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教育培训发展的几个阶段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志钧 王彦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应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其教育培训内容、方式等都有明显时代特征,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回顾60余年新中国公安教育培训的历程,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应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其教育培训内容、方式等都有明显时代特征,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回顾60余年新中国公安教育培训的历程,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迁,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教育培训工作 新中国成立 培训发展 社会政治形势 教育培训体系 直接领导 党和政府 公安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远程教育对我国公安远程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龙 许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29-33,共5页
系统地实施公安远程教育是公安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和实践热点之一。与公安行业最具近缘特点的军队系统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官兵的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高军队训练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我国公安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和... 系统地实施公安远程教育是公安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和实践热点之一。与公安行业最具近缘特点的军队系统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官兵的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高军队训练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我国公安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培训已经具备了政策、需求、技术、资源、探索、借鉴和研究等基础。公安院校可借鉴军队经验,从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科学设置公安远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基于公安专网建设综合技术平台,建设和整合优质的教育训练资源、提高教师网络教学策略和网络助学能力,推进"大教育""大培训"格局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远程教育 公安远程教育 大教育大培训 公安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再思考——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关闭的警示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龙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宣布因经费短缺而停止实施的事件,对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出了警示。因此要理性认识开放教育资源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高度重视有关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将项目与机构的发...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宣布因经费短缺而停止实施的事件,对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出了警示。因此要理性认识开放教育资源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高度重视有关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将项目与机构的发展战略深度整合,寻求基于公共知识产品的多元资金支持,探索更加经济的开放共享模式,对致力于推动终身教育和开放学习的远程教育机构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他州立大学 开放课件项目关闭 开放教育资源 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资源布局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立国 李建龙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面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在资源布局与优化方面,我国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在教育经费投入难以大规模增长、学龄人口可能逐年下降,且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的背景下,资... 面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在资源布局与优化方面,我国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在教育经费投入难以大规模增长、学龄人口可能逐年下降,且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的背景下,资源布局优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质量提高,适应、促进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上。具体来说,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我国当前应着力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能力;扩大优质高等学校数量和布局,积极扩大“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加快高等教育集聚发展,适应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要求;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适应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布局优化 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高校 学科专业优化 高等教育集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教文本挖掘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建龙 李立国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
学生评教既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活动,又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为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为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更有参考性的评教结果,区别于主要基于学生结构化评分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和基于非结构化评教文本数据进行... 学生评教既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活动,又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为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为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更有参考性的评教结果,区别于主要基于学生结构化评分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和基于非结构化评教文本数据进行的定性研究,基于大数据评教文本挖掘的研究方式被提上研究议程。以学生主观评语和客观评分两方面的评教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评教文本挖掘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实证检验和应用分析。研究发现,海量学生评教数据兼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学生评教文本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有效获取评教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5个维度23个层级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利用学生评教数据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解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了解学生重点关注的维度、预测学生评价分数并揭示教师教学质量与各个评价维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应用于各类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从而为教师提供精细化的教学诊断,为学校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咨询与服务支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类别课程存在的问题不同。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提高对学生评教数据的利用效率,深度挖掘海量学生评教数据背后的数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并加强与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和AI评教等不同视角评教结果的协同运用,开展基于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应用;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类别课程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学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改进,从而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文本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诊断 教学改进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技道观与武道修炼的境界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北生 周庆杰 卢兆民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8-561,共4页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技道观对武术修炼的境界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技进乎道"和"由技入道"的观点是庄子技道观的核心部分,至今对每一位习武者追求"得心应手"的至高武术境界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庄子 技道 武道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被引量:18
7
作者 侯爽 王龙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项目,旨在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西方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精品课程是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简称MIT OCW)启发的一种开放课程形式。本文以中国国家精品课程项... 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项目,旨在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西方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精品课程是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简称MIT OCW)启发的一种开放课程形式。本文以中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为研究主题,围绕项目的目标、运作实施、发展历程、启动背景、与MIT OCW的联系和差异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正式访谈、非正式交流等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聚焦研究问题。论文提出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进行分类,将开放教育资源实践模式分为转变性的建设、直接使用、重新使用和公开/咨询四种类型,并利用这一分析框架讨论了中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和MIT OCW项目的异同。文章认为,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是中国独立应对国内挑战的决策,而不是引进的开放课程模式;中国和北美地区对大学教学的认识非常不同,中国高等教育既借鉴了历史上法国重教学和德国重研究的大学模式,又结合了利用"榜样"、注重团队建设提升质量的传统。这使得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具有独特的体制优势,与其他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相区别,而且难以在北美地区执行,但这也有助于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北美的大学教学及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精品课程项目 开放教育资源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高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0,共4页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终极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必须符合是否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否有利于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否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是否有利于提高...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终极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必须符合是否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否有利于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否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同时,介绍了公安大学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建立管理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建设情况和经验,以及在实验教学效果、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验室使用效益、社会各界评价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大大地提高了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体系 实验队伍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情境下的班级管理改进
9
作者 何伏刚 杨文婷 杨南应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1,共3页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诞生给班级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建议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现代班级管理改进:建立让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的管理理念;借助新技术,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基于新技术,提升教师的...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诞生给班级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建议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现代班级管理改进:建立让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的管理理念;借助新技术,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基于新技术,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充分利用新技术,营造家校合作的新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班级管理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一对一网络班级 “生命化班级管理” “班级绿色管理” 电子教材 数字化学习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评估资源——访美国开放教育资源知名学者戴维·威利博士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龙 侯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共4页
继前面两期分别对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卡尔森、纽约大学多尔顿·康利的访谈,本期我们邀请美国杨百翰大学的戴维·威利博士就未来开放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了访谈。戴维·威利(David Wiley)目前是美国杨百... 继前面两期分别对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卡尔森、纽约大学多尔顿·康利的访谈,本期我们邀请美国杨百翰大学的戴维·威利博士就未来开放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了访谈。戴维·威利(David Wiley)目前是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学心理与技术专业副教授,并兼任该校教师教育和培训促进中心副主任,负责研究方面的工作。威利的职业生涯致力于为所有人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开放教育资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都非常活跃。威利是犹他州开放高级中学创始人、平世界知识公司(Flat World Knowledge)首席开放官(Chief Openness Officer,简称COO)、开放内容网站(http://Open Content.org)创始人;曾担任犹他州立大学教学技术系副教授、开放和可持续学习中心(the Center for Open and Sustainable Learning)主任;2002年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NSFCAREER Award),2009年被美国《快速公司》杂志提名为100位最具创新精神商业人士(也称"全球百大创意人")。目前威利还兼任斯坦福大学法学院互联网和社会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非在籍研究员、荷兰开放大学访问学者,最近他还被提名为英国开放大学OLNet项目专家组成员。本次访谈,威利博士分享了他目前关于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经济生存能力方面的研究;讨论了开放教育资源内涵的更新及经过十多年发展所面临的创新者困境;探讨了他曾经付出巨大心血和汗水的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简称USU OCW)关闭的原因;讨论和分析了开放教育资源在美国犹他州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开放教育资源对高等教育和远程学习机构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未来发展,并提出要重点解决知识产权中的授权障碍、促进开放资源评估以检验人们的学习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开源评估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关系”互构视阈下的警民信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延东 闫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56,共8页
我国社会治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重科技、轻直接互动”“重专业、轻生活融入”和“重绩效、轻情感认同”等制度异化问题,影响了警民信任程度。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之间的重复和... 我国社会治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重科技、轻直接互动”“重专业、轻生活融入”和“重绩效、轻情感认同”等制度异化问题,影响了警民信任程度。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制度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以及“制度与实践的脱节和失调”等。通过对警民信任主体和信任环境的系统分析,尝试探索“制度—关系”互构的信任研究视阈,并提出重塑警民信任的具体路径:一是要转变制度价值导向,探索“为民负责”的治安制度;二是要调适警民接触方式,推动“直接接触”与“在线接触”的双向嵌入;三是以联结载体构建“制度—关系”的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关系 警民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