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项目评估视角下的我国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锐 吴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27,共10页
对国家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各项重大措施全面启动实施之际,建立相关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政策评估、公共项目评估相关研究进行... 对国家人才战略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各项重大措施全面启动实施之际,建立相关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政策评估、公共项目评估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课题组前期开展的国家人才规划实施一周年实证评估工作的经验及不足,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建立国家人才战略规划评估机制框架,探讨了评估的重点内容及基本路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我国人才战略规划评估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战略规划 实施效果 评估 机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员工慈善参与水平的精神性因素研究——单位、家庭与个体的三维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柯江林 孙锐 丁越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个体参与慈善活动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但平均而言,中国人的慈善参与水平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本研究试图以精神为主线揭开影响中国员工慈善参与水平的因素。通过对613个员工样本数据的二元Logistic回归和普通线性回归发现... 个体参与慈善活动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但平均而言,中国人的慈善参与水平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本研究试图以精神为主线揭开影响中国员工慈善参与水平的因素。通过对613个员工样本数据的二元Logistic回归和普通线性回归发现,单位慈善氛围、家庭慈善氛围、个人相依我程度、宗教信仰和政治面貌分别对个人慈善参与水平(是否参与慈善,慈善支出水平,慈善志愿时间,将来参与慈善可能性)的全部要素或部分要素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家庭慈善氛围的作用尤为突出,单位慈善氛围次之。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提出了实践与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参与 慈善氛围 相依我 宗教信仰 政治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重评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晶 姜媛 方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神经影像学技术加速了其突破性进展,使研究从认知行为层面扩展至脑层面,对其内在机制的认识也从间接推论延伸到直接反映。文章重点阐述了认知重评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认为行... 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神经影像学技术加速了其突破性进展,使研究从认知行为层面扩展至脑层面,对其内在机制的认识也从间接推论延伸到直接反映。文章重点阐述了认知重评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认为行为实验与神经影像学研究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重评 神经影像学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1-177,共7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自1950年成立以来,秉承开发科学人才、激励基础研究、关注科学教育的目标,开展各类人才培养、使用计划对人才进行激励。通过完善的制度吸引、保留、使用、激励人才,使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并产生人才聚集效用。从美国...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自1950年成立以来,秉承开发科学人才、激励基础研究、关注科学教育的目标,开展各类人才培养、使用计划对人才进行激励。通过完善的制度吸引、保留、使用、激励人才,使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并产生人才聚集效用。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关于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工作机制着手,阐释各类"人才计划"对人才的培养是从人才的早期职业生涯阶段开始谋划等具体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人才使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事选拔决策过程匹配评价的现场研究:以ASD理论“A”阶段分析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巍 王重鸣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对来自16个组织的1195名参加应聘的应聘者与招募者之间进行互动评价。结果验证了招募者对应聘者内隐匹配评价的二阶四维度模型,同时还验证了ASD成长模型的"A"阶段的作用机制,即在现实人事选拔过程中,招募... 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对来自16个组织的1195名参加应聘的应聘者与招募者之间进行互动评价。结果验证了招募者对应聘者内隐匹配评价的二阶四维度模型,同时还验证了ASD成长模型的"A"阶段的作用机制,即在现实人事选拔过程中,招募者匹配评价和胜任力评价对雇佣推荐都有显著作用,且P-J匹配评价和基本管理特质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评价 人事选拔决策过程 ASD理论 现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务员管理创新研究——基于国外近十年改革的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郝玉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8,共8页
本研究针对国内公务员法立法以来对国外公务员制度缺乏持续跟踪研究的现状,对美国、英国、法国、瑞士、俄罗斯和新加坡等6个国家近十年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认为近十年国外公务员管理改革主要特点是:不断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法规;引入战略... 本研究针对国内公务员法立法以来对国外公务员制度缺乏持续跟踪研究的现状,对美国、英国、法国、瑞士、俄罗斯和新加坡等6个国家近十年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认为近十年国外公务员管理改革主要特点是:不断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法规;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注重公务员行政能力体系构建;强化公务员绩效管理与评估;大力推进公务员信息化与数据能力建设。基于此,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务员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深化推进职位分类改革;构建完善公务员能力素质体系;强化推进公务员绩效管理改革;构建完善公务员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制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干部队伍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高地的演化与形成机理研究:基于硅谷、特拉维夫、中关村、筑波的纵向案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孙锐 孙雨洁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人才高地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擎画,也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动因-过程-结果”逻辑框架的基础上,选取硅谷、特拉维夫、中关村、筑波进行纵向多案例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演化与形成过程。研究发现:... 人才高地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擎画,也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动因-过程-结果”逻辑框架的基础上,选取硅谷、特拉维夫、中关村、筑波进行纵向多案例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演化与形成过程。研究发现:(1)人才高地演化过程是由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构成,经历了竞争优势驱动、政府干预驱动、价值最优驱动的动态更迭;(2)人才高地形成机理显现为资源聚合机理、资源整合机理、资源耦合机理的有序推进,体现出关键科创人才“开发者→架构者→引领者”的演变趋势;(3)人才高地实现了由低阶到高阶的“点状结构-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的递进演化,表现为自发迭代型生成模式、创业延伸型生成模式、生态拓展型生成模式、科研深耕型生成模式等差异化类型。研究结果是构建了人才高地的演化过程理论模型,挖掘了人才高地的过程、机理和模式,以期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高地 演化过程 形成机理 生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金志峰 薛海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5-60,67,共7页
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水平。本文利用5省高中生基线调查数据,对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接受调查的学生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参加科学竞赛学生科学素质显著高于未参赛学生;男生科... 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水平。本文利用5省高中生基线调查数据,对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接受调查的学生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参加科学竞赛学生科学素质显著高于未参赛学生;男生科学素质显著高于女生;重点校和重点班学生科学素质均显著高于普通校和普通班学生;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城市学生科学素质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提升高中生科学素质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青少年 科学素质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背景形势与方向主题
9
作者 孙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6-67,共12页
国内外环境重大变化对研究编制“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新要求。“十五五”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聚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发挥和壮大人才队伍全口径竞争优... 国内外环境重大变化对研究编制“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新要求。“十五五”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聚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发挥和壮大人才队伍全口径竞争优势和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高地、人才平台战略布局,锻造一支与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战略人才力量,突破和解决人才发展、人才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问题,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循环和大国竞争要求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与管理制度。这也是完成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阶段目标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人才发展规划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高地的内在逻辑、核心架构与战略举措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雨洁 闫淑敏 +1 位作者 孙锐 谭智丹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
人才高地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本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内在逻辑、核心架构与战略举措。研究发现:①内在逻辑展现了人才高地复杂且多层面的动态发展过程,表现为“战略匹配—体制驱动—... 人才高地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本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内在逻辑、核心架构与战略举措。研究发现:①内在逻辑展现了人才高地复杂且多层面的动态发展过程,表现为“战略匹配—体制驱动—系统演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②核心架构揭示了人才高地的核心要素及配置,呈现为包含主体结构、连接结构、层次结构在内的多维度体系;③战略举措有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现为“顶层统筹→战略协同→政策集成”的纵深布局。本研究旨在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提供决策参考,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理论洞见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高地 内在逻辑 核心架构 战略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 被引量:43
11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1 位作者 李长安 田永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025.61亿元。实证分析发现,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会导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同向变动0.27%,说明我国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的确对再就业工作显示出了积极作用;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将引起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反向变动1.05%,这一结果表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吸引了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加入失业保险体系,同时发挥出了一种"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就业政策 消极就业政策 再就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员工领导创新期望、内部动机与创新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孙锐 张文勤 陈许亚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0,11,共10页
在现代组织行为研究领域推动员工创造、创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跨地区企业研发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对领导创新期望、员工内部工作动机及其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研究发现,在我国背景下,直属领导对... 在现代组织行为研究领域推动员工创造、创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跨地区企业研发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对领导创新期望、员工内部工作动机及其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研究发现,在我国背景下,直属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创新期望、员工之间横向交换对研发员工创新的行为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员工内在工作动机在领导创新期望、员工横向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本研究的调查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组织内员工创新行为推动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会对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员工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创新 领导期望 内部动机 员工创新行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团队与组织的跨层级学习转化机制模型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国权 孙锐 赵慧群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1,共9页
在企业组织中,只有建立了个人、团队和组织之间系统有效的相互学习和转化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中各种学习资源,提升组织业绩和健康发展水平。学习的跨层面转化是当今企业学习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并没有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系统阐... 在企业组织中,只有建立了个人、团队和组织之间系统有效的相互学习和转化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中各种学习资源,提升组织业绩和健康发展水平。学习的跨层面转化是当今企业学习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并没有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系统阐述和指导。针对这一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本文对组织中三层面学习之间的互动、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探索,从组织中的人际交流、知识文档化以及组织流程化三种基本学习方式出发,提出组织学习的跨层面转化机制模型,并辅以五个典型案例对这一跨层次组织学习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验证,以期对我国组织学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习 跨层面转化 转化机制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博士发展质量调查 被引量:18
14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2 位作者 赵世奎 成龙 汪怿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从博士发展质量角度入手,对我国开展博士生教育20多年来毕业博士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毕业博士发展状况良好,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我国博士质量感到满意,毕业博士的业绩贡献优异。最后,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博士... 从博士发展质量角度入手,对我国开展博士生教育20多年来毕业博士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毕业博士发展状况良好,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我国博士质量感到满意,毕业博士的业绩贡献优异。最后,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博士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 博士质量 发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情景下组织情绪形成与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梁阜 李树文 孙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29,共6页
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关注近期国际上逐渐兴起的新型情绪研究主题,是对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理论前沿的补充。但目前组织情绪资源传递机制尚未明晰,阻碍了情绪理论深入发展。基于组织情绪能力形成与转化视角,首先结合中国本... 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关注近期国际上逐渐兴起的新型情绪研究主题,是对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理论前沿的补充。但目前组织情绪资源传递机制尚未明晰,阻碍了情绪理论深入发展。基于组织情绪能力形成与转化视角,首先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情境,将组织内领导-成员互动分为角色获得、角色扮演和角色习惯化3个阶段;组织内部场景情绪互动可以分为情绪刺激、情绪认知和情绪反应3个阶段;情绪资源螺旋分为个体单元内、单元间、组织行动体系内、体系间4个阶段和5个阶点;然后进一步从塑造、渗透与转化3条路径分析情绪资源转化为创新智力资源的动态机制;最后,对组织情绪研究结论与启示进行总结,并从前因、测量及文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情绪 资源转化 动态螺旋 情绪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制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锐 孙雨洁 孙彦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122,共10页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新型组织形态,厘清其构成与运行机制是发挥其创新集聚作用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分析,揭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发展、建构逻辑、主体定位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发现:...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新型组织形态,厘清其构成与运行机制是发挥其创新集聚作用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分析,揭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发展、建构逻辑、主体定位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发现: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构呈现内外生态要素嵌套的特殊结构,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以嵌入式多层次的结构形式汇聚于系统动态循环中;②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水平与垂直网络交织的复杂形态,存在产业链条、产学研合作、服务链条等关联形态,主体之间通过价值链、信息链和创新链交织融合;③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表现出较为合理的网络同质性和网络开放性,在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等运行机制的交互作用下逐渐趋向动态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创新创业 生态系统 苏州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跨部门心理安全、知识分享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锐 陈国权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83,共9页
知识分享是组织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之间均存在"倒U"关系,而知识分享会对... 知识分享是组织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之间均存在"倒U"关系,而知识分享会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绩效的作用中扮演中介角色。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间作用关系的深入了解,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间心理安全 知识分享 组织学习 组织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女性养老金水平研究——兼析养老金性别差异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海东 李珍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6-13,共8页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10多年来,在提供退休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女性养老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其中,女性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还带来了养老金性别差异。女性退休年龄已经与政策目标以及预期寿命不符,对既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10多年来,在提供退休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女性养老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其中,女性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还带来了养老金性别差异。女性退休年龄已经与政策目标以及预期寿命不符,对既不利于保障退休生活,也不利于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女性退休年龄低于国际及亚太地区平均水平,而养老金替代率的性别差异也明显大于国际水平。因此,应在统筹考虑我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前提下,抓紧研究论证提高退休年龄,特别是先行逐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女性 退休年龄 缴费年限 养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员工目标取向与知识团队反思对知识活动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文勤 孙锐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41,72,共10页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企业对知识型团队与知识型员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分享等知识活动行为越来越受到组织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合运用目标取向理论与团队反思理论,将知识团队反思纳入到知识员工目标取向对...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企业对知识型团队与知识型员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分享等知识活动行为越来越受到组织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合运用目标取向理论与团队反思理论,将知识团队反思纳入到知识员工目标取向对知识活动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并推导出一个跨层次交互作用模型。通过对116个知识团队(含601个知识员工)样本的调查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 :知识员工学习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团队反思可以显著调节(增强)学习取向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作用;证明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的影响效应不显著,但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团队反思可以显著调节(增强)证明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作用;回避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且团队反思可以显著调节(削弱)回避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管理启示、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目标取向 团队反思 知识获取 知识分享 跨层次交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强国战略规划评估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锐 吴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84,共6页
对人才战略规划实施开展绩效评估是加强人才强国战略闭环系统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基于前期初步探索和实践调研,本文分析了对人才强国战略规划开展评估的需求及意义,在对国家人才规划实施一周年评估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人才... 对人才战略规划实施开展绩效评估是加强人才强国战略闭环系统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基于前期初步探索和实践调研,本文分析了对人才强国战略规划开展评估的需求及意义,在对国家人才规划实施一周年评估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人才强国战略规划评估内容体系模型,提出了人才战略规划评估机制框架和基本路径,以期对下一步完善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效果监测评估工作有所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规划 绩效评估 对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