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局合作机制下的公安院校实验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宾 丁锰 +1 位作者 杨蕾 郭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226,共4页
实验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公安院校资源匮乏的局面,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培养应用型、实战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在分析当前实验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校局合作机制,从多维度构建了实验资源共享体系。通过以大型... 实验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公安院校资源匮乏的局面,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培养应用型、实战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在分析当前实验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校局合作机制,从多维度构建了实验资源共享体系。通过以大型仪器为代表的实验设备资源共享、以公安数据为核心的实验数据资源共享、以实训场地为基础的实验场地资源共享、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的实验项目资源共享等举措,真正实现“共享、共用、共建、共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局合作 实验资源 共享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流视觉Transformer的行为识别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雷永升 丁锰 +3 位作者 沈尧 李居昊 赵东越 陈福仕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9-235,共7页
针对现有行为识别方法中抗背景干扰能力差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流视觉Transformer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分段采样的方法来增加模型对长时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在网络头部嵌入无参数的注意力模块,在降低动作背景干扰的... 针对现有行为识别方法中抗背景干扰能力差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流视觉Transformer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分段采样的方法来增加模型对长时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在网络头部嵌入无参数的注意力模块,在降低动作背景干扰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在网络尾部嵌入时间注意力模块,通过融合时域高语义信息来充分提取时序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损失函数,旨在增大类间差异并减少类内差异;采用决策融合层以充分利用光流与RGB流特征。针对上述改进模型,在基准数据集UCF101和HMDB51上进行消融及对比实验,消融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时间分段网络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48%和7.76%,优于目前的主流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视觉Transformer SimAM无参注意力 时间注意力 联合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交媒体文本立场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居昊 石磊 +3 位作者 丁锰 雷永升 赵东越 陈泷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2-1312,共11页
立场检测旨在分析文本对给定目标的态度。当前社交媒体的文本通常简短且话题演变迅速,传统立场检测方法面临着语义信息稀少和立场特征表示不充分等挑战,且许多现有方法往往忽略了情感信息对立场检测的影响。为了应对上述两方面挑战,提... 立场检测旨在分析文本对给定目标的态度。当前社交媒体的文本通常简短且话题演变迅速,传统立场检测方法面临着语义信息稀少和立场特征表示不充分等挑战,且许多现有方法往往忽略了情感信息对立场检测的影响。为了应对上述两方面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交媒体文本立场检测方法。通过设计包含明确任务指令的立场检测提示模板,调用模型在预训练阶段获得的与立场检测相关的知识,解决语义信息稀少的问题;通过在任务指令中加入情感分析任务,引导模型关注情感信息,为立场检测提供更多的语义线索,解决情感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模型内部添加针对立场检测任务的适配器,专注于提取和表示立场特征,增强模型对立场特征的表示能力,实现了更好的立场检测效果;将不同架构的大语言模型的结果进行集成投票提高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为验证该方法,构建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SemEval-2016 Task 6A数据集上的有效性显著优于现有基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检测 大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多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知的不可知:算法透明的内涵澄清与“模块化”制度体系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翟岩 李小波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5,共11页
在数字时代,算法透明已超越传统技术范畴,形成连接客观与主观、数学逻辑与人文价值的复合界面,应从可解释的技术客观属性和可理解的认知价值属性两个维度来阐释算法透明的内涵。算法透明在整个算法治理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工具性价值与... 在数字时代,算法透明已超越传统技术范畴,形成连接客观与主观、数学逻辑与人文价值的复合界面,应从可解释的技术客观属性和可理解的认知价值属性两个维度来阐释算法透明的内涵。算法透明在整个算法治理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工具性价值与内在价值。当前算法透明的制度体系构建存在着过度参数化与完全透明化的不可通约、专业壁垒与公众理解的认知鸿沟、全球标准与在地实践的适配不足等现实困境。对此,宜遵循“模块化”的制度体系构建理念,在价值模块,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将“以人为本”和“技术向善”理念嵌入算法透明机制中;在过程模块,应关注数据收集训练、应用中以及应用后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设计;在内容模块,应根据不同场景采取动态、差异的透明策略;在主体模块,应落实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多元主体透明监管责任。以此增强算法透明制度的系统性布局与平衡考量,切实发挥算法透明在算法问责和算法治理中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透明 可解释性 可理解性 模块化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指纹中的咖啡因及常见镇静药物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成龙 满瀚泽 +2 位作者 宋禧林 赵雅彬 孙婧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3,共9页
指纹中含有个体代谢产生的多种内源性物质,对指纹组分进行检测能够判断遗留者的服药或饮食习惯,对遗留者身份和特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指纹物质中咖啡因及常见镇静药为目标物,通过优化甲醇沉淀蛋白前处理方法、改进液相色谱洗脱... 指纹中含有个体代谢产生的多种内源性物质,对指纹组分进行检测能够判断遗留者的服药或饮食习惯,对遗留者身份和特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指纹物质中咖啡因及常见镇静药为目标物,通过优化甲醇沉淀蛋白前处理方法、改进液相色谱洗脱条件和质谱检测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指纹中咖啡因及常见镇静药物的新方法,并以实际样本进行了验证。该方法以0.1%甲酸-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与0.1%甲酸-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结果表明:目标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在3个加标水平(10、100、400 ng/mL)下,目标物的回收率为64.2%~111%,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物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咖啡因 镇静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注意力机制的指纹纹型分类
6
作者 赵东越 石磊 丁锰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6-945,共10页
针对现有指纹分类算法中存在的低质量指纹难以识别、特征信息提取不充分以及提取过程中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注意力机制的指纹纹型分类算法。算法通过提取方向场和进行Gabor滤波的双分支网络进行特征融合,充分利用指纹图... 针对现有指纹分类算法中存在的低质量指纹难以识别、特征信息提取不充分以及提取过程中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注意力机制的指纹纹型分类算法。算法通过提取方向场和进行Gabor滤波的双分支网络进行特征融合,充分利用指纹图像的纹线特征和全局特征;提出的组合激活函数和综合注意力机制模块充分提取卷积分支上的空间特征和通道特征信息,减少提取过程中的信息丢失;设计分支特征融合模块对双分支输出的特征图进行加权,充分融合特征信息;最后引入改进的交叉熵损失缓解样本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自建纹型数据集的4类指纹分类中取得了99.08%的准确率,在准确率、F1分数和曲线下面积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网络模型,验证了本文算法在纹型分类任务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指纹分类 双分支结构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超参数 激活函数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空间行为轨迹异常分析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孟祥泽 胡啸峰 沈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76-3681,共6页
为分析社区中老年人空间行为轨迹的规律并识别其异常空间行为轨迹,建立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算法和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ST-DBSCAN)的社区... 为分析社区中老年人空间行为轨迹的规律并识别其异常空间行为轨迹,建立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算法和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ST-DBSCAN)的社区老年人异常空间行为轨迹分析模型。首先,利用社区内老年人空间轨迹定位数据,采用ST-DBSCAN聚类算法对连续空间轨迹进行聚类分析,提取老年人的动态行为链。其次,针对两种常见的异常轨迹模式(出行轨迹偏离日常轨迹和停留时间过长),利用DTW算法对老年人的动态轨迹进行异常模式识别。最后,结合异常轨迹模式、老年人背景信息、气象信息,建立社区老年人异常行为风险分析模型,分析老年人在出现轨迹异常情况下的安全风险,并基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开源轨迹数据集GeoLife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识别老年人出行时的异常空间轨迹,分析其安全风险。研究成果可以为居委会、社区物业、养老机构等部门的老年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空间行为轨迹 异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在指纹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满瀚泽 陈诺 +2 位作者 孙佳磊 秦歌 赵雅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50,共13页
指纹作为接触类犯罪案件现场最常见的痕迹之一,基于其形态学价值及承载的物质进行分析是个体识别、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技术(TOF-SIMS)是一种兼具高质量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表面分析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待测物... 指纹作为接触类犯罪案件现场最常见的痕迹之一,基于其形态学价值及承载的物质进行分析是个体识别、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技术(TOF-SIMS)是一种兼具高质量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表面分析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待测物质的质谱信息和成像分布。相较于其他理化分析技术,TOF-SIMS所具备的快速检验、无需前处理、原位近无损分析等优势使其逐渐成为指纹分析领域的前沿课题。该文基于TOF-SIMS在成像增强、物质分析、犯罪信息挖掘等指纹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分析其在公安实战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技术在指纹检验领域的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 质谱成像 指纹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治安高危人员异常轨迹识别与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兵 胡啸峰 吴建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1-177,共7页
为解决社区治安高危人员异常轨迹难以实时感知、精确识别、及时预警的问题,对社区治安高危人员动态轨迹进行标定,并建立动态轨迹序列化模型,通过序列化模型构建动态行为链;根据静态身份属性与动态轨迹时空特征信息,建立异常轨迹分析模... 为解决社区治安高危人员异常轨迹难以实时感知、精确识别、及时预警的问题,对社区治安高危人员动态轨迹进行标定,并建立动态轨迹序列化模型,通过序列化模型构建动态行为链;根据静态身份属性与动态轨迹时空特征信息,建立异常轨迹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动态轨迹标定可实现对GPS轨迹数据高效、准确标定;异常轨迹分析模型可实现异常轨迹识别与预警。研究结果适用于社区高危人群管控,可为社区治安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安高危人员 异常轨迹识别 行为链 轨迹标定 序列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注意机制的微表情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婧婷 东子朝 +2 位作者 刘烨 王甦菁 庄东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43-2153,共11页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结合眼...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结合眼动技术和呈现−判断范式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行为实验范式,考察微表情识别中选择注意分配的认知机制,细化人类识别微表情时的特征兴趣区域。其次,结合人类注意机制,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模态微表情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为真实场景下微表情检测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情检测 小样本问题 人类注意机制 自监督学习 深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的对话文本识别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杨帆 丁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945-12953,共9页
使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BERT)进行文本分类可以帮助民警快速准确地提取电子数据。针对将输入序列的起始符[CLS]位对应的隐含层表示作为句向量输入到... 使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BERT)进行文本分类可以帮助民警快速准确地提取电子数据。针对将输入序列的起始符[CLS]位对应的隐含层表示作为句向量输入到全连接层中进行分类会产生一部分语义信息的丢失从而导致分类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BERT-CNN-SE模型,即在BERT后接一个语义特征提取器以充分利用高层的语义信息,利用不同大小的二维卷积核对BERT输出的隐藏状态进行卷积,然后通过共享权重的挤压和激励(squeeze-and-excitation, SE)模块对通道进行加权,最大池化层后联结起来,最后输入到全连接层进行分类。在自建的涉案对话文本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THUCNews上进行测试,改进BERT模型的准确率达到了88.58%和93.64%。结果表明,与BERT基线模型和其他分类模型相比,改进BERT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数据取证 文本分类 对话文本 B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物质分析的人群特征刻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游伟 赵雅彬 +2 位作者 孙婧 李文杰 王利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89,共14页
指纹作为犯罪现场最常见、且运用历史最久的重要物证,因其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的特性广泛运用于人身判定。但除了形态学特征外,指纹物质中所包含的化学信息对于遗留者特征的刻画和个体行为的追踪溯源也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为侦查人员... 指纹作为犯罪现场最常见、且运用历史最久的重要物证,因其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的特性广泛运用于人身判定。但除了形态学特征外,指纹物质中所包含的化学信息对于遗留者特征的刻画和个体行为的追踪溯源也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为侦查人员提供分析线索,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现场指纹模糊或部分缺失导致的证据价值丢失问题。本文从指纹中的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分析两大角度,对基于不同指纹物质进行人群特征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多种指纹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并对其优势进行评述,以期为未来指纹物质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化学 指纹物质 人群刻画 证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序列的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场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越宁 赵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08-4916,共9页
测试场景构建对于评估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s,AVs)上路运行风险至关重要。通过收集2019—2021年加州自动驾驶汽车事故报告,首先,将事故序列描述为初始阶段、触发事件、应对动作和碰撞阶段的组合,并从事故报告中提取序列构成... 测试场景构建对于评估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s,AVs)上路运行风险至关重要。通过收集2019—2021年加州自动驾驶汽车事故报告,首先,将事故序列描述为初始阶段、触发事件、应对动作和碰撞阶段的组合,并从事故报告中提取序列构成基础测试场景。其次,通过序列比对算法衡量序列之间的不相似度。最后,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9类场景组及其典型场景。频率分析表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模式为AV停止后被后方直行的车辆接触。交叉表分析表明场景组与衡量事故结果和描述道路环境的变量显著相关。研究方法为AV事故场景提取和分类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对了解AV事故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AVs) 事故序列 序列比对 聚类分析 事故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物质中毒品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禧林 赵雅彬 +2 位作者 王利雪 吴寅 田润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指纹作为案件现场中最常见的物证之一,不仅包含了可用于人身识别的形态特征,还蕴含了丰富的反映遗留人人身特点的化学信息。通过对指纹中毒品物质的检测及分析,可提供指纹遗留者毒品的吸食、接触情况,将其与特定案件相联系,反映个人生... 指纹作为案件现场中最常见的物证之一,不仅包含了可用于人身识别的形态特征,还蕴含了丰富的反映遗留人人身特点的化学信息。通过对指纹中毒品物质的检测及分析,可提供指纹遗留者毒品的吸食、接触情况,将其与特定案件相联系,反映个人生活方式信息,为涉毒人员的发现提供新思路。该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现状与热点,主要总结了目前已建立的指纹物质中毒品分析检测的各种技术方法和特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难点进行评述,以期为实际案件指纹中的毒品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物质 仪器分析 毒品检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