 付琴雯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5,I0004,共19页
近年来,在全球移民治理中,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变得愈发关键,它不仅提升了国家移民与边界治理效率,也起到了打击违法犯罪、防范恐怖主义的积极作用。然而,该技术在移民治理领域的嵌入应用也衍生出诸多新挑战。通过对美国实践的深入剖析... 近年来,在全球移民治理中,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变得愈发关键,它不仅提升了国家移民与边界治理效率,也起到了打击违法犯罪、防范恐怖主义的积极作用。然而,该技术在移民治理领域的嵌入应用也衍生出诸多新挑战。通过对美国实践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以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移民数据治理,在法律框架、应用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成效与隐患并存。生物识别技术嵌入移民与边界治理体系,虽赋予相关政策法律一定弹性,却增加了移民隐私与数据安全风险,甚至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重要砝码,危及他国安全。我国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布局,密切关注国际实践,推进全球移民数据治理,确保该技术在移民和边界治理中的应用能够合理且适度。同时,要强化法律法规建设,秉持透明、可干预的原则来收集和处理移民生物数据,使我国在促进移民安全、有序、正常流动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风险 移民治理 生物识别技术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规范归责
18
作者 李淼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7,共16页
网络犯罪与有组织犯罪结合后具有产业化、复杂化特征,由此带来的实务难题是,该如何确定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标准。无论是中立帮助行为理论的应用,还是有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讨论,均无法形成有效的理论方案。问题... 网络犯罪与有组织犯罪结合后具有产业化、复杂化特征,由此带来的实务难题是,该如何确定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标准。无论是中立帮助行为理论的应用,还是有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讨论,均无法形成有效的理论方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适用规范判断的方法,实现妥当的归责。规范判断的框架依照“类型思维”“规范认同”“社会认同”三条逻辑主线进行构建:一是将判断对象依照类型思维处理,自实施伊始即专门指向违法犯罪的帮助行为在客观上只有可归责性,兼具合法、非法用途的帮助行为则需考察参与者是否具有对紧迫危险的认知。二是在法规范层面,分别考察刑法规范及其他法规范,确保归责结论与规范的价值取向及保护目的相一致。三是在刑事政策层面,排除组织中边缘参与人员的可罚性,推动贯彻“打早打小”“打财断血”的刑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有组织犯罪 中立帮助行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类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司法应用的安全困境与治理路径
19
作者 李非燕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1,共4页
在数字中国与法治中国协同推进的战略背景下,大语言模型司法应用正面临技术黑箱性、数据治理短板与内容价值失范三重安全困局。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在技术应用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构建“技术防御-数据治理-可信体系”... 在数字中国与法治中国协同推进的战略背景下,大语言模型司法应用正面临技术黑箱性、数据治理短板与内容价值失范三重安全困局。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在技术应用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构建“技术防御-数据治理-可信体系”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在制度创新中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司法改革实践有机衔接,走出一条技术赋能与风险防控并重的中国式司法智能化治理新路,为全球数字时代司法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司法 大语言模型 法律人工智能 可信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法制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与公安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内容评介
20
作者 崔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章论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并评介了与公安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一)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同时决定取消收容审查;(二)律师提前介入,在侦查阶段即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三)进一步确立了预审工作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文章论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并评介了与公安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一)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同时决定取消收容审查;(二)律师提前介入,在侦查阶段即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三)进一步确立了预审工作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四)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增加了制约措施。最后提出应当改变观念,振奋精神,作好刑事诉讼法实施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法制 刑事诉讼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