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振禹
冯延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2期36-39,62,共5页
1985年10月14至18日,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与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六十多名人口学专家和人口学研究工...
1985年10月14至18日,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与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六十多名人口学专家和人口学研究工作者。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中外学者共宣读了学术论文25篇,内容广泛涉及婚姻、生育、节育状况、出生性别比、性偏好、家庭结构,独生子女教养和计划生育估价等各方面。这次会议由于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育率
生育率下降
出生性别比
千分之
抽样调查
学术讨论会
人口学研究
婚姻
初婚
平均结婚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被引量:
33
2
作者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2期40-43,共4页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根据我国人口控制及计划生育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加以理论上的研究而取得的,它丰富及填补了人口统计分析中的理论,对准确分析研究人口现象及其统计指标,对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规划的...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根据我国人口控制及计划生育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加以理论上的研究而取得的,它丰富及填补了人口统计分析中的理论,对准确分析研究人口现象及其统计指标,对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规划的统一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本文涉及到的理论及方法只是其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详细论证我们将分专题陆续发表。由于时间仓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婚率
进人口
队列
发展模型
指标体系
年度
人口统计分析
年龄别
人口分析
统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3期24-32,共9页
利用上述初婚模型对妇女初婚状况进行再分析,由抽样调查数据、普查数据或登记数据可以求得妇女分年龄、分年度的初婚率。某一年度的年龄别妇女初婚率是各个同年出生未婚妇女队列在该年度的初婚比例,为了分析该年妇女实际初婚水平,应用...
利用上述初婚模型对妇女初婚状况进行再分析,由抽样调查数据、普查数据或登记数据可以求得妇女分年龄、分年度的初婚率。某一年度的年龄别妇女初婚率是各个同年出生未婚妇女队列在该年度的初婚比例,为了分析该年妇女实际初婚水平,应用上述模型,采用队列的方法,假定一同年出生的妇女队列按照该年分年龄妇女初婚率度过其整个初婚期,便可计算某年妇女年龄别初婚递进率与总和初婚递进率。根据我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将所得的总和初婚率与总和初婚递进率列表比较,如表1及图4、5和图6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次
总和生育率
初婚率
年龄别生育率
进人口
发展模型
计划生育政策
指标体系
妇女生育
生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估计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伯华
段纪宪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4期19-23,共5页
一、对资料的解释与说明 1982年全国(除西藏、台湾,以下简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千分之一人口的生育率抽样凋查,获得了1930—1981年期间出生的818,876名婴儿性别比资料,其中男425,904名,女392,972名,其平均性别比为108.4。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
1981年
生育率
算术平均数
女婴
母亲年龄
标准差
人口普查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省都匀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5
作者
李竹
倪永莉
+3 位作者
何凤琴
侯明泰
聂山影
罗仲和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21-26,44,共7页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人口的出生率逐步降低,出生人数逐渐减少,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日趋重要.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部程度不同地进行了有关人口素质方面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但这些调查大多只反...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人口的出生率逐步降低,出生人数逐渐减少,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日趋重要.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部程度不同地进行了有关人口素质方面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但这些调查大多只反映了汉族人口的情况,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状况调查研究却较少.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兴旺发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智力低下
都匀市
素质调查
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素质状况
婴儿死亡率
患病率
贵州省
研究报告
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寇尔—特拉塞尔模型应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6期13-17,58,共6页
寇尔(Coale)和特拉塞尔(Trussell)确立的模型生育率表,是研究妇女生育模式变化。探索其规律的一种方法(简称C—T模型)。 近期,这一模型已在分析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中得到应用。对于C—T模型的功能、作用、理解及应用,对子C—T模型的结构...
寇尔(Coale)和特拉塞尔(Trussell)确立的模型生育率表,是研究妇女生育模式变化。探索其规律的一种方法(简称C—T模型)。 近期,这一模型已在分析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中得到应用。对于C—T模型的功能、作用、理解及应用,对子C—T模型的结构组成、确立基础、基本概念本文将分三个部分加以探讨。对于运用C—T模型中的组元—已婚生育率子模型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结论和需要引起注意的概念问题,将在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别生育率
T模
拉塞尔
模型应用
生育模式
生育水平
初婚率
生育状态
妇女生育
节制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动态分析(1960——1981年)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国经
《人口学刊》
1988年第3期53-56,共4页
平均生育年龄是描述某一妇女人群生育年龄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研究妇女生育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一变化过程的基本情况和规律,完整、系统地描述它发展...
平均生育年龄是描述某一妇女人群生育年龄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研究妇女生育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一变化过程的基本情况和规律,完整、系统地描述它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今后研究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及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因受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因素、文化、生育意愿、生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各个时期的妇女平均生育年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可以分胎次进行研究。这样,便于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妇女各胎次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加深对妇女不分胎次计算的平均生育年龄运动规律的认识。本文试从1982年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对我国妇女1960——1981年各胎次及不分胎次计算的平均生育年龄的动态变化作一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析
次平均
基本情况
生育年龄
分析研究
抽样调查
婚姻状况
变化过程
农村妇女
构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生育模式转变的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方回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4-9,共6页
“自然生育”和“节制生育”是在生育问题上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由法国的人口统计学家路易·亨利(Louis Henry)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以后的人口学家在讨论到生育模式时,几乎部要引用这两个概念.因此,在探讨我国生育模...
“自然生育”和“节制生育”是在生育问题上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由法国的人口统计学家路易·亨利(Louis Henry)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以后的人口学家在讨论到生育模式时,几乎部要引用这两个概念.因此,在探讨我国生育模式转变之前,应先简单介绍一下亨利的学说以及科尔—特拉塞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模式
M值
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
生育类型
拉塞尔
M值
总和生育率
乡地
M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总和生育率初探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5期24-26,62,共4页
最近,一些人口研究刊物陆续刊登了有关总和生育率指标的讨论及应用问题。由于总和生育率在人口预测中的广泛应用和生育率统计分析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引起了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人口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想进一步就总和生育率指标...
最近,一些人口研究刊物陆续刊登了有关总和生育率指标的讨论及应用问题。由于总和生育率在人口预测中的广泛应用和生育率统计分析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引起了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人口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想进一步就总和生育率指标进行探讨,谈谈自已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育龄妇女
计划生育工作
孩次
年龄构成
妇女生育
生育周期
人口预测
所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计划生育的科学管理
10
作者
肖振禹
杨子慧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4期9-12,共4页
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也向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拟就计划生育工作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也向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拟就计划生育工作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管理
科学管理
协调控制
电脑
计划生育工作者
问题和挑战
实现计划
控制人口
计生委
合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振禹
冯延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2期36-39,62,共5页
文摘
1985年10月14至18日,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与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六十多名人口学专家和人口学研究工作者。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中外学者共宣读了学术论文25篇,内容广泛涉及婚姻、生育、节育状况、出生性别比、性偏好、家庭结构,独生子女教养和计划生育估价等各方面。这次会议由于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关键词
人口生育率
生育率下降
出生性别比
千分之
抽样调查
学术讨论会
人口学研究
婚姻
初婚
平均结婚年龄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被引量:
33
2
作者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根据我国人口控制及计划生育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加以理论上的研究而取得的,它丰富及填补了人口统计分析中的理论,对准确分析研究人口现象及其统计指标,对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规划的统一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本文涉及到的理论及方法只是其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详细论证我们将分专题陆续发表。由于时间仓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
初婚率
进人口
队列
发展模型
指标体系
年度
人口统计分析
年龄别
人口分析
统计指标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3期24-32,共9页
文摘
利用上述初婚模型对妇女初婚状况进行再分析,由抽样调查数据、普查数据或登记数据可以求得妇女分年龄、分年度的初婚率。某一年度的年龄别妇女初婚率是各个同年出生未婚妇女队列在该年度的初婚比例,为了分析该年妇女实际初婚水平,应用上述模型,采用队列的方法,假定一同年出生的妇女队列按照该年分年龄妇女初婚率度过其整个初婚期,便可计算某年妇女年龄别初婚递进率与总和初婚递进率。根据我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将所得的总和初婚率与总和初婚递进率列表比较,如表1及图4、5和图6所示。
关键词
孩次
总和生育率
初婚率
年龄别生育率
进人口
发展模型
计划生育政策
指标体系
妇女生育
生育水平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估计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伯华
段纪宪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美国东西方
中心
人口
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4期19-23,共5页
文摘
一、对资料的解释与说明 1982年全国(除西藏、台湾,以下简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千分之一人口的生育率抽样凋查,获得了1930—1981年期间出生的818,876名婴儿性别比资料,其中男425,904名,女392,972名,其平均性别比为108.4。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
1981年
生育率
算术平均数
女婴
母亲年龄
标准差
人口普查
农村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都匀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5
作者
李竹
倪永莉
何凤琴
侯明泰
聂山影
罗仲和
机构
北京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北京大学
人口
研究所
贵州省卫生防疫站
贵州省黔南州卫生防疫站
贵州省都匀市卫生防疫站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21-26,44,共7页
文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人口的出生率逐步降低,出生人数逐渐减少,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日趋重要.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部程度不同地进行了有关人口素质方面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但这些调查大多只反映了汉族人口的情况,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状况调查研究却较少.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兴旺发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度智力低下
都匀市
素质调查
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素质状况
婴儿死亡率
患病率
贵州省
研究报告
人学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寇尔—特拉塞尔模型应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宴祖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6期13-17,58,共6页
文摘
寇尔(Coale)和特拉塞尔(Trussell)确立的模型生育率表,是研究妇女生育模式变化。探索其规律的一种方法(简称C—T模型)。 近期,这一模型已在分析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中得到应用。对于C—T模型的功能、作用、理解及应用,对子C—T模型的结构组成、确立基础、基本概念本文将分三个部分加以探讨。对于运用C—T模型中的组元—已婚生育率子模型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结论和需要引起注意的概念问题,将在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加以分析。
关键词
年龄别生育率
T模
拉塞尔
模型应用
生育模式
生育水平
初婚率
生育状态
妇女生育
节制生育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动态分析(1960——1981年)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国经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出处
《人口学刊》
1988年第3期53-56,共4页
文摘
平均生育年龄是描述某一妇女人群生育年龄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研究妇女生育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一变化过程的基本情况和规律,完整、系统地描述它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今后研究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及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因受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因素、文化、生育意愿、生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各个时期的妇女平均生育年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可以分胎次进行研究。这样,便于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妇女各胎次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加深对妇女不分胎次计算的平均生育年龄运动规律的认识。本文试从1982年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对我国妇女1960——1981年各胎次及不分胎次计算的平均生育年龄的动态变化作一初步分析。
关键词
动态分析
次平均
基本情况
生育年龄
分析研究
抽样调查
婚姻状况
变化过程
农村妇女
构成比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生育模式转变的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方回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4-9,共6页
文摘
“自然生育”和“节制生育”是在生育问题上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由法国的人口统计学家路易·亨利(Louis Henry)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以后的人口学家在讨论到生育模式时,几乎部要引用这两个概念.因此,在探讨我国生育模式转变之前,应先简单介绍一下亨利的学说以及科尔—特拉塞尔指标.
关键词
生育模式
M值
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
生育类型
拉塞尔
M值
总和生育率
乡地
M指标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总和生育率初探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瀛通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情报
研究室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5期24-26,62,共4页
文摘
最近,一些人口研究刊物陆续刊登了有关总和生育率指标的讨论及应用问题。由于总和生育率在人口预测中的广泛应用和生育率统计分析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引起了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人口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想进一步就总和生育率指标进行探讨,谈谈自已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育龄妇女
计划生育工作
孩次
年龄构成
妇女生育
生育周期
人口预测
所生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计划生育的科学管理
10
作者
肖振禹
杨子慧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
统计室
中国
社会科学院
人口
研究
中心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4期9-12,共4页
文摘
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也向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拟就计划生育工作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计划生育管理
科学管理
协调控制
电脑
计划生育工作者
问题和挑战
实现计划
控制人口
计生委
合情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学术讨论会综述
肖振禹
冯延
《人口与经济》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人口与经济》
1986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人口与经济》
198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估计
李伯华
段纪宪
《人口与经济》
198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贵州省都匀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李竹
倪永莉
何凤琴
侯明泰
聂山影
罗仲和
《人口与经济》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寇尔—特拉塞尔模型应用问题的研究
马瀛通
王彦祖
杨书章
《人口与经济》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动态分析(1960——1981年)
李国经
《人口学刊》
198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对我国生育模式转变的探讨
冯方回
《人口与经济》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总和生育率初探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议计划生育的科学管理
肖振禹
杨子慧
《人口与经济》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